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亡的意义与死亡教育的价值之思

2017-11-25梁杰皓易开发

长江丛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灵性生命教育

梁杰皓 易开发

死亡的意义与死亡教育的价值之思

梁杰皓 易开发

生命归于何处,这是千百年来令人冥思苦想的哲学问题。任何生命最终都是以死亡作为结局,生命的归宿是死亡。在现实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对死亡秉持恐惧、逃避的态度,我们不愿意承认死亡与接纳死亡。因此,从哲学上对“死亡”进行思索,探析死亡的意义,有助于消除大众对死亡的恐惧和误区,正视死亡的存在,对有限的生命进行深切的反思与关怀,这应该成为一个现实的哲学问题。

死亡 存在 死亡教育 灵性的人

死亡,似乎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我们人类无法探知自然界当中每一种生物应对死亡的方法,但是自然界总是十分的神奇,当每一个个体面对死亡时都有自身的应对之道。就我们人类而言,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值得去探究的话题,他似乎显得十分的沉重与晦气,很多人把死亡当做一种禁忌,人们也不愿意面对死亡,承认死亡。我们多数人想获得永恒的生命。死亡是什么,死亡难道就没有应有的价值吗?“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只不过是生命的一个周期轮回,旧个体的死亡,也不过是给新个体的诞生腾出了位置,我们为新生命的诞生感到欣喜,但是同样的我们也要为旧个体的离去,感到悲痛的同时也持有心怀感恩,我们应该认为:死亡只是为了新生命的诞生提供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死亡是生命中最好的礼物。

一、“畏死重生”——中国文化价值观念之一

在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当中,一直把死亡当做一种避而不谈的对象,甚至把死亡当做是自己的忌讳,在中国古代,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黎明百姓,都在幻想着有朝一日“与天同齐,寿比天高”,于是在这样强烈意愿的刺激下,王侯将相四处寻访仙药,炼制丹药,以便求得长生不老,黎明百姓祭祀鬼神,祷告上天以期自己可得永年,这些行为都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追求永生的强大心愿,忌讳死亡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理念,“人生来就是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亡,这意味着恐惧,从人被抛在世上起,死亡的阴影就成为生存的巨大困境”[1]。在中国古代的文化理念当中一直将死亡当做忌讳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应该有几方面的原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从大环境而言永远都是姓氏家族作为统治,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是由父系社会演变而来的,父系氏族的首脑推开了新制度的大门,自己也就变成国家权力的掌握者,对权力也就十分的推崇。秦始皇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希望自己可以永远取得在在家族乃至国家当中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动机之下,选择永生便是他维持统治的不二法门。纵观每一个封建王朝的最高首领,无不想获得永恒的生命,以便维持自己长期的统治,因此王侯将相都把追求生命的长度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然后深层次的动机就在于维系自己在政治系统当中永恒的家族地位以及统治权力,长久的享受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中国古代的经济社会结构。无独有偶,“畏死重生”,追求永生,不仅是王后将相的普遍心理现象,普通的百姓人家也追求自己的永生。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寻常百姓希望自己能够在耕种的土地上能够繁衍生息,希望自己能够“多子多福”“四世同堂”能够在劳碌一生之后,在晚年可以享受到天伦之乐。动机决定着行为,他们就会兢兢业业,尽其所能,为后代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他们所惧怕的就是在自己在享受到天伦之乐之前走向死亡,自己的后代夭折也是他们内心恐惧的部分。在古代农业经济的塑造之下,关注自己的繁衍生息成为普通老百姓的头等大事,死亡也就成为了广大普通百姓当中最惧怕的部分。“农业社会滋育出中国人强烈的务实、现世精神、人们关心的是如何生生不息,如何使有限的生命通过一系列的外化,外化为事功和子孙继嗣,而到达无限,从而做到‘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三十一章》)[2]。

大众的心理文化。古代中国对死亡避而不谈,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导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在死亡面前采取回避的态度,儒家一直持着乐生的态度,孔子也是“求知生,不必求知死”的态度对待生死。“‘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指出了关心生就不必考虑死求知生不必还求知死,强调生的意义与价值”[3]。在这样文化心理的影响之下,生的意愿比死更加大,我们多数人求生的意愿强烈并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的色彩,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自己能否在生命的有限阶段寻求外在的物质享受,当已经获得外在物质享受,就萌发出希望自己不死不灭的心愿,功利性的文化心理状态已经占据了很多人的内心,物质的牵绊已经深深融入到大众的血液当中,整个社会也因此按照“畏死重生”的价值文化的理念展开自己的求生行为。此外中国古代也重视鬼神的说法,相信人死后到阴间转世投生,但作为现实当中的个人无法知道自己死之后,能否脱离地狱对自己生前行为的惩罚,人的恐惧来自未知,也因此人们也就害怕阴间的惩罚,对死亡也就产生了恐惧。

“畏死重生”价值理念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合力结果。在独有的政治体制之下,国家的统治者追求永生的心理以及行为,会由个体的行为放大至群体的行为,少数人的心理逐渐演化生成多数人的心理,个人的影响力整合成为社会的推动力,推动了整个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的生成与行为动机的发生,即使政权的交替更换,新的统治阶层无不受到被推翻阶层的影响;在灿烂的农耕文明之下,土地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同时以土地为基础人们形成了至深至厚的血缘关系,土地也孕育出普通阶层持久繁衍、生生不息,长寿多福的人格。在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文化双重互动下为“畏死重生”的价值理念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群体的心理文化也成为“畏死重生”的价值理念的催化剂,不断的使这样的价值理念源源不断的茁壮成长。畏死重生”也自然成为一种常态性的的价值理念并不断的深入到我们的每一处。

“畏死重生”的价值理念在时间持久流传,空间上一旦落地便会与存在的社会机制整合,逐渐转化成空间之下群体的人格心理。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与价值取向深深的铸容在我们的血液或者骨骼当中,即使是在现代化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现代的人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亘古流传的价值理念影响,我们也流传“畏死重生”的血液,代际之间不断的传承,不死不灭。

二、“未知死,焉知生”——“死亡”的意义之思

死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理解,死是生物有机体停止了一切生命活动;从人类学的角度理解,死就是个体不再有行为活动的出现;从哲学角度来看,“死亡是精神活动的末端和最终场所,也是虚无的最强烈现象和瞬间体验的心理现象,较之其他现象更直接、单纯地呈现在意识中”[4]。死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总的来说,死也是生命的终结,这一点毋庸置疑。研究死的意义不在死的本身,而是他的相反面“生”,毕淑敏说过,“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探索生命的意义或者说存在的价值,不如从死着手,真真的生也是死,我们不了解死,没有真正的体验过死亡,也就无从得知生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可贵,更不可能努力赋予生的意义。

对于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接纳死亡,这是一个沉重的哲学问题,我们不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索,但是如果没有对死亡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又如何把握生存的意义呢?

首先,死亡是对存在的反省。世界是一张网,我们也就深在网络当中,许多事情(如荣誉、地位等)羁绊着我们的一生。我们从一出生,都要经历林林总总,人如何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以及世间的或喜或悲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经历的,去感受,如何做到喜时不骄,悲时不忧,内心平和,这就是一个人生的课题,人为何而喜,是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为何而忧,那是因为未能满足自己需求。因此人为了能够满足自己更大、更多的需求,刻意的去追求一切能够提升自己满足感的外在的物质,有时候恶性的竞争也就由此产生了。人总是看不透,想不开,放不下,是我们受到羁绊的根源,也是我们活得太累的原因。其实人总是要有一死的,这些所谓的羁绊都只是过往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刻意的去强求一些物质的羁绊呢?死亡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它是一个好东西,因为我们将死的那一刻,有的人突然幡然醒悟:原来一切都是浮云;作恶的人会在临死的那一刻会发出懊悔的心声:原来我不应该这样。人将死之前,内心是最平静的,最能够了解自己内心最真实想法的,这些都是在我们活着的时候没有思索与反省的。来到这个世界上能够成为人,那是“缘”,但是不能把握住成为人的缘分,那是“悟”不透,人走着走着,没有了“悟”,也没有“心”,只有在真正死亡的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我们才会“悟”,但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因为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在去感悟生命,感悟存在。

其次,死亡是对存在的尊重。上文所说,死亡有助于对存在的感悟。那我们应该感悟生命什么呢?笔者认为,感悟生命的伟大,感悟生命的可贵,感悟生命的平等。在死亡面前,万物平等,无论是贫富贵贱,还是人和其他自然界的生命个体而言,都是平等的。人的思想有时候很伟大,但是也很现实,人总是按照主观的想法给生命划分一个等级,人是万物当中最高贵的生命体,当然我们承认的是:人是目前为止有智慧、有思想的生物,这个是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主要标志,但是这个并不意味着人就是万物的主宰,自然界当中的其他生命个体就是低级的。一切生命都应该是值得尊重的,“真正伦理的人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也是如此”[5]。如果从死亡伦理的角度上看,人和万物应该是平等的,人应该和其他生命存在应该是平等的,因为我们都会和他们一样都要死去,这一点不可改变,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和他们没有任何区别。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如果没有一些生命的逝去(如家禽等),没有他们给予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食物,我们人类还可以这样源源不断的繁衍生息吗?我们对于这些逝去的生命不应该给予尊重吗?我们时常把“给予”当成了“必然”,这个只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误区而已。人是最宝贵的,但是其他的生命的个体也应当是宝贵的,死亡是我们共同面对的,这一点很平等,所以我们对其他生命也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存在也是给我们提供了生存,这一点他们比我们伟大,我们应当给予尊重与感恩。

最后,死亡唤起对生命的责任。没有经历过死亡,没有真切的感受到死亡的气息,我们不会对生命担负起责任。我们总是对自己现在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视,没有得到的总是最好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今生为人,下生未知,但是放眼我们周边,对生命不负责任的现象比比皆是。也正如此,只有一个人感受到死亡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活着真的很好,也很幸福,而我们总是忘记我们是活着的了,我们身边还有至亲好友的存在,我们没有必要过多的计较得失,前面的路总是有的,只要自己愿意去探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平和心态,走好生命当中的每一步就好。

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思想认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6]。因此,我们在承担对自己生命负责的同时,我们对其他的生命个体也要心存善心。放眼周边,我们时常会看到“流浪狗”“流浪猫”的存在,试想这些是从哪里来,人们的丢弃是主要原因;我们周边也存在虐待动物的行为的出现,为了利益的交易,也时常出现杀戮行为,人的生命是生命,其他生命也是生命。万物有灵,凡是存在都是具有灵性的,我们不是他们,自然感受不到他们的感情世界,但是做为思想最复杂、最具智慧的的人,我们应该对世界上的一切物种,应该承担起对他们的一份责任,我们不能完全的了解他们,那么我们应该做到不伤害他们,更多的是保护他们的存在。我们没有经历他们的死亡,我们自然不会想到对他们的责任,试想,如果我们成为了他们,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死亡不但要呼唤起对个人生命的责任意识,也需要我们唤醒我们对其他生命形式的责任,我们共同生存,我们对他们也有一份责任。

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死亡的到来,人总是在生活中学会面对死亡的过程,“未知死,焉知生”,没有一个正确的死亡观,没有学会独立的面对死亡的过程,我们又怎么能够在生命的限度之内提高生命的质量,又怎么能够赋予生命更加真切的意义。

三、死亡教育的当代审思

“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事件,死亡似乎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活着不会体验到死亡的感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对死亡是避讳不谈的,但是我们也发现人是最容易放弃自己生命的群体,我们很少看到自然界当中的其他生物自杀。人的思维太过于复杂,也正因为如此,人的想法太多了,面对生活的困境,人就容易陷入了自己设定的“死胡同”,没有能够走出的时候,也总是采取极端的行为结束自己生命。马克思说,未来社会,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是,从笔者的角度看来,人的发展首先是思想上的发展,思想总是先行自己的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解决一个观念上的问题,才有助于自己的发展。那么现阶段死亡教育又是如何?我们也不难的发现,对死亡的教育的忽视是我们共同所面对的现状。“死”是一个让人忌讳的词,在中国古代,我们不会赤裸裸的描述一个人的死亡,总是寻找词语巧妙的去描述一个人的死亡,如父母去世,多称“见背”、“孤露”等,在佛家文化领域当中,死亡多用“圆寂”、“羽化”、“仙游”等,这些反映出古代中国在描述死亡上词汇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深刻的反映出死亡成为我们最不愿意提起的事情,也因此我们不会在日常的教育当中把“死亡”成为我们教育下一代的内容之一。回转现代的我们,避讳不谈论死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当小孩问起“人为什么死亡”,“人死后去了哪里”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时候,家长们总是含糊其辞,“他去旅游了”,“他在睡觉”等此类回答来回应小孩的困惑。家长从来没有做好对死亡接纳的准备,也没有打算为下一代解答死亡问题的真正想法,对死亡未知的恐惧与疑惑也就深深的扎根在我们的心里面。白岩松说过,“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缺失对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很多人看来死是很忌讳的事情,我们主观的将数字“4”也和“死”强加联系 ,“4”也就在很多人看来是最晦气的数字,也就相当于认为死亡是最晦气的事情。生活安乐的我们自然也不会将最晦气的事情招惹到自己身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少认真的对死亡进行思索,也没有对死亡的到来有任何的准备,《西藏生死书》说,“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我们不会主动去接纳死亡的到来,当死亡真的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措不及手。我们没有正确的看待死亡,为了延续我们的生命,我们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古有皇帝求仙问丹,在现代我们总是想着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延续在生命最后阶段亲人的生命,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些做法毫无意义的,没有对生命给予最后的尊重。但是可悲的是我们总是对死亡产生了恐惧,我们总是想挽留一切,强求一切。

四、成就具有“灵性的人”——死亡教育的价值

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的生存发展、思想发展、心理发展、身体素质发展”等多方面,这些应当是现代人所具备的,也应该是成为灵性的人所具备的。如何成为灵性的人,笔者认为,灵性的人应该是会生活的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死亡正好是我们成为灵性的人所需要的,现在不再单纯的是知识灌输式的教育,应当而且应该是培育“灵性的人”的教育,死亡教育应该是灵性教育中的一部分。死亡似乎都是在游离我们的世界之外,死亡教育的缺失,对死亡的畏惧成为我们现代人发展当中不合理因素。接纳死亡,学会与死亡相处,才使我们成为具有灵性的人。灵性的人应?该具备什么特质呢?

灵性的人应该尊重生命的最后阶段。在生命的最后尽头,其实我们做的不是尽力的挽留生命,应当是让生命得到最原始的尊重,这里所说的原始尊重指的是让临终的生命像最开始的那样,我们不应该刻意的让现代的医疗设备去救治没有任何希望的生命,这样的救治其实是最毫无意义的,也是对生命最后阶段的亵渎,其实在最后的生命阶段静静的陪伴旧生命体,更大满足他们在世界上最后的心愿,不应该让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遭受过多的医疗痛苦。可惜我们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想法,我们没有在询问过他们最后生命阶段的心愿,总是以我们个人的意愿强留存在,这些深刻的根源都是在于我们没有对死亡的到来有充足心理准备。

灵性的人应该学会接受死亡,自觉的寻找人生的使命。人来到世间,应该寻找到自己的使命,自觉的完成使命,也正如此最好活着的方式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是把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天。因此,我们不会刻意的去为一些外在的羁绊逗留,我们会追求“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追求的对待万物之善,而不在是追求所谓的世间羁绊,日行一善,使得我们在生命当中增加点点星光,以微小的火热温暖周边一切;接受死亡,意味着我们学会审视自己,生命可贵,但是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糟踏与浪费,总是认为生命很长,但是真的来到死亡面前的时候,我们总是唏嘘的感慨自己总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时光,我们迷茫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这些也都是源于我们没有时刻准备死亡,没有一个真确的死亡意识,接受死亡,感受到生命时光的短暂,我们才会才会审视自己,“我为何而来,又到何处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但是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因为他太平常了,同时我们从来都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那是因为我们的脚步总是太快了,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使命感在我们前进的到路当中。

人要做到全面发展,需要把生命教育融入到人的教育当中,但是如何提高对生命教育的质量,不妨从死亡教育着手,其实在我们现实当中,我们应该增加死亡教育的环节,死亡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死避而不谈,因此我们也一手造成了对生命的亵渎与浪费,没有死亡的人生真的是很悲惨的人生,没有死亡教育的人生终归是不完整的人生。

五、结语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常新的话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人如何生存的话题。“人为何而活,如何生存”,是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话题。但是我们的脚步太快,我们总是忘记了最开始的我们,到了尽头的我们总是在悔恨。死亡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的形式,没有死亡教育的人生终究是不完美的人生,雅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敬畏一切生命形式,我们就应当做到敬畏死亡。死亡是人类最好的礼物,也是最美妙的发明,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放慢脚步,思索生命。

[1]丁颖.论死亡意识教育——向死而生的教育视角[D].河南:河南大学,2006.

[2]栾荣生,王晓燕.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独特的死亡观[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3(06):40.

[3]熊小青.浅谈无为之生态实践智慧——《道德经》生态实践思想的当代解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2):51.

[4]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12.

[5][6]张晶晶.论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兼与佛教“众生平等”生命观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2):29.

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北方民族大学校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探析”,项目编号:2017-XJ-MKS-003。

梁杰皓(1994-),男,汉族,广西南宁人,本科生在读,北方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与思想;易开发(1996-),男,土家族,湖北宜昌人,本科生在读,北方民族大学,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灵性生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护理本科生灵性照护认知与灵性健康和共情能力现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题解教育『三问』
天津市2 057 名护生灵性照护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