APP下载

“辽宁好人”徐海波

2017-11-27孙大光

侨园 2017年11期
关键词:老徐好人辽宁省

文 本刊记者 孙大光

“辽宁好人”徐海波

文 本刊记者 孙大光

这个世界上好人实在太多了,但如果由有关部门评选出来的“好人”,显然就与众不同了,那一定是个鹤立鸡群式的人物,也一定是个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物,更是一个大家比学赶帮超的人物。记者记述的徐海波就是这样的人。

老徐今年70岁了,他原本是辽宁昌图县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世纪70年代,他和沈阳的一位女知青结了婚。1990年,他和3个孩子随落实政策的妻子回到了沈阳,一直住在皇姑区。老徐刚来沈阳找工作很困难,后来,他在所住的小区看自行车车库,每月有几百元的收入。

老徐为人实在,看车库兢兢业业。车库每天存有300多辆自行车,其中不少是高中生的,学生们补课回来很晚,老徐就等最后一名学生回来才锁上车库门,经常等到半夜十一二点。有时学生骑回来的自行车出了毛病,晚上又找不到修车的,老徐看在眼里心想:“不能因为车有毛病耽误孩子们上学啊。”于是,他拜师学修理自行车。不长时间,一般的小毛病他都能修了,就这样,他开始义务为大家修车。但有时自行车毛病多需要换零件,一时修不好怎么办?老徐一拍大腿:我买几辆自行车替换。为此,老徐前后买了七八辆自行车。平时,老徐还义务为居民磨剪子戗菜刀,许多居民都夸老徐是一个热心肠的好人。

老徐有求必应热心帮忙做好事,渐渐的,有的住户还将自己家的房门钥匙放在老徐手里,将老徐当成了自家人。老徐想,居民每天有许许多多大事小情需要帮忙,我徐海波应该学习志愿者服务队将好事做下去。

小区门口有一块老徐做的玻璃板,那上面都是老徐写的当天的天气预报,提醒居民雨天带伞,降温添衣。每当有人经过这里,都要驻足看一会儿。

一次,老徐在车库门口捡到一个钱包,里面不仅有一万多元,还有几份车辆手续,老徐将钱包物归原主。失主感动地说:“钱丢了无所谓,关键那4份办车手续,如果丢了损失无法计算。”失主想给老徐钱答谢,被老徐婉拒:“如果接受你的钱我就违背了自己的初衷,我做好事、做公益绝对不沾钱。”

从自己做好事,到组织志愿者做公益事业,老徐的眼界开阔了,思想境界也升华了。他说:“我以前是做好事,现在我要做公益事业,将爱心放大,感染更多的人为社会服务。”

每当冬天下雪,老徐都是第一个出来在小区里扫雪,在他的带动下,小区里跟他学的人越来越多,一旦下雪,不管多晚,居民们都会在老徐的带动下主动出来扫雪。

2008年沈阳举办奥运会期间,老徐自费买来800盆鲜花摆在小区广场。受老徐的影响,更多居民以各种方式为奥运做贡献。好人老徐的名声也从此传遍了沈阳城。

受老徐学雷锋做好事的感染,先后有5家医院找到老徐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老徐“因势利导”,成立了“大篷车爱心医疗队”,不定期免费为居民看病。为打消一些人的顾虑,老徐为医疗队定下规矩:不留电话,不卖药,真正体现爱心为民的初心。

2015年的一天,沈阳大学来了几名大学生找到老徐:“徐叔,我们代表200多位大学生要求加入您的志愿者队伍。”“欢迎啊,同学们。”老徐看到志愿者队伍吸引来这么多的大学生非常高兴。他不仅担任课外辅导员,还经常带同学去敬老院和社区访贫问苦,使年轻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加主人公意识。

老徐还被几个学校聘为名誉校长和校外辅导员,他经常到学校以亲身经历为学生们讲述做一个好人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老徐一天可忙了,他目前的“头衔”是沈阳市皇姑区学雷锋志愿者大队大队长,在他的笔记本里,每个月、每一天都记录着他和志愿者们义务做公益事业的具体内容。老徐说:“我的宗旨就是急困难之所急,想困难之所想,弘扬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为他人送去一片爱心,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据不完全统计,老徐带领志愿者团队几年来为敬老院和低保户等弱势群体捐赠的物品折合人民币八万多元;捐出的衣服将近两万件,捐出图书六千多册。这些年老徐做公益事业一分钱不赚不说,仅手机费每月自己就得交二三百元。“学雷锋不能讲价钱,更不能考虑自己的得失。”老徐朴实的话语说出了他的心声。

由于老徐的事迹突出,近几年,他相继被评为沈阳市和皇姑区的志愿者学雷锋标兵、爱心大使等诸多荣誉称号,2014年,老徐被评为“身边好人”和“辽宁好人”。2016年,老徐被推选为沈阳市的“最美志愿者”。老徐的爱心团队也更名为“武功山社区徐海波爱心志愿者联盟”。目前老徐的3000多名团队队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形式“松散”,每次活动只能一部分人参加,但社会影响巨大。

老徐最后对记者坦言:“一份荣誉就是一份责任,每一次被表彰都给我增添了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当然,我也希望领导多关心我,毕竟我是农民出身,没什么文化,身肩这么重的社会责任,我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和帮助……”

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赵冰冰为获奖学生颁奖

“侨园杯”辽宁省首届国际学生汉语作文大赛圆满落幕

获奖同学合影

10月30日,由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侨园杂志社主办,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全日空航空公司、玖环国际协办的“侨园杯”辽宁省首届国际学生汉语作文大赛在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行颁奖仪式,本次大赛圆满落幕。

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赵冰冰、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书记杜玲丽及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沈阳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锦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和获奖的国际学生代表出席颁奖仪式。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传播中华文化、推动华文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一带一路”倡议为更多外国学生到中国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下,辽宁省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各大高校国际学生日益增多。“侨园杯”辽宁省首届国际学生汉语作文大赛旨在进一步宣传辽宁,扩大辽宁的海外知名度,配合辽宁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招生工作,进一步提高国际学生的中文实践能力。

辽宁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赵冰冰在颁奖仪式的致辞中讲到,“国相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熟练地掌握语言,才能真正地了解文化。举办国际学生汉语作文大赛就是为了推动外国留学生对中华文化、对辽宁地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国、对辽宁的热爱之情。通过阅读参赛作品,感受到了国际学生对中国、对中华文化,特别是对中国人民的由衷喜爱之情。中国有一句话,叫“言为心声”,国际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心声。她勉励获奖同学在中国学到更多,感悟到更多。

辽宁省内多所高校参加了本次大赛,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200余篇,经初审,55篇作品入围。经过最终评审,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康斯特(赞比亚)的作品《我的幸福辽宁》获特等奖,此外还评选出一等奖两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6篇。参赛的国际学生以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亲身体验为主题,讲述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辽宁第二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实现自己“中国梦”的期盼。

本次大赛使国际学生加深了对辽宁经济社会及其地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国际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对助力辽宁国际教育的发展和向海外推介辽宁起到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老徐好人辽宁省
好人就在身边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老徐忘记了我
西游新记
一点一点忘记你
一点一点忘记你
好人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