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运动战术意识培养研究

2017-11-27王嘉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主动权预判发球

王嘉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羽毛球运动战术意识培养研究

王嘉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外羽毛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对羽毛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培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国内外的羽毛球运动的技术越来越高,发展也越来越快,教练和运动员都十分注重运动战术意识的培养。结果表明: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头脑中自觉的心理活动,也是适应球场上千变万化情况的战术能力。在羽毛球比赛中合理运用战术意识将对比赛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对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应从使用技、战术目的意识,预判意识,主动进攻,积极防守,灵活机动等方面进行多年的培养。同时强烈的战术意识,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主动权。

战术意识 防守 进攻

运动员在羽毛球比赛中很难把握的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地运用战术。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强烈的战术意识和合理的战术思路,是控制比赛掌握主动权的关键,否则,战术意识不强,运用不恰当,就会处处被动,导致比赛的失利。

1 战术意识的概念

战术意识是在复杂的比赛中,运动员根据场上变化的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随机应变的能力决定自己行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战术的运用要在赛前对对手各方面情况做出了解和判断,根据对手的技、战术特点,制定自己的战术对策,用强烈的战术意识来进行支配。实践证明,无论赛前的信息了解多么详细,教练员指挥如何及时,但比赛场上复杂的情况,都需要运动员用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就需要运动员强烈的战术意识和执行战术意识的能力,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战术行动的完成,都必须受运动员的思维活动来支配,也可以说战术意识是提高战术能力的基础。

2 羽毛球战术意识的主要内容

2.1 明确使用技、战术目的意识

在制定比赛的技、战术后,应该明确即将使用的技、战术在比赛中所起到的作用和目的,做到以我为主,扬长避短。比如当在后场得到主动权后,想要组织一次进攻,此时就应该打平高球而不是打高远球。因为只有打平高球才能在速度上压制对方达成进攻的目的,而打高远球就延缓了时间,达不到目的。又如当对手未及时从后场回到中场位置时,应加快球速,此时就应采用劈吊、劈杀等技术使对方处被动,而不是采用轻吊技术。所以运动员每一次击打羽毛球,都应该有着明确的线路、落点,做到技战术意识清晰。

2.2 击球前的预判战术意识

运动员在击球前,应充分预见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并准备采取对付的手段和办法。比如我方运动员从正手后方区域回击一个带有攻击性的平高球时,就需要按照击球后,球的速度、弧度、落点等质量,以及对方移动情况,从而判断出对方此时会出于在什么情况可能会回击出怎样的球,自己应及时做出下一拍回球的准备。这种预判性是战术意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某个运动员战术意识强,很大程度上是指他做任何行动前准备充分,预判性强,因而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球场上的主动权。

2.3 主动进攻,积极防守战术意识

为了要获得比赛的最后胜利,一定要尽量多地创造进攻并主动进攻,保持进攻的行动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和突击性。进攻是争取胜利的前提和保证,是每一位运动员必须具备的首要战术意识。

一般双方在进行羽毛球的角逐中,进攻与防守转换频繁,而且十分迅速。防守是进攻的开始,当处于被动防守时,必须要有积极的防守意识,防守要为进攻创造条件,通过有效防守后转为进攻,也就是说,一切防守技战术都必须带有强烈的反攻意识。例如:当对手从正手后场杀我反区时,我方迅速反勾一对角球,这一技战术意识就具有反攻意识,这一勾的动作就有可能使对方来不及救球而失分,或者到位只能处于防守,给我方有了进攻机会。

2.4 灵活机动的战术意识

比赛过程中任何战术的运用,都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优秀运动员总是根据场上不断变化的情况选择应对的技战术。灵活运用战术,也是战术意识强的表现。例如:在双打比赛中,教练对运动员制定了边攻边、中攻中的进攻战术。刚开始执行的时候很成功,可不久被对方识破了我方的战术布局,使我方进攻受阻,这时,我方就应该立即改变战术不杀边线球而改杀中路球或大对角球。所以灵活机动的战术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能化被动为主动,最终取得胜利。

3 羽毛球运动战术意识培养

战术意识对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十分重要,强烈和合理的战术意识能够牢牢掌握场上的主动权。研究分析羽毛球比赛战术意识的构成需要注意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3.1 “知己知彼”战术意识培养

知己知彼是全面了解自己和对方身体基本条件、运动技术特点、心理适应能力以及赛场氛围等各方面的情况,也是制定战术的依据。如对手速度慢,移动不快可采用打四方球,调动位置的战术。由于羽毛球比赛一般对方站位在场地中心,如果对方移动不快,可采用打四方球迫使他全面照顾场地每个角落,在来回的移动中出现空挡,成为进攻目标;又如对方体力不支,可采用消耗对方体力的策略。激烈的比赛往往能造成双方体力的透支,如果发现对方体力明显不如自己,可采用控制球的落点,利用整个场地的范围,最大程度地把球打到距离对手最远的地方,尽可能使对方消耗更多体力,以多拍的形式,在对方反复奔跑中寻找最佳得分机会。再如打后场球意识,以平高球、劈杀、劈吊或网前搓球等技术造成对手还击球不到位,来增加自己杀球、网前扑球得分的机会。

知己知彼、避实就虚、扬长避短是制定战略战术的基础,应是运动员培养战术意识的重要环节之一。

3.2 “以我为主”战术意识培养

以我为主的意识培养是指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坚持自己技术风格和战术思想,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克制对手,争取主动的意识。如发球抢攻,发球的时候进行抢攻是比赛的重要手段,发球时可根据对手的位置,回球习惯路线及心理状况等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发球方法,以取得前几拍的主动权。利用发球抢攻战术,可以破坏对手的接球方式,造成对手猝不及防。特别是在关键时刻,运用合理的发球战术就能达到最佳效果。

3.3 “随机应变”战术意识培养

球类比赛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因此,羽毛球运动员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战术意识。在比赛中,选手除了坚持“以我为主”的战术外,还要根据场上的情况,不断检验战术的效果。如果比赛顺利,就应当坚持自己的战术思路,如果比分落后,应及时调整,改变战术,制定新的打法。例如:原制定以网前球为主的战术,但对方主动靠前站位保护前场,此时,自己就应该主动改变既定战术,由打网前改为压对方的后场。又如原施行杀球、吊球及上网为主的战术,但面对出色的防守,就应该改用打四方球战术,以准确的落点来调动对方的站位,寻找机会再进行突击。

4 结语

(1)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头脑中自觉的心理活动,也是适应球场上千变万化情况的战术能力。在羽毛球比赛中合理运用战术意识将对比赛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2)对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应从使用技、战术目的意识,预判意识,主动进攻,积极防守,灵活机动等方面进行多年的培养。同时强烈的战术意识,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主动权。

[1]林建成.优秀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J].福建体育科技, 1990(Z1):7-12.

[2]陈莉林.谈羽毛球球场意识的训练[J].福建体育学院学报, 1992,23(1):41-44.

[3]潘前,刘志民.对我国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若干智力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9,12(1):24-29.

[4]王晓玲,谢勇.羽毛球意识与训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31(2):22-24.

G847

A

2095-2813(2017)04(b)-004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049

猜你喜欢

主动权预判发球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全新AI方法 使自动驾驶汽车学会预判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出生时即可预判发育潜力 基因芯片精准筛选肉牛良种
2021年下半年集装箱海运市场走势预判
把握主动权,提高油罐火灾扑救成功率
对书业的30个预判
我对初中语文课堂高效率的认识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