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安全问题研究评述①

2017-11-27杨汇哲黄佳奇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教师体育

杨汇哲 黄佳奇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广东东莞 523960)

高校体育安全问题研究评述①

杨汇哲 黄佳奇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广东东莞 523960)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些年有关高校体育安全问题的研究进行整理,对比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揭示高校体育安全问题的现状、主要原因及改善措施,对其进行相对应的讨论和分析并对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高校 体育安全 学校体育

高校体育安全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但近年来,高校体育活动中猝死、致残、受伤等各种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并呈增多的趋势,由此引起的各种纠纷也随之增加。不仅影响了高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发展,也给一些体育教师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更是给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痛和心理上的伤害。可见,频发的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己成为阻碍高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一大难题。怎样减少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含义

学校体育安全事故是指在学校体育中因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相互间或学生本人等原因所引发的致使学生受伤、致残、乃至死亡或精神上受到伤害[1]。这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经常发生且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2 高校体育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任何事情一旦发生,都可能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而体育安全事故这一敏感事件一旦发生更是会被迅速传播开来,使学校和教师备受压力。在高校体育安全问题上,刘显的研究中表明,有33.4%学生发生过一次事故,有25.7%的学生发生过两次,还有4.2%学生发生过4次以上伤害事故[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体育安全现状并不乐观。陈锦,刘晓莹认为,当前高校体育安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性高度重视下而引发的“学校体育弱化”现象严重,安全第一以学生体质下降为代价,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呈现高发甚至频发的趋势[3]。高校体育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养成科学健康运动习惯的一门课程,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存在。大学生活相对自由,课余时间较多,大部分学生会通过体育运动来强身健体、调节情趣、增强意志、结交朋友。因此,只有保障体育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使学生尽情地投入到运动中,尽情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

3 高校体育安全事故的特点

搜索体育安全事故相关案例不难发现,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具有一定特点的。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体育伤害事故具有不可预知性、严重的危害性、事故处理的复杂性[4],李磊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个体化特点和内容多样性特点[5]。在体育活动中,擦伤、扭伤都属于比较常见的,处理起来相对简单些,但是一旦发生骨折、韧带断裂、晕厥,处理起来难度就增加了许多,稍有不慎,就会给伤者带来身体的疼痛、心理的阴影甚至是死亡。在体育伤害事故的不可预知性特点上,笔者有不同的见解,一些体育伤害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例如投掷类教学,一人投掷一人回收,必然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体育教师组织合理,时刻注意场上情况,这种隐患必然可以消除。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很多因素可以由体育教师把控,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当然,在课外体育中,缺少了体育教师的把控,学生对一些危险类情况预判不足,所以,这又体现了体育伤害事故的不可预知性特点。

4 高校体育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引发高校体育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众多研究者的观点较一致,概括来讲,主要为学生自身原因和客观原因。从客观因素来讲,主要概括为体育教师、学校管理和器材方面。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或课堂组织不合理,都有可能引起意外事故;体育教师面对体育安全事故的应对能力和救助能力也直接影响已发事故的进一步结果。学校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发生体育安全事故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对场地器材的检查和维护、对体育场所的管理、对体育教师体育安全应急能力的培训、对校园安全教育的宣传等,都对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另外,天气原因与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联系。从主观方面来讲,主要概括为:一是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下降;二是学生对自己身体状况缺乏了解,盲目进行体育运动;三是对科学运动知识认识不足,不遵循运动基本规律;四是不听从体育教师安排,违反课堂纪律;五是不按体育运动所要求的服装进行锻炼。总的来讲,引发体育安全事故的原因众多,任何一个原因都不能忽视,而体育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主导者和主体,这两方面都应该充分重视。

5 高校体育安全事故防范措施

高校体育安全是一项长久的不能松懈的重要工作,随着体育安全事故的频发,学者们为改善这一问题纷纷提出对策。赵建国[6]、林燕荣[7]、刘显[2]等人都从学校管理和宣传、体育教师责任和能力、学生认识和重视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学校、教师、学生作为体育运动的管理者和参与者,任何一方疏忽,都可能造成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学校而言,要对体育场所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场地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加大校园安全的宣传力度和对体育教师急救能力的培养力度;就体育教师而言,应提高对体育安全事故的预见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操性急救能力,课堂组织严密,教学内容要控制在学生承受范围之内;就学生而言,要提高身体素质和安全意识,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加强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了解,上课按照体育教师安排进行练习等。所以,要预防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严肃对待引起体育安全事故的各方面原因,统筹兼顾,防范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或将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6 结语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高校体育安全问题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关系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进程。虽然已经有很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被重视的程度仍未发生明显提高,且对体育安全事故的特点存在异议。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体育安全问题的研究中,以下问题值得关注:(1)高校体育安全事故的特点分类;(2)校内、校外组织对体育活动管理的对比,高校是否可以取其精华;(3)高校医务监督机构是否完善;(4)学校该如何对体育教师的急救能力和实操性救助能力进行培养。

[1]申德峰.中学体育伤害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问题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刘显.普通高校体育活动安全现状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30(4):54-56.

[3]陈锦,刘晓莹.加强高校体育安全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11(5):18-20.

[4]吴红胤.高校体育伤害事故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14,36(4):67-69.

[5]李磊.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6]赵建国.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防范[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87-88.

[7]林燕荣.大学校园体育安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 154-156.

G807.4

A

2095-2813(2017)04(b)-01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22

杨汇哲(1990—),男,汉,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
浅析体育课教学中伤害事故及责任认定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