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初探

2017-11-27刘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十三五河南省运动

刘刚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党政办公室 河南新乡 453000)

“十三五”时期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初探

刘刚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党政办公室 河南新乡 453000)

进入“十三五时期”, 伴随教学模式改革进程速度的加快,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也逐渐成为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研究的重点。体育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了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分析并探讨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深入探求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将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河南省的改革与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效应。

“十三五” 体育教学模式 趋势 高校 河南省

“十三五”发展时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走进了“攻坚期”。 伴随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进程的持续加快,“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已经逐渐深入到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当中。在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已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新局势。原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6年3月10日的“两会”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首先,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次,转型的真正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而作为这其中重要的一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日益重要,在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情况下,更要从新的视野中深入领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前景趋势和题中之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专家王林等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倡的运动体验,首先,是将运动体验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价值观念,这本身是一项高度强调大学生人本主体精神,注重人文价值并充分调动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教育教学理念,只有适宜的运动体验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生个体的积极发挥。其次,是将运动体验转化成教育教学方法,加深大学生对运动体验的强化,就是用大学生的实际运动经验和体育活动夯实运动基础,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的运动投入作为有益前提,以大学生的体验自主性为关键。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全力创造并能提供各种运动条件及运动体验情境,使得大学生能够尽最大能力地开放自己的运动内心,在身体参与到运动中的同时,充分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感知生活的真谛,修炼对人生的乐观。

1 国内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近况

国内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产生,渊源于20世纪中期的苏联体育教学模式,在实践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国内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许多弊病。

1.1 教育目标的构建较为孤立

国内现行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和目标常常将提高大学生的基本体能素质视为体育教学目标,因此,在这种导向目标作用下,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和设置以及课堂教学监控的评判体系经常将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条件达标性作为重要的依据进行评价,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亦经常将单一性的体能锻炼作为一种常用的手段,缺少对提高大学生基本心理素养、体育文化涵养、运动能力以及终身锻炼观念作为重心的体育运动综合素质目标的评价。

1.2 体育教育教学多样性构建和运用缺乏创新性

河南省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流是采用以体育教师为核心地位的教师本位教学模式,而大学生则被放在体育教学体系的末端被动地接纳其主体的地位,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常采取体育教师课堂讲授—体育教师动作示范—大学生进行动作模仿—反复进行动作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但是该种教学模式暂时不能充分激励大学生课堂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运动参与的创造性,暂不能有效养成教师与大学生二者间的积极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目标的完整实现。

1.3 “十三五”时期深化对体育教学模式的重新审视

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重要性的审视,能够有效避免认识不足导致的负面效应,这主要体现在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在宏观方面,由于缺乏对体育教育重要性的战略性认识,导致体育资源的投入缺乏长效机制,体育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与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在微观层面,高等院校难以形成加强体育教育投入的内生激励机制,表现为高校对学生课内外体育活动的支持不足、体育知识学习和锻炼的时间被挤压等现象,特别是在很多省内高校研究生阶段的体育教育方面,很多省内高校竟完全取消了研究生体育课程的体验。

2 河南省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初探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为高校大学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带来了重要机会。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产业链”,“其中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为社会经济活动服务源源不断地培养着高等人才,当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也关系着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兴旺,今后,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在提升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体验兴趣、基本运动技能和体验水平,不断培养学生熟练领会运动和健身的科学方法,未来真正步入社会后,也能将大学中学到的运动技术和科学健身的方法应用到当地全面健身的开展中。

综上所述,“运动体验”和“健康体质”将日渐成为今后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愈发重要的体育教学模式和体验思想。与此同时,按照教育部“十三五”时期的课程设置标准以及教学模式实际规定,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满足不了当今大学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从特定程度上分析,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将会表现出以下一些发展趋势。

(1)重新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国内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以及设置内容主要选材于我国一些传统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呈现出较为明显轻视健身方法,但是强调运动技术的特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在新科技革命时代的教育,努力获得寻求的方法,将比储存和传递知识显得更有意义。固然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暂时还不能完全脱离原有的体育教学模式和内容设置,但是,应当根据新教学模式的原则对其展开抉择和不断改善,可以挑选一些实用性强、健身性好、便于实际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2)以提高学生全员参与和运动体验为新教学模式的关键目标。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和运动体验是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要持续坚定地秉承增强“运动体验”的目标取向。与此同时,还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必须植根于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进一步发展,为大学生践行终身体育理念的实现,也为体质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意识,是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

(3)构建多样个性化的课堂体育教学模式。当前,河南省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大一学生进行基础体育课教学模式,大二学生进行选项课教学课堂模式,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体验和需要。而各项体育项目的俱乐部式新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广泛得到大学生欢迎。这种人性化高度选择性的课堂教学模式,超越了体育教学模式的课时和空间限制,能充分激发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最大程度地满足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能够使大学生在运动体验和参与中体会趣味,养成良好的运动情感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终身锻炼习惯,提升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1]韩雪峰.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58.

[2]魏明东,王海春,孙振杰.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30年的回顾[J].体育科研,2009,30(6):81.

[3]杨建平.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首都体宵学院学报,2008,20(1):79-80.

[4]叶蓁.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1 (2):17-18.

G843

A

2095-2813(2017)04(b)-012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20

猜你喜欢

十三五河南省运动
送伞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