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野下大学毕业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启示①

2017-11-27蒋文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问卷互联网+

蒋文梅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云南安宁 650304)

“互联网+”视野下大学毕业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启示①

蒋文梅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云南安宁 650304)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战略指导下,在体育运动从举国体制转变到全民健身的背景之下,高校体育教育应与时俱进,正逐步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努力培育具有现代特色的体育锻炼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这种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该研究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近10年来大学毕业生体育锻炼情况综合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问题调查方式,查找制约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找准当前体育教学中的结症所在,努力解决教育管理决策滞后等问题,克服重技能重竞赛倾向,优化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培育终身体育理念、锻炼习惯养成和体育教学改革上着力,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努力构建培育具有现代特色的体育锻炼新生态,为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互联网+” 大学毕业生 体育锻炼 现状调查 启示

如今,各类疾病趋于年轻化趋势,亚健康已成为国人健康的“新常态”,通过于健康大数据相关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现有高血压人口约为1.7亿人,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将成为世界之最,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不仅赋予全民健身运动新的内涵和外延,也为我国体育教育指明了方向。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健身的重点,也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该文通过跟踪调查近10年高校毕业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通过问题调查方式,寻找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桎梏,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高校近10年毕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需要,通过人工与网上相结合的方式查阅有关体育锻炼方面的文献资料,全面了解掌握相关情况,总结借鉴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为研究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

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线上互动、线下访谈的形式,就调查问卷设计制作、信度效度检验和研究思路向XXX、XXX等9位专家学者进行请教,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有力保障。

1.2.3 比较法

结合已查阅资料,横向上区分省会直辖市、地市级城市、县市区、乡镇和其他地区五个层面,纵向上区分入学前、入学后及毕业后三个阶段进行比较,结合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筛选、比较,提出自己的观点。

1.2.4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设计。

参照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听取专家意见,结合该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区分基本情况、基本态度、参与情况以及建议反馈四大模块,共计32个子项。

(2)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问卷反映与研究内容相一致,对问卷进行“很恰当、恰当、基本恰当、不恰当”四个层次评价。为了检验问卷的可靠性,共邀9位专家参加该问卷的审核。

(3)问卷的信度检验。

采用重测信度法进行信度检验。第一次共发放30份问卷并回收,半个月再次用同一问卷对同一组人员进行再测试。通过计算,两次调查中相同变量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8,认为问卷调查的指标体系是可靠的。

(4)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为提高效率,采用发放传统纸质问卷与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借助http://www.soju,p.co,/(问卷星网站)平台和QQ、微信群等载体进行问卷调查。

2 体育运动项目选择特点

男女生分别掌握的运动技能系数为3.79和3.27,即表示男女生平均喜欢的项目个数为3.79和3.27,此数据与问卷20题目得出的结论男生3.8,女生3.16大致相当,从侧面证明问卷的信度是可靠的。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在项目选择上有明显的性别特征,男性喜欢具有运动量大、对抗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注重娱乐、交际功能。比如,篮球平均系数高达13.9%;女性选择则集中在有明显健身性、健美性项目,出现了向操类、舞蹈和健身集中的新特点,个别锻炼项目性别特征明显。如舞蹈项目男女比例分别达到了1.4%和98.6%;还可以看出,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球类、跑步、自行车等传统项目,但是多元化需求已日趋明显,运动项目呈现出年轻化、娱乐化新特点和实用、速成、健美的新趋势。

2.1 体育锻炼地域情况

工作生活常住地,以地域行政级别区分,分别表示省会直辖市、地市级城市、县市级城市、乡镇和其他五类地方,纵轴为促进健康、体育消费、迫切性需求、运动频率和喜好程度的度量值(采用李克特五级度量),以颜色区分。从参与体育锻炼地域分布来看,无论是参加锻炼的质量、消费水平、重视程度等都明显的体现出区域的差异,即参加体育锻炼总体质量与所在社会经济水平大致相同,省会城市略高于地市,地市优于县市,主要原因为省会地市经济收入较好,体育基础设备相对较完善,且工作节奏快、从事的工作多以脑力劳动为主,工作场所多为办公室,平时缺乏运动,“亚健康”威胁大,对锻炼的需求大。体育锻炼对自身健康影响、喜好度和迫切性上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都取得较高的评分,表明整个社会对体育锻炼都比较重视且没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2.2 体育锻炼与毕业院校

sig值大于0.05,则表示差异不显著,即拒绝二者相关的原假设。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可以认为运动技能的掌握、锻炼情况、运动技术、强度以及喜好程度与毕业学校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认为个人参与锻炼的情况与所毕业的学校等级无关。一般认为“985、211”大学师资雄厚,教育质量高于普通高校,毕业学生综合素质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但从调查情况来看,“985、211”院校只是略微好于一般院校,但无明显差异,毕业学生身体素质反而受毕业年限和工作生活常住地的影响较为明显,换种说法就是说起步较晚、师资相对较弱的专科院校和民办院校,在体育教学上与师资基础雄厚的重点大学差距相对较小。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一是未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多数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一般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些仅仅是喊口号,做样子,并没有真正响应“每天运动1 h,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倡议,不能把体育锻炼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能把已学习掌握的体育理论技能与工作生活环境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学校体育体系化、整体化的教育成果不能很好地为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指导帮扶,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出现刚开始体育锻炼普遍下降的情况。终身体育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中学生一旦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将会使其终身受益。

二是学生在思想上未形成自觉参与体。客观上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自由时间少和运动场地缺乏等因素对坚持体育锻炼冲击比较大;主观上怕苦怕累思想,不想动不愿动,不主动不作为,不善于开展具有符合工作生活小环境特点的特色体育活动,开展体育锻炼受所处的社会小环境影响较大;实际上是毕业学生掌握了运动技能,具备锻炼的身体基础,拥有了参与锻炼的能力,而无法产生运动兴趣,无法乐在其中,没有转化为锻炼的行动。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才会主动实践它,没有把运动的兴趣转化为运动的爱好,没有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好习惯。

三是未完善体育社交圈构建。运动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锻炼,还在于分享。体育运动是人们沟通的桥梁,通过体育运动不仅扩大了人们社会交往的范围,还满足了人们交往、合作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发展,加之体育运动从举国体制到全民健身的转变,通过“线上互动,线下运动”,催生了各种“体育社交圈”,体育社交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面对“体育社交圈”新情况新特点,仍然有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个人行为,不是社会行为,只知埋头锻炼,不注重快乐分享,体育交际范围也仅仅局限在单位同事之间,体育社交“朋友圈”没有真正构建起来。

3.2 启示

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对毕业学生倾向性问题,应追根溯源找症结,痛下针砭去痈疽,辨症施治促教学。

一是突出终身体育思想。高校体育教育应举“健康第一”旗,铸“终身体育”魂,要立足于终身体育这个长期目标,着眼长远效应,把高校体育的视角从关注学生的当前扩展到关注学生的未来,在团队合作、组织协调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紧盯体育理论武装、运动能力培养和锻炼习惯养成三个环节,严格规范体育锻炼制度,着重在运动能力转化为运动行为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组织功能,在运动习惯培养上抓落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把体育教学从教知识教技能转变到教方法教组织上,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只有实现从被动的参与者到主动的学习者转变,才能真正做到想锻炼、会锻炼、善锻炼,才能真正把终身体育思想变成为一种能力、一种行为。

二是培育体育生态文化。所谓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抓手,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定的体育群体文化。培育校园体育文化生态环境不仅是体育教育的内存需求,也符合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培育高校体育生态文化应该在生态体育的视野下与生态文明观同步发展,努力营造高校体育生态化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环境,突出生态校园、生态课堂,克服教育资源匮乏,管理、决策滞后和过分竞技化等倾向问题,凝聚生态体育共识,以参与体育锻炼动机为切入点,加大锻炼设施投入,加强管理层面的制度性建设,推广普及手机校园APP运动软件,构建锻炼“朋友圈”,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营建体育生态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实现课程生态化、场地器材生态化、体育行为生态化,达到人、体育、校园的整体和谐发展。

三是开展体育教育改革。开展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就是要紧盯新《课纲》,把握全民健身新机遇,找准适宜推广项目为突破口,以兴趣为牵引,坚持体育锻炼多样化和专业化相结合,针对体育锻炼娱乐化、年轻化、全民化和信息化新特点,结合“互联网+”与体育融合新情况,教学内容上要彻底扭转只重技能忽视育人的局面,突出意志品质和团体协作,分层次引入易于接受掌握、便于推广普及的运动项目。如:广场舞、骑行等;在教学方式上要突破传统的我教你学的课堂模式,要大力推广“俱乐部”教学制,让教学走出课堂,走进校园,融入社会;在教学考评上,要充分考虑个性化差异,克服唯分数论,引入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组织体育锻炼能力和个人体育社交圈构建等因素,着重实现考评重点由体育能力到体育精神和体育行为上的转变。

[1]宁一.长春市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刘卫峰,田剑.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四川体育科学,2005(3):90-92.

[3]孙良.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1):24-26.

G80-05

A

2095-2813(2017)04(b)-0238-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238

蒋文梅(1984—),女,白族,云南昆明人,学士(研究生在读),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问卷互联网+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