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水县烟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7-11-21杨红柯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设施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

杨红柯

摘要 设施农业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稳步推进,烟区的基础设施配套程度越来越高,有效改善了烟农的生产生活条件。但在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方面,普遍存在设施利用效能低的现象,尤其在非烟生产季节,烟区的烤房、育苗工场等设施大量闲置。本文立足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国内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分析了彭水烟区基础设施农业利用和发展现状、发展特点,提出了加快彭水烟区设施农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关键词 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议;重庆彭水;烟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2;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270-03

设施农业是指利用工程装备、生物、信息、环境和气象等技术,按照作物生长以及产品储藏保鲜需求提供可控的最佳温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1-2]。设施农业从种类上分为设施养殖和设施园艺,设施养殖主要分为水产和畜禽养殖。其利用人工设施(如塑料大棚、智能化工场等)调节温湿度、光、温、水、土、肥、气等要素,优化生长环境要素,最大限度地利用立体、空间要素,提高产出率。当前,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正在往农业领域渗透,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使农业由注重数量发展向质量发展转变,并成为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2]。

1 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00多年前,欧洲部分国家已出现玻璃温室,如英国、荷兰等[1]。20世纪70年代以来[3],西方发达国家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如荷兰、以色列、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和韩国等,其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设施环境综合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等具有较高的水平,并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农产品长年生产、上市。

我国的设施农业相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3],20 世纪 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保护地栽培技术,受设施简陋以及技术手段不成熟等因素限制,设施农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规模。20世纪60年代末,简单覆盖、风障、阳畦、温室等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在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初步形成。70年代,从日本引入地膜覆盖技术。80年代,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等设施农业迅速发展起来,以塑料棚为主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逐渐形成,同时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互配套。90年代以来,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展露优势,在我国大规模引进并应用推广,超时令、反季节作物大规模种植栽培成为可能。到2000年,我国设施园艺发展以蔬菜栽培为主,面积达210万hm2,绝对面积居世界首位。

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设施园艺的稳定发展基本上解决并实现了我国居民日常所需蔬菜的周年供应。我国设施园艺的试验研究和发展与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相适应,同时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取得部分成就,并在生产中逐步推广应用。目前,我国设施农业除了在蔬菜、花卉领域已成熟应用外,还广泛用于水产、大田作物、畜禽及林果等领域。

2 国内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2004—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中国农业也由此步入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尤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把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2003—2017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29 624亿元,年均增长 23.6%;“十二五”期间农业将由政策的外部扶持逐步变为市场的内在推动,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且“十二五”期间以平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近年来,解读党的政策性文件可以看出,未来5~10年是发展农业投资的黄金期,以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设施农业作为高投入、高产出产业,资金、技术、劳动力相对密集,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体现。彭水县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加快,农业基础不断夯实,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条初具雏形,特色产业效益提升明显,但设施农业发展却刚刚起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需要,更是彭水县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提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3 彭水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彭水县作为重庆市最大的烟叶产区,烤烟是全县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但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烤烟工场化育苗、三段式烘烤、机械化作业等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条件,实现了初步的工场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但距离现代化的目标还很遥远,而其他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则刚刚起步或还未起步,县域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任重道远。

作為特色产业之一的烤烟生产凭借着独特的发展优势和发展背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独树一帜,烟叶产业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明显领先于其他农业产业。据初步估计,全县3个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建设完成后卧式密集烤房将达到 7 000座左右,室内面积约14万m2;育苗工场将达到 100座左右,净空面积约18万m2,可耕作面积约15万m2。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标准基地单元资金投入配套标准(1个基地单元建设投入资金约1亿元),烟草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渐加大,设施建设水平逐渐完善,农村生产条件逐渐改善,有效提升了烟叶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彰显了烟草行业的社会责任,增加了烟农收入,但烟叶产业作为季节性较强的农业生产,在阶段性工作结束后,集群烤房、育苗工场等配套设施都有长达6个月的闲置期,尽管烟草行业在相关设施的综合利用上,大力扶持和引导烟农、育苗业主发展设施农业,探索后续项目,但发展效果较差,设施农业项目远远没有达到产业化发展的高度。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当前农村闲置的大量烤烟基础设施开展设施农业,实现农村经济循环发展、节约发展、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烟草行业及广大烟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endprint

4 彭水县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群众观念落后,设施农业发展积极性低

由于缺乏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大部分烟农将基础设施定位于满足烟叶生产需要,没有树立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意识、发展循环经济意识、节约经济意识,造成了大量基础设施的闲置和浪费。

4.2 人才支撑不足,缺乏高端技术,管理粗放,经营效益低

设施农业对生产者的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对产品定位、市场信息等方面要求较高。近年来,文化素质较高的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大量从事第二、三产业,只剩下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的中老年人和妇女从事农业生产,其思想固化,学习能力差,接受并运用新技术存在障碍,直接阻碍了设施种植的产前、产中设施农业发展水平,导致栽培管理大多仍以传统经验为主,缺乏量化指标和成套技术,中和产后技术管理总体水平较低。

4.3 信息、市场渠道不畅

由于经营户主缺乏信息、市场渠道,应用高新技术少,大部分设施装备后期投入不足,仍保留初建时的状态未增添新设备。所经营项目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一旦市场销售不畅,将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4.4 品种多样,缺乏强势品牌项目

由于后续产业开展缺乏针对性项目研发,以各业主自主开展为主,品种较多,相对分散,在“品牌”建设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内涵发展潜力的知名大品牌。

4.5 产品商品率低

目前彭水县在烟草集群烤房闲置期利用上,探索开展金针菇种植,但效果一般;在育苗工场闲置期利用上,以种植香菇和时令蔬菜为主,但在常规生产、技术攻关等方面并没有实现超常规的发展,设施设备的附加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在产业效益上和运作效果上与烟草行业后续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愿景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的设施农业发展还停留在设施农业项目的层面上,远远没有达到设施农业产业的高度。

4.6 盲目性大,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

当前的设施农业开展还处于尝试阶段,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未开展相关项目适应性科研立项研究、生产技术示范研究、产品销路市场调研研究。因此,后续产业开展规模小,知名度低,市场影响低。

5 建议

设施农业作为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如避灾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设施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在有限的耕地上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是实现农业资源最大利用的必要措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标准化,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产品产、质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山区农业现代化要实现新突破,发展设施农业,走循环经济、节约经济和高效特色经济之路是最佳的选择。为充分利用彭水县现有的农业设施资源,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加快设施农业研发立项

发展设施农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为民造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要把建设设施农业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坚持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一起抓,做到前后衔接、左右协调、上下配套。发展设施农业,设施是基础,产品是关键,技术是保障,市场是后盾。针对当前彭水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需要县科委、农委、烟草等部门加大部门协调联动力度,尽快实现县级层面上科研项目研发立项。其中,由科委等牵头进行设施农业品种生态适应性研发立项、品牌培育立项、无土栽培立项、节约发展立项、绿色循环发展立项等工作,由农委牵头进行产品商品化、信息化、市场化终端调研与建设工作,由烟草部門协调相关试验场所、人力、物力等基础准备工作,通过部门联动,建设设施农业“研—产—销”产业链,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

5.2 培育龙头产业品牌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品牌效应和社会的了解认可是促进一个地区、一个产品快速发展的无形广告。不仅要创建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还应着力提高和保持品牌内在质量,树立品牌外在形象,教育经营户坚持绿色产品生产标准,自觉爱护保护自主品牌。同时,要把设施农业当作一种文化来建设,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构思、规划、运筹发展现代服务业、观光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农业。适时论证、举办设施农业节庆会、展销会、交易会,提升设施农业宣传内涵、文化内涵。

5.3 完善设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设施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集约化、高科技的新型产业,要求有高效的技术服务体系和高素质的经营队伍,其效益的发挥最终体现在产品的品质和数量上,因此,必须建设与设施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科技内涵。一是通过引进农学、园艺、果蔬等专业的高校人才充实改造乡镇、村农技队伍,鼓励专业技术人才与设施经营农户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从服务中获得收入。二是邀请大专院校知名专家成立设施农业技术顾问组,为县域设施农业发展精准策划,准确定位,建立“产—学—研”立体科研技术体系。三是集中县域内各种培训资源,强化技术人员和经营业主业务知识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应变能力。四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县政府应尽可能将科技项目资金重点安排在设施农业方面,加快成果转化进程,提升设施农业科技水平。五是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工具传播设施农业技术,可以通过现代网络、广播、有线电视等现代传媒以及报纸、传单、板报等传统手段及时宣传设施农业技术,使农民多方面、全方位地接受科技熏陶、教育和培养,条件成熟时可以帮助农民建设家庭科技、市场信息末端接受装置。六是帮助农民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设施—栽培—牲畜—能源”等为主体的节约农业、绿色循环农业,突出抓好生物、工程、耕作栽培三大主体措施,真正实现设施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可持续发展[4]。

5.4 以企业或合作组织为纽带提升组织化程度

大力扶持和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企业+基地+农户”或“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加强对设施农业的整合提升。企业化或专业合作化是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让广大农民适应设施农业这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发展设施农业过程中,企业或合作组织的介入,能够更好地吸纳资金,有效引进、推广、使用先进生产技术,引导农户统一作业、统一经营、共同开拓市场,使农民的科技意识、合作意识、市场意识得到提高,形成农户和企业、农户和合作组织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品销售向“产前式”转变,实现订单化经营管理,把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转变为“产业品牌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的经营模式,使农户单打独斗的个人销售转变为群策群力的合作销售,切实解决以往消息不灵、销路不畅的问题,提高设施农业的市场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形成合力开拓市场,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销衔接。

5.5 增强农户参与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对设施农业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舆论氛围;对农户进行正面宣传引导,消除误解,解决认识上的偏差,调动农户参与设施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长远谋划,统一策划,合作共赢。

6 参考文献

[1] 阿生祥.设施农业开展途经研究[EB/OL].(2012-11-27)[2017-07-01].http://www.baywatch.cn/a/lunwenziliao/zirankexue/nongyeshuilizonghel-unwen/2012/1127/18098.html.

[2] 刘宏军.关于我国设施农业、设施园艺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7,27(4):5-10.

[3] 高翔,齐新丹,李骅.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53-3454.

[4] 李中华,王国占,齐飞.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2(1):7-10.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施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
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SWOT分析
论国产青春片的青春消费与怀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