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吴嘉纪的山水诗

2017-11-25张巧莉

唐山文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愁思遗民山水诗

张巧莉

论吴嘉纪的山水诗

张巧莉

吴嘉纪(1618—1685),字宾贤,号野人,泰州人(今江苏东台县)。号称“盐民诗歌第一人”,著有《陋轩诗》,杨积庆笺校的《吴嘉纪诗笺校》收诗近1400首,所写诗歌内容包括盐民诗、山水诗、送别寄怀诗等方面。其中山水诗创作独树一帜,具有唯美神奇、冲淡真挚、凄幽清丽等特征。

一、生平与著述

吴嘉纪作为一位明遗民诗人,一生少出泰州,“工于作诗”,40岁后诗名大震,但迄今对于吴嘉纪的关注和研究还不够深入,关于他的家世出身和生平经历还有很大争议。吴嘉纪所著诗集《陋轩诗》的版本考证也存有缺陷,但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陈钧《吴嘉纪的籍贯》主要考定吴嘉纪确属泰州人,在乾隆后经划分属东台县,准确来说是:泰州(今江苏东台县)。此外,毛文鳌的《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卒年新考》专门研究吴嘉纪的卒年,通过钱陆灿和毛氏子志锴的作品对照得出吴嘉纪的卒年。王鑫、于根亚等人也做过相关研究。

总言之,新时期及今关于吴嘉纪的生平研究细述有缺憾,年谱还须细细探究,但研究的数量不少,尤其《陋轩诗》版本研究可取之处也较多,期待后学更进一步。

二、山水诗歌类型

吴嘉纪的山水诗带有唯美神奇的想象色彩。经过乐进等人对吴嘉纪山水诗歌研究,可以将其分为神游型、愁思型和唯美型山水诗。

首先神游型山水诗独具特色。其笔下的山水既壮美又优美,有想象美与辞藻美完美结合的旋律美,是其诗学思想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巧妙结合。对黄山、庐山、泰山等名山的描绘,让人惊心动魄,如《黄山歌送程飞涛》“蹑芒履,抱鸣琴……昔住轩辕君。”尽显雄伟之美。《岁暮送汪舟次游匡庐》和《和集之、简文登泰山观日出》两首也是奇妙之作,这些神游型山水诗足以彰显吴嘉纪诗歌创作的想象运用能力,堪称神来之笔。

其次唯美型山水诗也是独具格调,有清新流丽的风格、有空灵蕴含禅意的,丰富但不浮华。如《东淘杂咏十首》中《古石梁》“闲泳鱼逐群,倒生草垂色。”此外,还有“范公堤”、“勉仁堂”等风景胜地的描写。空灵奇妙的山水诗,读起来有股灵动之气飘飘而来,如《琼花》。此外,写景之中还深蕴一些佛禅之意,不乏意味久远,如《九月二十二日,扬州城西泛舟,同诸子各赋一题,得荒寺》。

最后,愁思型山水诗,吴嘉纪将身世生活的愁思和故国忧愁寄托在山水中,以此来表愁情苦绪。主要表现为多有冷清忧郁的意象,如“梧桐”、“老鸦”、“莲子”等意象。多写愁思的字眼儿,“寒”、“愁”、“孤独”等,如“孤客独伤魂”等诗句都反映出诗人的愁苦孤独忧伤情绪,对身世飘零,生活孤苦和亡国悲忧的抒发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吴嘉纪的山水诗歌体现了他的诗学思想,注重真实情感的抒发与描写,崇尚清冷古淡的审美境界,重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三、艺术特色

吴野人的山水诗在艺术特色方面最大的特征就是使用白描手法,纯粹的描述,细笔的勾勒。其次,多用叠音、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展现出一种凄清冷淡、灰暗忧伤的色调。最后,其山水诗歌语言清新自然纯朴,意境空灵淡雅唯美。整体风格纯真质朴,清新流丽,苍郁遒劲。

第一,吴嘉纪的山水诗描写多使用白描手法,纯粹的白描,流畅质朴。如“丘墓荒草里”,山丘上的坟墓掩藏在荒芜的草地,描写地清晰可见,简单自然。《黄山歌送程飞涛》、《宿白米村》等诗作中也使用了白描手法,回归山水本真,画面清新自然。第二,修辞手段的使用也为其创作添加了不少色彩,有叠音、对比、夸张等修辞。用于渲染氛围,奠定忧伤沉郁的基调。如“泛泛”、“黯黯”、“深深”、“森森”等叠音。此外还有一些表明朗清爽的叠音,如“娟娟”、“采采”等。第三,多使用对比手法,多为古今对比,动静对比,如“旧地”、“废殿”、“荒台”等古迹留在现今的模样,黄昏时刻的海浪和鸥鹭等与静谧的乡村形成鲜明对比。除此之外,还有夸张手法,“峰高天欲倒”突出了泰山之高欲倾倒的严峻感。

吴嘉纪的山水诗语言最大的特色是清新纯朴、自然真切,其意境空灵淡雅、唯美幽静。如《城北泛舟》“高塍流细泉,湖草碧芊芊。”他看到了泉水细流、芊芊碧草,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物图,再现夏季的生机和活力。再如“神物久飞腾,寒潭尚云雾。”神物,意指白龙,世人不常见,潭面寒气漂浮起来,迷雾朦胧,显得空灵幽静,犹如神界。语言如此朴实自然,情感真切,画面清秀,意境幽静淡雅,唯美空灵,使得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清晰可感。

综合来看,吴嘉纪作为明遗民诗人、布衣诗人,其山水诗的成就是显著的,这与遗民诗群专题研究的贡献分不开。但是,吴嘉纪诗歌研究还有很广阔的空间。随着研究视角的转移,新的研究血液的注入或者现有研究体系的突破与重建,我相信,吴嘉纪的诗歌研究会被摆在一个相对合理的位置上,会取得别样的研究成果。

张巧莉(1993.6-),汉族,陕西榆林人,临沂大学在读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临沂大学文学院 276000

猜你喜欢

愁思遗民山水诗
立秋
立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鹧鸪天·无题
瞻谢公亭
秋思
品朱耷《安晚帖》诗画,悟“真”情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浅析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境界
遗民傅山的书法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