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芭蕾舞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技术训练中的运用①

2017-11-27熊莹莹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训练芭蕾芭蕾舞

熊莹莹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芭蕾舞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技术训练中的运用①

熊莹莹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体育舞蹈和芭蕾舞均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舶来品,使得体育舞蹈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少芭蕾舞的技术原理与舞蹈元素。在体育舞蹈的技术训练体系中可以看到芭蕾舞基础训练所起到的辅助作用,因此,在顺应体育舞蹈技术发展的同时还应将芭蕾舞的基础训练与体育舞蹈的技术训练相结合,同时这也是提高我国体育舞蹈整体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芭蕾基训 训练体系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是一项融合了体育的竞技性、客观性和舞蹈的艺术性、创造性、难美性的竞技项目。芭蕾舞作为一项已经发展成熟的艺术项目,拥有自己完整的训练体系,尤其是在对舞者腿、脚力量的训练、姿态的矫正以及身体的协调性上拥有十分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此,在体育舞蹈中开展芭蕾舞基训课程即引导学生从生理、心理层面对学生进行审美、动作规范化、技术化、协调化以及舞蹈感觉的培养,从而直接积极地影响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学习。

1 芭蕾舞基础训练技术原理与体育舞蹈动作规则的契合

体育舞蹈是一项长期不断重复进行的刺激—反应—适应的过程,为了建立特有的体育舞蹈训练体系,应该广泛地运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同时不能局限于一种舞蹈技术的练习,而应该进行多元化的舞蹈教学和训练,与体系相关的舞蹈种类相结合构建该舞种独有的舞蹈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引导学生对芭蕾舞进行初步认知,从理论、实践课对学生进行芭蕾舞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芭蕾舞基本动作技术要领、音乐节奏以及动作专业术语。通过对芭蕾舞的外在形态气质,基本技术技巧、音乐风格形式以及基本组合训练,让学生清晰地掌握芭蕾舞的技术原理,并能运用于体育舞蹈专业技术当中。

1.1 “芭蕾气质”训练对体育舞蹈选手“美感”的提升

在体育舞蹈的训练体系中,可通过芭蕾舞中间的舞姿训练与扶把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芭蕾舞外在形态和基本动作技术原理。芭蕾舞作为体育舞蹈专业课的基本功训练体系的明显优势就在于它着力通过日复一日的旋律与节奏的梳理,心灵与肉体的交汇,意念与感觉的延伸中,使学习者在气质上得到培养,从而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外在形态同时,提高学生的舞蹈气质与艺术涵养。由于体育舞蹈的起源与历史中倾注了体育舞蹈一种高贵、典雅、疏朗、恬静、活泼的气质,而芭蕾舞基本训练中这种日复一日所得到的熏陶与气质的锤炼正好与体育舞蹈专业完全吻合。当我们在观看体育舞蹈竞技比赛或是表演时不难发现舞者的身上有一种难能可贵的“芭蕾气质”,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尽显了高贵范儿,犹如西方宫廷里的王子与公主。也正是如此,目前我国的体育舞蹈才会把它作为自己基本功的组成部分。

1.2 “芭蕾原理”贯穿于体育舞蹈技术技巧

芭蕾舞技术技巧讲究全面性,它不仅有“开、蹦、直、立”更有“三种力道、四条线”的舞蹈技术,而这些技术原理都与体育舞蹈的技术原理相符合。在体育舞蹈拉丁舞中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舞者的腿部线条与脚的外开,摩登舞最抢眼的表现是舞者们身姿的挺拔,这些均可以通过芭蕾舞技术训练得到实现。芭蕾舞的“三种力道、四条线”与体育舞蹈中所说的“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几乎是同一个原理,都是以一条垂直向上的力为主线,两条向下的线为辅线,中间的横线起到平衡的作用。换言之就是体育舞蹈与芭蕾舞都是在“重心”与“外开”的相互作用中求平衡,在“垂直”与“放松”的彼此牵引中作运动,因此,对于初学体育舞蹈不久的学生来说,芭蕾舞是一门最具辅助性的课程。在学生还不是能够很快消化体育舞蹈技术的时候,芭蕾舞的基础训练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身体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时能够尽快清晰地理解技术技巧并达到一定的程度,并要求学生能够对这些原理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论。

2 芭蕾舞基础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运用

2.1 芭蕾舞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对芭蕾基训的初步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对自身身体能力的提高。在芭蕾基训中对学生的软开度、弹跳、旋转进行系统的练习,以此来辅助提高体育舞蹈技术能力,增强学生的动作爆发力与艺术性。首先,在芭蕾基训软开度训练中,可以使体育舞蹈选手身体各个关节的韧带练的柔软而有韧性,同时增强自身的力量。其次,芭蕾舞的弹跳动作有许多种,将身体下肢力量的练习分配的很细致,例如:大跳、小跳、中跳,该项练习可以增强体育舞蹈选手膝关节的缓冲力,以及提高脚踝和小腿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能稳定体育舞蹈选手的中段力量。此外,在旋转的练习中,可以通过芭蕾基训中多种旋转动作中利用其自身的转体蹬、摆技术来练习体育舞蹈选手身体的垂直感以及身体的爆发力。

2.2 芭蕾舞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对学生舞蹈记忆力的培养

对于体育舞蹈的比赛或表演组合来说,每支舞的组合动作均不得少于15~16小节,一般体育舞蹈教师在教授动作时会将这16个小节的动作分成每堂课8个小节进行教学,学生们会学习每个舞步的方位、转度、脚法、发力方式以及身体姿态等,然后配合音乐进行练习。因此,学生们在每堂课快速的记忆,需要长期接触不同的舞种和舞蹈语汇的培养。而芭蕾舞基础训练无论是把杆动作、中间舞姿、中间跳跃和难度动作均是在音乐的配合下对学生进行训练,这些基础练习对学生的听觉记忆、视觉记忆以及学生的运动记忆进行锻炼,挖掘了学生对于舞蹈动作语汇的记忆潜力,这是体育舞蹈训练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只有长期对舞蹈语汇的记忆培养,将听觉、视觉最终转化为运动记忆,这样上了比赛场才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体育舞蹈的表现上,而不是集中在对动作的记忆上。

2.3 芭蕾舞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对学生自我审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芭蕾基训不完全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更需要在舞蹈表演与创编方面有所提高,开发学生的舞蹈编创思维。芭蕾舞的艺术美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剂良药,学习芭蕾舞的“圆润感”,学习在舞蹈表演中对节奏、力度、韵味等细腻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体育舞蹈在竞技或是表演时逐步的自然化,动作上不娇柔做作。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现场表演比赛、自我练习中学习一些舞蹈作品运用其他舞蹈的手法,在增强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创新力和审美,在提高自我审美的同时,通过观察学习优秀作品和日常训练中所进行的芭蕾基础性动作的编排中,提高学生的舞蹈编排和舞蹈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发散舞蹈编排思维,并创作更有新意的体育舞蹈竞赛和表演组合。

3 结语

为了使我国体育舞蹈追上国际对体育舞蹈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应该从自身的训练体系中进行完善,改变以往只专注体育舞蹈单项技术的训练视角。利用芭蕾舞在审美、动作规范化、动作技术化、动作协调化以及舞蹈感觉上对体育舞蹈技术训练的影响,借鉴芭蕾舞的训练方法,逐步完善我国体育舞蹈技术训练体系,提高我国体育舞蹈选手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使其能够与国外选手的技术水平相抗衡。

[1]张清树.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体育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杨鸥.舞蹈训练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3]张玉萍.古典芭蕾基础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4]孟广城.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5]王冬月,王凡,孙梅芳.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1):186-188.

[6]陈姜华.体育舞蹈与其它多元化艺术创造融合的理论思证[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8.

J722.5

A

2095-2813(2017)04(b)-005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055

熊莹莹(1989—),女,汉,四川成都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体育舞蹈)。

猜你喜欢

基础训练芭蕾芭蕾舞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三角、数列、平面向量”基础训练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基础训练
家中的芭蕾舞学院: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基础训练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我爱芭蕾
跳芭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