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困境和培育路径

2017-11-27马龙润戴俭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自发性政府体育

马龙润 戴俭慧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社会转型期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困境和培育路径

马龙润 戴俭慧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形式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并有发展迅猛之势。但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匮乏;双重管理体制限制,难以获得合法身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自身生存能力较弱,难以形成可持续性发展等困境。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提出了政府对我国自发性群众组织的组织能力、合法权益等方面进行培育和扶持,旨在为促进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服务。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 社会转型 发展困境 培育路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并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及政府职能部门转型,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上大量涌现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健身、交友、休闲、娱乐等体育功能,而且还能够培养以社会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体育事务的行为,增强人们之间的团结、友好、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减少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压力,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迅猛,规模逐渐扩大,已经遍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它的生存和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

1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概念

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基于人们共同的爱好、利益、感情与友谊,在体育实践的基础上,不受任何外界“建制”部门的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情况下自发形成,并自主管理的非正式的、结构松散的,利用公共场所进行的以健身、娱乐、交际、休闲为目的的体育活动组织[1]。群众内部自发开展的体育健身,以共同观点、爱好、感情为基础,以地缘、业缘、利益文化等因素为连接纽带,以健身娱乐交际为目的,不受外界任何约束的非正式体育活动组织[2]。

综上,可以将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概念界定如下:在公民社会里,人们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为基础,以情感、兴趣、爱好为连接体育活动的纽带,以满足人们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目的的,自发形成并自主管理的体育活动组织。它包括在民政部门已经登记注册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和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

2 社会转型期,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面临着的困境

2.1 政府监管门槛过高致使大量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难以取得合法身份

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合法身份的取得也就是获得政府部门和国家法律的认可。“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体育社团组织大多数雷同于政府部门,是典型的准政府机构”,不存在合法性身份获得问题[3]。然而我国自发性群众组织产生于社会转型时期,其合法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取得我国政府部门和法律的认可。通常情况下,政府对那些能够向社会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减轻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压力的、缓解社会矛盾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比较重视,政府会在资金和政策上倾斜与扶持。而对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旨在维护公众体育权益,满足人们多元化体育需求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比较忽视,我国目前成立的大部分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多数都属于后者,因此很难得到政府的资金和政策的倾斜与扶持。

自1988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这些条例体现了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非竞争性等原则,但实际上却存在门槛高、限制多、监管不力等弊端[4]。由于政府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管理门槛过高,直接导致许多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无法获得“合法身份”。在组织活动方面将受到政府众多部门的限制。如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或者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以及被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继续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5]。因此缺乏合法身份问题,已经成为至酷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一道“枷锁”。

2.2 社会资源匮乏使得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实行的“举国体制”,社会所需的体育活动基本上都是有国家大包大揽,国家承担着社会体育活动所需全部费用。而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产生在社会转型时期,它是有民间个人自发组织发起的,缺乏政府财政资助,所需经费基本上是自筹,因此存在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目前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资源匮乏问题主要体现在资金和场地两个方面,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开展活动所需费用和自筹到的经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逆差。即便有些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自筹经费来源各种渠道如:通过政府招标、政府购买、个人赞助等,但是仍然难以维持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可持续发展所需经费。孙立海对15省市、41个城市的479个草根体育组织发展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88%的组织拥有自己专属的活动场地[6];汪流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7.9%的草根体育组织成员认为场地器材得不到保证[7]。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受场地、资金的限制,很难确保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活动正常开展,使得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难以可持续发展。

2.3 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导致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长期处于松散状态

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由公民对体育运动的共同兴趣、爱好自发形成的,其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数量巨大,并且规模大小不一。政府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指导和规范,从而自发性体育组织在机构设置方面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在管理方面,由于我国社团登记管理制度对社团注册登记要求比较高,许多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根本无法取得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导致了很多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长期处以游离在政府的有效监管之外。失去了我国政府和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很容易使得自发性群众组织偏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更容易陷入生存的困境。

2.4 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自身内部生存管理能力比较弱

目前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数量比较庞大,但组织管理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组织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组织内部成员缺乏长期的稳定性、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致使经费收支很容易出现问题;组织奖惩制度不健全,处理问题缺乏有章可循;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从成立开始就缺乏长远期规划,活动目标不明确。从而致使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很难长期立足于社会。

3 社会转型期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培育路径

3.1 政府加强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自身生存能力的培育并保障其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自身生存能力较弱,组织成员中专职工作人员所占比例偏低,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及其工资待遇普遍较低,组织在社会中认同度不高。政府应当帮助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建立专业人才引进和专职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制度,定期举办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专职工作人员职业水平资格等级考试,制定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条例和办法,从而有利于推进自发性群众体育从业人员的专业性、稳定性。政府针对性制定和完善符合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特点的人员聘用、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福利保障等具体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建立年金薪酬制度。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员缺乏稳定性,这不仅是待遇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事制度上的不规范。

3.2 政府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活动经费给予适当的财政扶持并建立其培育基地

政府应当设立专项资金用来扶持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对部分具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资质条件的、初创时期的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枢纽型、支持型等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政府通过减免税收、资金扶持多种渠道帮助其组织发展。有条件的当地民政部门可以成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基金会,资金来源通过财政拨款、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

政府建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孵化基地,对入驻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或公益性服务项目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提供办公场地、政策咨询、项目策划、人才培训、机构孵化、小额资助等支持性服务,对其日常活动进行指导。各类自发性体育组织培育孵化基地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财政经费补助。地方财政应当对本级管辖的自发性体育组织培育孵化基地日常运营经费给予支持,纳入财政预算,拨付工作经费。乡镇、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培育中心指导站。

3.3 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移,鼓励政府部门购买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公共服务

政府依法逐步转移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助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建设,构建多元化社会治理主体,权责明确,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保障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体育事务权利,促进人们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体育事务和体育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助于满足多元化的体育利益需求,提高公共体育物品供给的效益。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政府将原来由自己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事项,通过购买的方式交由民间组织来承接,是一种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新型公共服务提供方式[8]。政府财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定期编制本级政府向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目录,制定购买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公共体育服务的办法,并向社会公布。

3.4 政府对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实行税收优惠,鼓励其参与监督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过程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对自发性体育组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财政、税务部门每年对申请的非营利性组织免税资格和公益性捐赠前扣除资格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进行审核确认,并定期予以公布。

国家行政机关在制定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相关法规政策、发展规划等时,应当征求和听取相关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意见和建议。邀请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和监督能够促进公共体育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利益最大化,是能够实现公共体育政策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基础,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多元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总之,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余暇时间逐渐增多,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产物。社会转型期间,为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产生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带来挑战。目前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我国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不论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一种新生的事物既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摸索和探讨,才能找到适合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的路径。只要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始终坚持为社会提供公共体育服务为宗旨,不断加强自身生存能力的建设,我国的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一定会走上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孟凡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成因的理论探讨——兼论后续实证研究面临的主要课题[J].体育学刊,2006(2):58-61.

[2]黄晓晓.苏州市社区社会组织实施公益创投项目的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6.

[3]韩冬,叶楠.转型期中国体育社团发展的SWOT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3.

[4]周天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88.

[5]王磊.公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发展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3(3):61.

[6]孙立海.机会与约束:我国社区体育非盈利组织发展的条件分析[J].博硕论坛,2013,29(3):11.

[7]汪流.草根体育组织与政府关系向度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1):8.

[8]刘学侠.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9, 286(4):69-71.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Cultivation Path of Spontaneous Mass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Ma Longrun1Dai Jianhui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China has develop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orms of spontaneous mass sports organizations.However, the spontaneous mass sports organizations are faced with the lack of social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The double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legal status ; Spontaneous mass sports organizations living capacity is weak, difficul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difficulties.In this paper,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overnment's cultivation and support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spontaneous mass organizations in our country,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pontaneous mass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our country.

Spontaneous mass sports organization; Soci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dilemma; Cultivation path

G812.4

A

2095-2813(2017)04(b)-0177-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77

猜你喜欢

自发性政府体育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我们的“体育梦”
完形填空三则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