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蒙氏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7-11-25魏舒欣

长江丛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民族幼儿园

魏舒欣

中国少数民族蒙氏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魏舒欣

近年来蒙氏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少数民族蒙氏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给中国少数民族儿童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对当前中国少数民族蒙氏教育进行了研究,报告了中国少数民族蒙氏教育在飞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使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蒙氏教育更好发展。

蒙氏教育 民族教育 中国化

一、蒙氏教育在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

(一)幼儿园中蒙氏教育的现状

随着蒙氏教育理念的兴起,许多幼儿园建立了独立的蒙氏班,甚至有一些新型的蒙氏幼儿园的出现。这些幼儿园以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为理念,配备相应的蒙氏教具,以小班教学代替传统的大班授课、集体教学的模式,给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在幼儿园的蒙氏班内,孩子们的天性不会受到任何打压和束缚,孩子们自由、快乐地学习工作,课堂氛围轻松愉悦。蒙氏班级没有整整齐齐的桌椅,孩子们可以围绕老师席地而坐;上课学习的地点也不局限于教室,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孩子们作画不再只是使用彩笔,大自然中的树叶、花瓣、贝壳等都是孩子们的画笔;区域活动时,感官教具可以让孩子玩耍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发展。孩子们不只是玩,而是在做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二)家庭和社会中蒙氏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蒙氏教育也走进了家庭中。家长在生活中注重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穿衣服用餐;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懂得尊重孩子,和孩子像朋友一样交往,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命令儿童。

在儿童教育机构中,感统训练是最为广泛开展的课程。这种感统训练通过运用插座圆柱体、嗅觉筒、温量板、长棒、音桶等蒙氏教具,对孩子的各种感官进行训练。这类课程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又可以刺激孩子感觉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

EPC项目出现主要的风险源就是工期。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工程的承包商需要选用倒排工序和正向组织的策略,对工程的整体进度计划进行设计,阶段进度计划的制定,要利用关键节点和工序与流程的有效控制,进行动态化管理控制,确保工程的进度。

二、中国民族地区蒙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蒙氏教育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突飞猛进,也不可避免的暴露了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蒙氏教育理念的理解肤浅,只学皮毛而没有深入到实质

在跟随中国的“蒙氏热潮”创办的蒙氏班和蒙氏幼儿园中,有些蒙氏幼儿园的管理者并不了解蒙氏教育的实质。有的蒙氏幼儿园开设混龄班,但并不明白混龄的意义和目的,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混龄,如何运用这种混龄。这种做法将给孩子充分自由的蒙氏教育生搬硬套,换汤不换药的“蒙氏教育”严重违背了真正蒙氏教育的初衷,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和创造性,压抑了孩子天性的发展。

(二)完全照搬不适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小幼衔接问题严重

蒙氏教育小班化的教育模式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我国人口众多,加之已经开放的“二胎政策”,在未来五年之内,适龄入园幼儿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如果每一所幼儿园都要开展小班教学,将无法满足社会中幼儿入园的要求,打破正常的入园教学秩序。

不仅如此,蒙氏教育理念和模式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背道而驰。中国的儿童在幼儿园阶段接受三年的蒙氏教育,早已习惯了蒙氏自由的课堂氛围,不适应强调纪律的小学课堂。小学教师会将此类接受过蒙氏教育的儿童归为“不好管理”、“多动症”等问题儿童,这类幼小衔接的问题不仅使小学教师头痛苦恼,也让接受过蒙氏教育的儿童感到不适。

(三)蒙氏教师质量堪忧,对于教师的培养有待提高

在蒙氏教育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幼儿教师为专科毕业,很少有教师能达到蒙氏教师的要求。尤其是在我国民族地区,师资问题最为严重。民族地区师资短缺,高质量的蒙氏幼儿教师更是屈指可数。大部分蒙氏班级的教师都是经过几天的短暂培训便代班上岗,对于蒙氏教育并没有一个深刻全面的理解。这样的教师在带领孩子开展蒙氏教育时,往往会带有教条主义的倾向,课堂刻板,灵活性差。

目前我国优秀的幼儿教师较少且集中分布于大中城市,导致了民族地区蒙氏幼儿教师的稀缺。在我国目前的幼儿教师培训中,很多幼儿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蒙氏教育培训。很多蒙氏班的幼儿教师知道让孩子“工作”,但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要工作;这种完全按照教科书来代课的教师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缺少教学前的思考和教学后的反思,课堂教条化和“本本主义”较为严重。

(四)蒙氏教育没有统一的标准,各类蒙氏班开展的蒙氏教育各有不同

现在社会上各蒙氏班都是按照本园所理解的蒙氏教育来进行教学的,这就导致了中国蒙氏教育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难评定谁对谁错,谁好谁坏。

蒙氏教育传入中国时,主要是通过蒙台梭利的著作。在翻译这些外文教育名著时,不同的翻译人员翻译的内容稍有不同,加之每个读者对于著作的理解都各有不同,每位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这种理解上的差异在传播的过程中日渐显著。有的蒙氏班强调“自由”,放任儿童的天性,有的蒙氏班强调“规则”,使儿童懂得规制;这种无统一标准的差异给蒙氏教育在中国的继续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中国儿童接受的所谓的“蒙氏教育”难以得到保障。

(五)蒙氏幼儿园收费高昂,教育公平难以体现

据了解,我国现存的蒙氏班或蒙氏幼儿园收费均高于普通班。我国当前社会贫富差距虽在缩小,但仍有差距。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在实施蒙氏教育方面有些吃力,缺乏资金的支持这些地区的蒙氏教育发展缓慢,在环境设置、教具准备以及师资定期培训等方面稍有欠缺。同时,贵族化的蒙氏教育将这些地区的孩子拒之门外,昂贵的学费使孩子们没有能力接受蒙氏教育,难以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三、建议和对策

针对蒙氏教育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此类问题,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做好蒙氏教育的普及工作,深入理解蒙氏教育精髓

加大力度普及蒙氏教育,对于幼儿园经营管理者进行定期的蒙氏教育培训,更新其教育理念,使其对蒙氏教育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感悟和创新,并结合本园实际,做出特色。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携手联动,共同努力,对少数民族地区蒙氏教育进行宣传推广,加大对民族地区蒙氏教育的扶持力度。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到民族地区举办讲座,并在民族地区定期开办“园长学校”交流学习,对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管理者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并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自己的不断反思,强化师德,提升素质,在全面开展蒙氏教育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充分理解其精髓的基础上开展蒙氏课堂,不做教育理念的“搬运工”,保障我国民族地区的儿童能够接受高质量的蒙氏教育。

(二)尊重中西文化差异,结合民族地区实际,使蒙氏教育“中国化”

由于中西方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不同,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含蓄内敛,恭敬谦虚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儿童恭顺谦和;强调,在奔放自由的西方文化中培养出来的儿童个性十足,崇尚自由。将蒙氏教育完全照搬,就像将南方的水果种植在北方的土地上,不会有很好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对待蒙氏教育要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扬弃”态度,借鉴蒙氏教育中优秀的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与民族地区的实际,使蒙氏教育“本土化”。

在中国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开展蒙氏教育时,可以结合本民族的文化和风俗。比如在蒙古族地区的幼儿园里,可以在开展蒙氏教育的同时进行蒙语教学,实行“双蒙共进”的幼儿教育方针,将蒙氏教育的理念与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相结合,将强调纪律的中国式课堂与强调自由的蒙氏课堂有机结合,使中西文化的碰撞转变 为“中西结合”。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蒙氏教育,使民族地区的儿童在接受蒙氏教育的同时并不会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三)加强蒙氏教师的培训培养,加强民族地区蒙氏教师素质的提升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蒙氏教育理念的理解和驾驭尤为重要。针对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优秀幼儿教师严重缺乏的现状,在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培训方面,建立健全蒙氏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尽量做到“优中选优”;在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选拔上岗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把握竞聘教师的真实能力和素养,确保更多的优秀教师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在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管理方面,园长要切实发挥好带头作用,不断学习进步,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真正作到幼儿教师素质的提升。

(四)加大对国内蒙氏教育市场的整顿,建立统一的教育标准

教育部门应加大监督治理力度,对各类“蒙氏”机构进行严格地审核界定,统一授权、统一教材和教具标准,规范教育市场和蒙氏教育体系,从而正本清源,让真正的蒙氏教育通过正规统一的渠道进入幼儿园中,惠及中国幼儿成长。

反对蒙氏教育贵族化,还其平民化的本来面目。无论是小康家庭的孩子还是一些民族地区的孩子,中国的孩子都有权利接受到蒙氏教育。良好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让中国的孩子们都能够从中受益,这也应该是我们引进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

[1]吴明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3).

[2]郭玲.蒙台梭利关于幼儿的感官教育理论及方法[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

[3]曹东.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

[4]玛丽娅·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M].成墨初,芮青蓝,译.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

[5]夏洛特·普桑.蒙台梭利教育精华[M].尹亚楠,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6]玛丽娅·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成墨初,译.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7]张海云.浅析中国蒙氏教育发展误区及相关建议[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1):5~9.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民族幼儿园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