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井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2017-11-21金美玉赵晶付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暴雨

金美玉 赵晶 付强

摘要 根据龙井市1981—201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综合自然、社会经济以及防灾减灾等要素,采用GIS技术和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龙井市进行乡镇级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龙井市暴雨高风险区主要包括东盛涌镇西北部及东北部、开山屯镇东部;暴雨次高风险区包括老头沟镇布尔哈通河流域和细鳞河流域、智新镇北部、东盛涌镇西北部、开山屯镇大部、德新乡东部、三合镇图们江流域;暴雨中等以下风险区包括老头沟镇、东盛涌镇、德新乡、三合镇、智新镇东部和北部。

关键词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吉林龙井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212-02

吉林省龙井市位于东经128°54′~129°48′、北纬42°21′~43°24′之间,东南方向隔图们江与朝鲜相望,龙井市全市总面积2 581 km2,海拔最高为1 331 m,最低为101 m;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6 ℃,年平均降雨量为549.3 mm,60%~7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特殊地形地貌和独特气候的共同作用下,龙井市易于形成暴雨天气,从而诱发多种气象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洪涝等。因此,对龙井市暴雨洪涝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可以为当地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工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地理基础数据为龙井市1∶50 000的DEM数据及水系、湖泊、水库等水域数据。暴雨洪涝灾情信息来自1984—2012 年龙井市暴雨洪涝灾情普查数据。社会经济数据来自于2016年版的《延边统计年鉴》,包括人口、人均GDP、耕地面积等。气象数据选取龙井市1981—2015年7个乡镇加密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

1.2 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有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1]、层次分析法[2-4]专家打分法、加权综合评分法[5]及GIS技术。

2 龙井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体系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应当从4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承载体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防灾减灾能力。通过综合分析这4个方面的指标,建立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模型。其中,每个指标层包括了相应的基础层,具体如表1所示。

2.1 致灾因子危险性

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仅反映了暴雨可能产生的危害大小。龙井市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是暴雨,主要集中在6—8月,即当地主汛期,其具有强度大、局地性强、频次高的特点。以暴雨频次为致灾因子,若频次越高、强度越大,则灾害损失越严重,其风险也相应越大。

2.2 承载体易损性

致灾因子实际造成的危害程度与承灾体的情况有关。在同等强度的暴雨条件下,人口稀少、耕地分布稀疏的地区往往损失较小,而在人口密集、耕地分布密集的地区则会造成巨大损失。

2.3 孕灾环境敏感性

孕灾环境敏感性是指区域在受到灾害威胁时,其外部环境对灾害的敏感程度。敏感程度越高,同等强度的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洪涝灾害的风险也越大。本研究主要从坡度和高度、河网密度、植被覆盖度来确定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

2.4 防灾抗灾能力

当地政府的经济支持决定了区域内防灾减灾措施和工程的建设水平,也就极大影响了防灾抗灾能力。人均GDP可以体现该地区为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恢复再生产所具有资源储备的能力。因此,根据龙井市实际情况将人均GDP作为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

3 龙井市历年暴雨洪涝灾害情况

1986年8月29日,龙井市普降暴雨,降水量为89.4 mm,暴雨冲毁水利设施45处、公路3 095 km、桥梁32座,经济损失约1亿元,农作物受灾面积3 552 hm2,绝收面积2 436 hm2,直接经济损失5 000万元。

1987年7月16—17日,龙井市降水量为64 mm,冲毁公路214 km、公路桥13座,损失较大。55个村受灾,有14个村649人进行转移,洪涝耕地2 316.8 hm2,成灾1 012.6 hm2,绝收1 157.3 hm2,倒塌房屋22间。

1995年7月15—16日、30日,龙井市出现暴雨,农作物受灾严重,受灾面积765 hm2,绝收面积78 hm2,受灾人口1.51万人,损坏房屋689间,光新乡毁坏拦河堤坝156 m,冲毁堤坝200 m。

2000年7月16—17日,海兰河龙井站流域以上平均降水量达108.6 mm,17日1:00出现洪峰,流量为480 m3/s,相应水位为38.8 m,属于中等偏大洪水。

2006年6月21日,龙井市老头沟、三合、富裕出现暴雨,农作物受灾面积1 422 hm2,绝收面积397 hm2,倒塌房屋26间,农业经济损失达488.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达675.6万元。

4 龙井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龙井市发生的气象灾害中,洪涝灾害损失最大,占气象灾害损失的35%以上。洪涝灾害的成因:一是由于气象因素而造成。龙井市主要降水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59%,这期间多局地大到暴雨。二是由地形条件造成。每年7—8月是龙井市暴雨发生时期,多局地大到暴雨,平均每年0.6个暴雨日,最多达2个暴雨日,由于龙井市境内地势为南北高、中间低,有西向东倾斜,其中东盛涌镇、开山屯镇地势较低,又位于海兰江、图们江流域,容易产生洪涝,山区河谷地段洪涝时有发生。

根据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区划(图1)分析,可分为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等。暴雨高风险区包括东盛涌镇西北部及东北部、开山屯镇东部,暴雨次高风险区包括老头沟镇布尔哈通河流域和细鳞河流域、智新镇北部、东盛涌镇西北部、开山屯镇大部、德新乡东部、三合镇图们江流域,暴雨中等以下风险区包括老头沟镇、东盛涌镇、德新乡、三合镇、智新镇东部和北部。

5 暴雨洪涝灾害应对措施

暴雨洪涝高风险、次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龙井市的东北部,要降低灾害风险、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目前龙井市自动气象站已实现各乡镇全覆盖,但与暴雨加密监測网点建设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为暴雨监测预报预警提供更有效的实时监测数据,需要进一步提高暴雨监测网时空分辨率。二是进一步建设或完善城镇地下排水工程系统,严格执行预排空措施,以防城市内涝。三是采取有效的防洪工程措施,如构筑防洪墙、整治河道、建水库等,加强农田排涝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水利设施防御标准,降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四是合理、科学制定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城镇、建筑物、重要设施等建设应避开暴雨洪涝高风险区,对已建在高风险区内的建筑设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迁移,以实现从源头减轻灾害风险的目的。

6 参考文献

[1] ZHANG Ji-quan.Risk assessment of drought disaster in the maize growing region of Songliao Plain,China[J].Agriculture Ecosystem & Environment,2004,102(2):133-153.

[2] 王以彭,李结松,刘立元.层次分析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数中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19(4):377-379.

[3] 曾运清,王春颖,肖丽娜.层次分析法(AHP)在民船动员征用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版),2005,27(3):195-199.

[4] 舒卫萍,崔远来.层次分析法在灌区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6):109-111.

[5] 张继权,魏民.加权综合评分法在区域玉米生产水平综合评价与等级分区中的应用[J].经济地理,1994,14(5):19-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暴雨
暴雨中的凡人英雄
我在今日等待暴雨到来
“暴雨家族”有哪些个性
被风干的
暴雨突袭
暴雨袭击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
暴雨将至(节选)
猛兽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