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①

2017-11-27邵丽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3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邵丽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武汉 430205)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①

邵丽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武汉 430205)

21世纪是信息发展的时代,而互联网的发展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标志之一。近年来“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再一次将互联网及其特点、功能、影响等话题带入了人们的视野。该文采用文献法、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对“互联网+”在体育文化传承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包括对“互联网+”的概念及模式,“互联网+”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方面造成的困境及解决途径等进行了研究。希望该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供相关体育教育部门等参考。

互联网 传统体育文化 传承 发展

1 “互联网+”的概念、内涵及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探究

1.1 概念及内涵

简而言之,“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紧密结合,这种思维模式以及在这种思维指导、影响之下的行为、措施等在“互联网+”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之前已经存在和运行,但并没有正规的、系统的,专业的、有条理的进行研究。“互联网+”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随之而改变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新型发展形态。“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及其影响下的一切社会改革等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规律,有效带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各种网络活动不竭前进的创新和动力源泉。

1.2 “互联网+”与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

众所周知,2015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我国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此计划也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将“互联网+”计划运用到我国的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既实现了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保护,也实现了“互联网+”与时俱进、文化创新、开放生态、尊重人性、结构重塑等教学特点,有效提高了各大学校的体育文化教学水平。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教学的特征,发挥其优势,实现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持续提高、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等也是当前教学改革、体育教育等工作中的新问题。总之,“互联网+”的思维模式给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

2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困境

由于文化传承最直接的表现和传承方式就是教育,因此,该文把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研究也放在了国内的各大高校。调查发现,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2.1 “互联网+”教育思维还没有得到充分推广

由于“互联网+”概念是新提出来的,一方面缺少经验;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思想又存在出入,所以,在这种思维模式指导之下,学校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教育活动进行得稍显缓慢。这与学校教学方式照搬照套、缺乏创新、不够灵活,学校的管理体制不科学、权责不清、规章制度有待改进,教学设备不够先进、教学设施不齐全等都由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实现新形势下“互联网+”的优秀教学,对这种教育思维学校仍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宣传。

2.2 “互联网+”教学技术利用不够

教学技术利用不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些学校师资力量缺乏,教师队伍中存在不专业人士教学的情况,其中,也有部分教师不能适应“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导致教学技术较低;二是,学校的教学资金缺乏,致使学校缺失配备适应“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基础设施和装备等。

2.3 体育文化传承的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低

21世纪是“人才、合作”的时代,同样也是“互联网”的时代,而在“互联网+”的模式下,信息的共享是十分必要而且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资源少、资源共享程度低的情况,这与一些学校体育文化空间封闭的原因是分不开的,而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的开放程度与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高低和文化的传播状况等是有巨大的相关性的。

2.4 “互联网+”模式下经济基础与文化传承脱节

在当前“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但是,在有些地区仍然存在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经济发展落后了,在教育上的投入就更加少,更谈不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但是,调查显示,往往我国优秀的、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等就是存在于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然而,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一昧发展经济的同时就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加之,当今时代手机、互联网越来越发展迅速,人与人之间的实际沟通频率越来越低,人们失去了开展团体性传统体育活动的机会,久而久之,这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所携带的民族体育文化等也消失殆尽。

3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发展路径

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互联网+”教育传播理念

如前所述,互联网虽然在人们生活中已不陌生,但是大众利用、遵循“互联网+”的文化传播路径和模式的观念还很淡薄,如果不能改变这种现状,只会导致“互联网+”只是一个口号,而并不能起到实际的效用。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当前时代下在我国国内甚至国外的传播和发展,这对于弘扬和继承我国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是十分不利的。

3.2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土特色保持

文化的“互联网+”发展模式使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以“短、平、快”的方式传播和传承,这种传播模式能够使文化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发展,但是,它忽略了对传统体育文化深厚底蕴的学习和维护,这种寓意深刻的内涵是难以很快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媒介传播的,这就需要广大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工作者、体育教育研究人员以及我们每个体育文化的学习、传播者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注意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保护其独特的个性和趣味,以免传统体育文化在“互联网+”模式下遭到破坏。

3.3 发挥“互联网+”优势,扩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享

为了保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为了深化文化内涵以及为了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技术投入,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互联网+”时代下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一种文化生存和保持不竭动力重要因素之一。

[1]郑继超,赵娜.“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2):50-53.

[2]李远辉.“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J].黑龙江科学,2016(23):118-119.

[3]张盛展.“互联网+”的多维模式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A].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项目展演及研讨会[C],2016.

[4]李永刚.浅谈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5):113-114.

[5]陆永宽.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2(36):102-103.

[6]张忠楼.新时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究[J].才智,2013(9).

[7]王智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与传承方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1):75-81.

[8]高旭,柴娇,孟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1):25-30.

[9]李毅军.在全球化背景下探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及发展道路[J].浙江体育科技,2010(1):7-9.

[10]任伟勃.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可持续发展[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2.

G812.47

A

2095-2813(2017)08(b)-00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004

邵丽(1982,8—),女,汉,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们的“体育梦”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清明节的传统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