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7-11-23赵桂珠

中国火炬 2017年4期
关键词:监护监护人习惯

赵桂珠

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赵桂珠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往往不如其他孩子。调查研究发现,平时的不良学习习惯是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不完成、错误多、字潦草、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等。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表现为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但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其次,表现为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滋生了农民“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些留守儿童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留守儿童许多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没有文化,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让孩子挨冻受饿,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在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中占到了大多数。

3.学校管理的疏忽和无奈。现阶段,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上已经出现了无奈现象,只注重行为管理,只要不出现比较大的事故,就可以相安无事。这是缘于现在的留守儿童实在是太难管理了,很多教师都感到如今从教的最大困惑是不知怎么管留守儿童了,管多了不是,管少了也不是。看到他们有问题不管,当教师的职业良心过不去,可管的“风险”又太大。所以,教师在管理留守儿童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甚至产生放弃管理的想法。

二、留守儿童需要培养的几种学习习惯

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我们可以培养留守儿童以下几种学习习惯。

1.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是我们对留守儿童的期望。为此,我们从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入手,以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增强学习快感,培养学习兴趣。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乐”。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学习兴趣越是以直接兴趣为主。

为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学校硬件建设,通过宣传栏、干部选拔、树立典型等校园文化建设,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学习生活环境;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在野炊郊游活动、文艺表演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中积极融入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的因素,融趣味性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喜悦,培养学习的兴趣。

(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建立并实施好教师与留守儿童的交心、谈心活动,通过此活动,融洽师生感情,进行学习目的的渗透;其次,实行代理家长制,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再次,从留守儿童中和网络上的寻找优秀学生事迹,为每个留守儿童树立学习榜样,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3)利用留守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首先,学校组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设计比赛,以此为载体,鼓励教师设计能联系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实际的精品教案,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其次,开展好教学研讨活动,使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技艺都得到提高,能有效开展互动式教学,调动留守儿童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

(4)创建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其次,在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中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让留守儿童“近朱者赤”。

2.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善问”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还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能提高自己。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三、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1.以爱动其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有的教师往往爱的都是一些“金凤凰”“白天鹅”,而对班级里的一些留守的“问题学生”“后进生”却漠不关心,结果反而造成了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学生,同时也宽容学生、尊重学生。因为宽容是爱的甘露,宽容是转化留守的“问题学生”和“后进生”的一剂良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2.以智导其行

每个留守的“问题学生”和“后进生”都有一些闪光之处的,做老师的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让其产生一种成功感,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

3.多渠道沟通家校联系方式

学校采取多种途径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代理监护人的交流配合。(1)网络传音讯,电话传亲情。(2)书信话关爱,鼓励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交流感情,汇报思想,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子女在校求学安心。(3)设立留守儿童“谈心室”,把家庭教育效果不明显的学生和代理监护人一并请回学校与教师一起谈心、交流,共同搭建心灵沟通的平台。同时向代理监护人宣传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综上所述,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关注、齐参与,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尽到监护的职责,教师要对留守儿童倾注更多的关爱。

(作者系江苏省高邮外国语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监护监护人习惯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上课好习惯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我国民法典有关成年人自主监护的规则亟须体系化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神奇的太阳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