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17-11-25王梦娟杜艳艳

长江丛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教育者政治思想

王梦娟 杜艳艳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王梦娟 杜艳艳

新媒体工具润物无声之势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这对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或多或少也会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应针对新媒体的出现,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防止其道德意识受到不良冲击而造成道德滑坡,并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积极应对。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1967年,美国cBS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Electronic Video Recording 电子录像)的商品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体”(New Media)这一传播概念,用以指代和传统媒介不同的,基于电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样态。[1]因此,新媒体一词便开始流行,并且由此不断地扩展到了全世界,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张耀灿、陈万柏先生认为“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2]对于新媒体内涵的界定,学者们都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无线通信网,计算机网络等为渠道,利用手机、计算机等无线终端,为人人们提供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特征,拓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视野:新媒体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从传统的电视、杂志等媒介筛选信息的方式,使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丰富和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内容,教育者充分利用丰富的内容拓宽自身的视野。“据不完全统计,作为新媒体标志的网络(含无线网络)和手机通信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对外交流沟通渠道,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借助于新媒体,高校受教育者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同时,新媒体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及时空、地域的限制,信息传播渠道增多,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域。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可能导致受教育对象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向的迷失:新媒体工具传播速度快,为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渗透提供了广泛的传播渠道。这就使得知识结构不牢固、价值观尚未形成、缺乏社会阅历与理性判断的大学生容易受到误导,进而迷失方向;新媒体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新媒体工具的传播内容,不再呈现为单纯的图片、文字,而是以多种形式呈现在生活中。例如:文字、视频、图像、声音等,这其中不乏出现一些虚假、非法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新媒体的出现也导致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这之间产生矛盾和分歧,使得教育者工作难度增加。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手段的能力

新媒体工具的出现,使得教育者不断改进教育策略,灵活的运用课程教育方法。教育者不仅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还要积极创新教育手段。首先,教育者要积极接受新鲜事物,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教学生如何对信息进行正确的筛选,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兴趣,让学生注意力能够集中起来,不再是低头玩手机、看课外书;其次,教育者应通过建立微信平台、博客等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压抑情绪,营造一种和谐的、轻松的、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热情。

(二)培养受教育对象的媒介素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个人修养,那么在使用新媒体工具时,大学生也应该发扬这种优良品质,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素养的良好青年。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由原来的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多方面信息的影响及干扰,面对这些信息,往往不知所措,进而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必须重视对受教育对象的媒介素养,使用有效的方式加以提升,比如:充分利用新媒体以慕课的形式安排媒介素养的教育课程等。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可以让其了解真实的客观世界,提高自身的道德媒介素养。

(三)建立安全有效地高校校园文化网络环境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建立安全有效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让学生能够正确健康的使用新媒体工具,来提升自身素质。高校是一所大家庭,青年一代几乎都在这所大家庭中。因此,高校要努力做好网络文化安全工作,对青年负责,对社会负责。新媒体信息的海量性,使得一些垃圾信息涌入,影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校应建立网络新媒体的安全系统,防止垃圾信息的涌入,污染学生的思想。同时,高校也应鼓励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媒体工具,加强学生对新媒体运用方式的教育、引导。通过自控和它控的有效方式,使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思想的渗透,同时,高校也应努力为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新媒体环境。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08~109.

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教育者政治思想
品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思想与“剑”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