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

2017-11-25段御宇

长江丛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时滞规制层面

段御宇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

段御宇

以制度变迁理论作为本次研究的出发点,对改革进程中保证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结合市场反应滞后性、变迁主体的局限性以及实施机制的不健全等几个方面的缺陷。在总结分析当中认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创新理论基础的形成要利用好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层面的合力,从而为新制度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文化管理体制 经营机制 改革 创新 理论基础

从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出发,认为制度就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制度体系当中还涉及到制度环境、制度安排以及制度实施机制等等多方面。在该制度视角下需要提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创新理论内容,为制度安排的具体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一、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创新难点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创新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对环境反映的时滞性、政府的局限性和实施机制的不健全,这些内容都需要得到高度关注,也是解决的难点所在。

(一)时滞性因素

表现在时滞性层面的因素不单单包括在环境反应层面的时滞性,还涉及到投入与产出的时间间隔。例如从政府或者市场意识到可能获得的利益的存在到采取具体的行动过程这就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产生环境反应滞后现象的根本成因是对信息的掌控能力明显不足、传统制度限制等等。新制度的产生要求充分的适应市场,依旧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处理,从而做出合理的反应。对于文化管理体制而言,其内部规模越大,表现出的时滞性也较大。由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创新,能够全面带动潜在利润,减少时滞问题的出现,但这一过程是一个系统性过程[1]。

(二)局限性因素

这里所提到的局限性主要是针对文化管理而言,制度变迁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与社会,将政府作为初级的行动集团,自上而下的带动改革进程,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可以说,初期行动集团加速了改革的进程,一切行动都是在政府的规程与秩序当中进行,得到政府许可才可以实施。但在具体实践中发现,初级行动集团容易受到影响,具体表现在内部机构、人员的职权以及明确的界定标准等,还需要社会层面的监管,减少局限性因素的影响。

(三)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制度实施机制是保证制度安排的关键性因素,当然对于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与后其回馈机制的建立也同样不可或缺。然而实际情况则并非如此,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的创新方面,制度实施机制并不健全,处于一种监管不严的情况,不单单会对制度成本造成影响,也会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创新途径

可以说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的创新层面,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难点亟待解决。但想要改革与创新的顺利实施,核心则是充分借助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层面的合力,增强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学会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基于文化产业的政府规制模式,于此同时也应该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改革与创新途径如下:

(一)构建“适度型”文化产业政府规制模式

文化产业政府规制模式不能够仅仅从规制内容层面入手,还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去认真的对待。政府规制层面仅仅能够为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同样也不能够忽略良好的市场运营机制、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以及现代化企业经营机制等多方面辅助因素的价值,正是这些价值因素的存在为政府规制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为满足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基本目标,需要现代企业可以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只有保持软硬件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当中,才能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条。对于事务的具体管理过程需要发挥出多方力量,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从而为规制模式的具体行程奠定坚实基础。但这些因素的运用,其本质是要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不能够做出逾越法律的边界,为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2]。

(二)强化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人员综合素质的保证是强化政府决策科学性的关键性因素,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需要以市场信息作为基础的衡量依据,保证依据信息的内容将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公开,形成制度变迁过程的自觉性目标,为知识水平的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发挥出制度可行性前提。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基础,而监督机制对于制度变迁则具有决定性作用,对行为主体进行具体监督,革新传统的管理思想,对行为方式进行具体约束,在良好的实施成效与社会反响当中加以关注,为政策效果评估与经营总结打下坚实基础[3]。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的创新理论基础,需要从改革与创新的本质出发,找出创新的难点与重点所在,从多方面提出改革策略与创新途径。结果表明,改革与创新的顺利实施应该将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层面的合力作为关键性要素,最终形成一种相互监督制约的互动机制,保证通过合力来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创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张宏明.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山东社会科学,2015(12):116~121.

[2]黄先蓉,李小霞.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04):25~30.

[3]郑自立.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J].新闻界,2014(12):72~77.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时滞规制层面
互联网平台的封禁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控制股东滥用权利规制的司法观察及漏洞填补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数值算法实现
变时滞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不确定时滞奇异摄动系统的最优故障估计
中立型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离散反馈镇定
完善地方政府行政作为法律规制的思考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内容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