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高校棒球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11-27高富贵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北京高校棒球队垒球

高富贵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北京高校棒球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富贵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100872)

棒球作为一种运动项目传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时间了,但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棒球运动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广泛普及。棒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的基础是群众的参与,而学校是在群众中普及棒球运动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高校开设棒球课程现状的研究,借助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优势,提出棒球开展与普及的对策,为北京高校开设棒球课程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棒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快速发展。

高校 棒球课程 现状 对策

1 研究背景

棒球运动是100多年前传入中国的,最早的记录是中国赴美留学生詹天佑在1873年在耶鲁大学组织了“中华棒球队”。棒球运动具有趣味性、游戏性、军事性、竞争性和智慧性等特点,因此棒球运动很适合在高校中开展。

棒球运动在我国的高校中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国大学生棒垒球协会2003年成立,部分高校开始开设棒垒球课程,还有的少数高校已经有了自己的棒球队,棒球运动在高校中逐渐地发展起来。 虽然棒球运动在北京的高校中已经初具规模,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棒球运动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文章试通过对北京高校棒球开展与普及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北京高校开设棒球课程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促进北京高校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

2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棒球在高校发展的研究较多,在这些文献中,王进和李定忠(2005年)认为普及和提高棒球运动应以高校为切入点。董建平(2006年)则通过分析与探讨,认为在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形势下,适时地推广棒球运动不但切实可行,面且前景广阔。严丽和王悌(2007年)提出,由于棒球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健身价值、对心智锻炼的价值和教育价值,使其十分适合在高校发展,且由于其暂时离开奥运大家庭,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普及推广大众化的棒球运动和找准其发展的关键点上,为棒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与推广打下基础。宋校能和陈静霞(2005年)认为在高校可以采用课外活动和选修课的形式在广大师生中开展棒球运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普及棒球运动。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此文以北京部分高校棒球开展与普及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此文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查阅了近10年来的体育类核心期刊、多种学术刊物中有关我国高校棒球发展现状、对策、可行性分析等方面的资料,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3.2.2 访谈法

此文通过咨询许多从事棒球运动与教学的专家和教师,以及部分高校的棒球队队员和学生,了解北京高校棒球运动目前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各学校开设棒球课程的情况,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北京高校棒球开展与普及的现状

在北京开展棒球运动的高校有20多所,而各高校中开设棒球课程的仅有清华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这两所学校,另外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也开设有垒球的选修课程。其他高校的棒球运动基本都是以体育俱乐部或者社团的形式在开展。

清华大学一直注重学生的体育活动,学校的棒球氛围比较好,其开设棒球课程的模式值得借鉴。每年其各个院系之间会有棒球和垒球的联赛,他们称之为“马杯”,在这种情况下开设课程,会吸引大批的学生参与进来。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垒球选修课也比较受学生欢迎,代课的教师是学校体育与运动学院的张广德老师,也是在棒垒球方面很有经验的老教师,他同时还是学校棒球队的指导教师。棒垒球课程的开设吸引了一大批的学生加入到棒垒球运动当中,棒球运动在北京高校中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4.2 学生课外参与棒球运动的情况

目前北京高校的棒球活动多以棒球队的形式存在,学生在课外时间参与棒球运动也都是跟着学校棒球队一起练习。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棒球队每次都是在学校的小足球场进行训练,每次的练习也都会有很多的学生围观,也有一些有兴趣的同学会过来询问是否能参与进来,球队也会很高兴地接受这些同学参与进来,并为他们讲解棒球运动的技战术和基本规则。

4.3 制约北京高校棒球课程设置的主要因素

4.3.1 学校对开设棒球课程支持不够

经过对北京部分高校的一线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到,有一部分老师喜欢棒球运动,并且愿意开展棒球课程,但由于诸多因素无法顺利进行棒球课程的教学。例如,有的学校觉得棒球运动比较危险,怕学生在课程中受伤,还有棒球击球时具有不稳定性的因素,有可能对场外的人造成伤害,因此制约了棒球课程的开展。

4.3.2 受场地器材条件限制

由于棒球运动器材的独特性,棒球运动也一直被称之为“贵族运动”, 像一根普通的球棒售价最低都是700~800人民币,一只普通的手套最低也达到了500~600人民币,连一个普通的硬球都是30~40人民币。正是这些较昂贵的器材,打消了大部分高校开设棒球课程的念头。

4.3.3 学校缺乏棒球方面的师资

由于历史原因,棒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非常低,群众基础也非常弱,棒球在高校的发展非常慢,各高校也没有专门从事棒球课程教学的教师,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棒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棒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近一百年的历史,但是由于种种制约因素至今发展得还很缓慢。虽然在北京的高校中已有了一定的普及率,但较之棒球运动发达的国家,棒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影响力还相差很远。

5.2 建议

5.2.1 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寻求合作伙伴

高校要发展一个运动项目,首先就要提高这个项目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影响力就必须通过高水平的比赛来实现。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借助一定的企业赞助,可以解决高校资金不足的问题。

5.2.2 培养优秀的一线教师和教练员队伍

高校的一线教师和教练员的数量是影响高校课程开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北京市的棒球教师和教练员的培养主要通过大体协棒垒球分会每年举办的棒垒球培训班来培养。美国职棒大联盟也在北京举办过棒垒球教练员的培训,为北京市的小学输送了大量的一线教练员。

5.2.3 利用北京高校的棒球社团为棒球课程提供授课帮助

北京各大高校都有自己体育社团,学校可以通过社团招募爱好棒球运动的学生加入其中,体育教师在社团中进行一定的指导,加大棒球运动的开展力度。学校开设棒球课程后,可以采用课上和课外相结合的手段促进棒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1]刘福安,杨兆春,白玲.棒球的文化内涵——中国棒球联赛的文化前景[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36-39.

[2]邵恒忠,王祥茂,陈文.我国高校棒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5):17-20.

[3]陈显明.棒球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与早期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2):21-25.

[4]陈显明.中国棒球运动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

G849.9

A

2095-2813(2017)04(b)-016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60

猜你喜欢

北京高校棒球队垒球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研究生和留学生情况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垒球队完成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科研人力情况
北京高校研发状况
扔垒球
2008奥运北京高校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