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分组与教学组织的有效性研究①

2017-11-27项伟灵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分组笔者有效性

项伟灵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第一小学 浙江台州 317300)

体育教学分组与教学组织的有效性研究①

项伟灵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第一小学 浙江台州 317300)

体育学科主要在室外进行,分组教学和教学组织是一项艺术,良好的教学分组和教学组织,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普遍,而分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情绪,提高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等。分组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小组在上课时合理的分布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都是4列或几列横纵队的队形上课,这种队形上课练习时对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有一定局限性。如:后排学生的视线被挡住,练习时的空间局限了学生的发展,练习的密度不够,后排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等。因此通过实践等手段对小组分布进行研究。

教学分组 教学组织 体育教学 课题组织

1 现教班级学生状况调查

笔者2016年9月通过对其所在校某班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了统计调查,其结果是优秀16.7%、良16.7%、合格56.6%、须努力10%。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全班56.6%的学生的体育成绩是合格。这说明大部分同学的体育成绩都不理想,平时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完成练习的质量、练习次数的多少等都没达到要求。

根据调查绝大部分的学生喜欢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分析这部分的学生发现,这些学生都是成绩是合格的同学,个别是良,没有优秀。可见,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是不适合这部分学生的,相反喜欢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的学生他们在练习中不断地和其他同学交换练习的宝贵经验和自己摸索出的经验,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新技术动作的学习巩固。

调查发现,26.7%的学生喜欢分组教学方法,66.6%的学生选择一般,6.7%的学生选择不喜欢。66.6%的学生是喜欢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方式的学生,26.7%是喜欢合作交流的学生,而6.7%是喜欢自主学习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班级里身体素质各方面特别突出的,他们觉得老师上课的内容他们通过自身的能力也能完成。所以在研究中要把66.6%的学生学习的观念和学习的习惯加以纠正,因为他们觉得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就不用动脑筋,坐享其成,只要照着老师的要求去练习就好了,这样的结果导致了这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明显比其他同学差。

而调查学生想和谁一组时,大部分同学都想和好的同学在一起,和好的同学能够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到有用的东西。体育成绩好的同学在动作的完成质量上都要比一般的同学好很多,这样对于成绩一般或不好的同学,就有了一个参照的对象。对于自己动作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2 分组教学的有效性

2.1 分组教学中小组合理分布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分组上课还是很感兴趣的,但是对于分组时教师对小组的分布位置是否更加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学习,就要通过分组教学实践才能知道。

课的内容笔者选择了前掷实心球。第一节课笔者采用了集体练习的方法,把学生分成面对面2组,其中一组学生持球,通过老师的口令进行交换练习,练习的次数很少,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流于形式。而且因为全班只分成2个组,组里的成员太多,从而不能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观察,进而发现问题。

首先,笔者把实验班的学生在上课前根据不同的差异,分成6个小组,6个小组的学生平均差异不多。

课后,笔者发现这样的分组不能让老师有效地控制小组学习的过程,不能预测、分析和判断小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因为小组人数太多导致老师不能清楚地知道小组学习的结果及呈现的方式,而且因为人多观察不清楚,对小组学习的程度不能正确评价。所以笔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好的分组方式必须看它对于学生学习是否有帮助,对于提高教师课堂有效性是否有帮助。

第二次试验课,笔者采用了之前分好的6个小组进行练习。练习时由组长发令,教师巡视指导,并对组员进行评价。在巡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状态和上节课截然不同。同学之间的话很多,一开始笔者以为他们是在讲无关紧要的话,在旁边刻意观察了下,发现他们是在自己讨论前掷动作谁的比较好。这让笔者很受启发,在五六个学生一队的小组中,学生在老师没有提醒的状态下自己主动进行讨论,这是在之前的课中完全没有看到的。学生通过小组互相合作,对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其中笔者发现分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而教师如何组织好分组教学才是重点,不同学生分组就会对教师有不同的要求,教师不应该埋怨分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

2.2 分组教学中小组合理分布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在几个月的教学研究中,笔者发现分组教学中组间合理分布对教师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一开始学生很有兴趣,对练习也很投入。笔者为了教学的方便就让学生四列横队进行练习,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对于扎马步、扎弓步、冲拳等没了兴趣。有的同学在后面说看不见,还有的学生在下面根本就没有练习而开始讲话了。当时笔者就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笔者让学生分组练习。过了会儿有一位学生说:“老师,能不能让我们和孙米娜那组来个比赛,看谁的武术组合漂亮,看谁的武功高。”孙米娜的小组和这个学生的小组隔开了一个组,因为这个小组和孙米娜这组一直是成绩比较好的,两组的水平差不多,平时也经常进行“较量”,这对他们2个小组成绩提高有一定的帮助。这次课笔者分组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其实小组间的竞争能够互相提高成绩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竞争的同时小组之间、学生之间传递着信息。正是因为小组分布的不合理,导致学生之间不能顺利地传递信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可见教师上课时对分组教学中合理分布小组是多么重要。

2.3 不同教材采取不同的组间分布

通过对不同教材的研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能对一种分布适用。比如:在后滚翻接燕式平衡中,教师上课可以把垫子放成一个圆圈,学生站在垫子的外端,由外向里做练习,教师站在中间。这个分布在教师做示范的时候学生能很好地看清楚,并在练习的同时能看到所有小组学生练习,对于谁的动作好谁的动作不好就能马上判断并学习好的动作。但是同样的分组方式运用在投掷、跑步等教材的教学上就不适用了,一是不安全,二是这些教材需要的场地都比较大,如果按照这种分布,教师在中间讲什么学生根本听不到,这样的上课效率根本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所以要在对不同的教材分组时进行正确的、合理的分布。这样才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培优,促中,转差”的教学目的,使我们的课堂有效性真正提高。

3 组间合作评价

通过几个月的上课试验,对原来学生的体能、技能和情感目标进行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分组教学中小组合理分布对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性是否有帮助,从而是不是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因而,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定能直接体现分组教学中小组合理分布的重要性。

学习成绩评定内容如下。

(1)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2)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3)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4)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总之,在教学方法中,重视学法的研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自我体验、相互讨论交流、自测自评与互测互评的自我创造性学练法,真正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的与教师和同学自由交流的机会,敢于并乐于提出问题。另外,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智慧、能及时地捕捉、判断和利用课堂上的教学资源,使它“多项互动、动态生成”,让小组合理的分配真正体现教育价值。

[1]潘绍伟.提高体育教学组织有效性之三问[J].中国学校体育, 2010(8):28-29.

[2]马忠跃.浅析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J].昭通学院报,2010, 32(a01):78-81.

[3]杨云霞,李少群.运用组织教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技巧[J].运动,2012(18):133-134.

G80-32

A

2095-2813(2017)04(b)-011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10

项伟灵(1970—),男,汉,浙江仙居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分组笔者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老师,别走……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分组搭配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怎么分组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