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云县杨树飞絮危害及治理对策

2017-11-21燕素琴王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防范措施危害

燕素琴 王莉

摘要 随着杨树种植面积增加和推广的新品种越来越多,在春夏之交果实成熟之后,大量带种毛的杨树种子漫天飞舞,给人们日常生活与出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困扰,甚至有杨絮引发火灾的报道,开展杨树飞絮治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紧迫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杨絮的产生、危害,提出了杨絮治理方法,以期为杨絮治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杨树飞絮;危害;防范措施;治理对策;江苏灌云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192-02

随着杨树种植面积增加和推广的新品种越来越多,在春夏之交果实成熟之后,大量带种毛的杨树种子漫天飞舞,给人们日常生活与出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困扰,甚至有杨絮引发火灾的报道,开展杨树飞絮治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紧迫课题。

1 灌云县杨树产业發展概况

根据江苏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引进欧美杨以来,80%以上的木材来自杨树。2009年灌云县林地面积30 449.73 hm2,有林地面积23 927.96 hm2,活立木总蓄积110.53万m3;到2015年,全县有林地面积30 447 hm2,其中杨树资源占80%。杨树人工林作为生态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建设和城乡环境绿化美化,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良好的资源基础,以杨树为原料的木材加工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杨树产业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2 杨絮的产生及杨树雌雄株识别

2.1 杨絮的产生

杨柳科属于显花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为落叶乔木,分布在地球的寒温带、温带和亚热带。杨柳科包括杨属、钻天柳属和柳属3个属,有620多种。人们常说的杨树就是杨属的泛指,包括100多个种,我国有50余种。杨树为雌雄异株,葇荑花序,无花被。春天杨树还未长出嫩叶时,雄株上的雄花先开放,发育成熟后,雄花序上的花药自然裂开,花粉飞散传粉,雄花序逐渐萎蔫脱落。雌株上的雌花比雄株上的雄花稍晚开放,雌花序是由若干朵小花组成穗状的葇荑花序,每朵小花发育后长成1个小蒴果,小蒴果里面包被着白色絮状的绒毛,在绒毛中间是由胚囊发育而成的种子,随着小蒴果及种子的不断发育成熟,小蒴果逐渐裂开,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随风飞散,传播繁殖,这就是杨树飞絮[1]。

2.2 杨树雌雄株识别

雄花序上每朵小花由花托与着生其上的雄蕊群组成,没有花被,初期花药呈红色,悬垂于细小的花枝上;待其展开散出花粉,则可延长达8~10 cm,此后,花药萎缩干枯变为黑色,远远望去雄花序就像一条条毛毛虫,并迅速凋落。伴随雄花序的凋落,杨树枝陆续萌生幼叶。

雌花序为穗状葇荑花序,呈嫩黄绿色,每朵小花仅为1个裸生的子房与柱头,也没有花被,雌花序受粉后一直到蒴果成熟,且不脱落。

3 杨絮的危害

杨絮本身无毒,对健康人群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但是杨絮在漂浮过程中可能携带和传播病菌,且白絮和花粉容易诱发过敏体质者和对花粉敏感的人群出现不适[2]。此外,杨絮会严重污染环境,污染水源,聚集在农作物、果蔬上会影响植物生长,诱发病虫害;杨絮极易燃烧,大面积堆积易引发火灾[3]。

4 防范措施

4.1 居民自身防护

倡导居民外出时戴好帽子、口罩、防护眼镜,做好自身防护,并及时清除身上杨絮残留物。

4.2 杨絮抑絮处理

一是飞絮高峰期前向杨树树冠喷水,把成熟的杨絮冲刷至地面,从而减少杨絮飘扬。二是城区主要道路增加洒水,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同时及时清扫道路上堆积的杨絮。

4.3 严防火灾发生

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介广泛宣传注意防火,教育儿童不要随意玩火,烟民不要随地丢弃烟头,严防火灾发生。

5 杨絮治理对策

5.1 修剪枝桠

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等主干道两侧的高大杨树,采取断枝修剪,即截干,截干1次能维护2~3年。长深高速(G25)灌云县段,近几年分段采取截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减少了杨絮的产生和危害。

5.2 注射药剂

对杨树雌株注射“抑花一号”药剂,药剂的主要成分为赤霉酸,药剂进入树体后,抑制树体花芽形成,控制飞絮的产生[4]。2009年4月,“抑花一号”注射药水在奥运场馆周边的杨柳树上试验成功,可以达到抑制90%杨柳絮的效果。此种方法费用高,米径20 cm以下的针剂费用约8元,米径20 cm以上的针剂费用约20元,费时费工;再者在树体上注射药剂留下孔洞难以愈合,易导致树体腐烂,影响树木生长。注射药水每次仅维护1年,需要每年注射才能保证效果的延续,注射后第2年才能发挥作用,可操作性不强。

城区内少量的杨树行道树和已达到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保护范畴或作为种质资源的杨树,不能随意砍伐,绝对数量不高,可以采用注射药剂的方法解决杨絮问题。

5.3 树种结构调整

5.3.1 对杨树雌株林地进行分批更新。利用雌雄花序特征的差异,在3月底4月初进行杨树雌雄株标识,标出全开花杨树的雌雄株。对尚未进入采伐期的杨树成片林,利用森林抚育间伐雌株,减少杨树雌株。百姓家前屋后种植的少量零星杨树,达到成熟期的,鼓励采伐后及时补植优质乡土树种或雄株杨树[5]。

5.3.2 新造林推广杨树雄株无性系。对农田林网、河堤马道等宜造杨树林区域,不再新植易产絮的杨树雌株,仅推广雄株无性系如35杨、苏杨7号、南林3412杨等,不栽植习性不明、来源不清的杨树品种;在可以不造杨树林的区域,选择有经济效益、良好绿化和生态效益、民众能接受的适生树种进行替代造林。

在统筹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尊重群众意愿、遵循造林规律。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鼓励引导民众种植乐于接受且景观生态效果较好的树种。在适地适树前提下,积极鼓励和引导民众种植乔灌草、花果藤、常绿半常绿、观枝、观花、观叶等植物,形成以乡土树种为主要景观,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集绿化、美化、净化多功能于一身的新型绿化发展模式[6]。endprint

5.3.3 强化杨树雄株新品种和其他适生树种的育苗推广。灌云县将加快培育、引进、推广适合本地且具有一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杨树雄株新品种或新的替代树种,进一步加快杨树污染治理步伐。全县将从防治杨絮污染的全局出发,尽快制定出台加快林木树种结构调整的林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从林业区域布局、到龄杨树采伐、品种替换更新等方面进行分年度的详细规划,并明确专门队伍、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和鼓励飞絮杨树的更换,力争用1个杨树采伐周期的时间基本解决杨絮严重污染问题,对已经进入采伐期的杨树,简化办理手续,减免相关费用,并以新品种树苗作为奖励;对更新林木品种的给予一定的补助,支持和鼓励各责任主体加快林木品种的更新,鼓励造林大户及社会资本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果林或林苗一体化林;今后政府各类林业项目资金和惠农资金不再投向常规杨树品种,重点向更新林木品种倾斜;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争取杨絮治理扶持经费、林木项目资金及优惠政策,结合河堤马道和高标准农田治理,积极打造观光林业生态。

6 适于灌云县树种结构改良的备选树种

(1)35杨(Populus.deltoids CL ′35/66′),雄株,为美洲黑杨的自由授粉子代。1995年在江苏省进行了35杨的繁育工作,1997年7月“35杨的应用及配套技术研究”作为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并于2002年通过了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农业科技成果鉴定。2003年1月10日35杨通过了江苏省林业局新品种认定。

(2)苏杨7号(P.deltoids March ′SuYang7′),为68杨自由授粉子代,由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2010年通过江苏省林木新品种认定。

(3)楝树(Melia azedarach L.),别称紫花树(江苏)、森树(广东)等,为楝属落叶乔木。木材轻软,易加工,供制家具、农具等用;花、叶、种子和根皮均可入药。可作行道树、观赏树和沿海地区造林树种。

(4)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又名洋槐,为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栽培变种有泓森槐、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

(5)榆树(Ulmus pumila L.),又名春榆、白榆等,素有“榆木疙瘩”之称,为榆科落叶乔木,在灌云县生长良好,为优良的乡土树种。

(6)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又名腊子树、桕子树,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乌桕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是抗盐性强的乔木树种之一。

(7)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 W. C. Cheng),裸子植物杉科,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水杉适应性强,喜湿润,生长快,北京以南各地均有栽培。材质轻软,可供建筑、板料、造纸等用;树姿优美,为庭园观赏树。

(8)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Rich.),又名落羽松,落叶大乔木,是古老的孑遗植物,耐低温、耐盐碱、耐水淹。原产于北美及墨西哥,常栽种于平原地区及湖边、河岸、水网地区。

(9)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 Koch),即美国山核桃。树干端直,树冠近广卵形,根系发达,耐水湿,可孤植、丛植于湖畔、草坪等,宜作庭荫树,行道树,亦适于河流沿岸及平原地区绿化造林,是很好的城乡绿化树种和果材兼用树种。

(10)银杏(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树,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之美称。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

7 结语

灌云縣杨树林地超过3万hm2,针对杨树飞絮污染,广大干部群众日益认识到发展乡土树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灌云县连续多年引进35杨、苏杨7号等杨树雄株新品种,并进行育苗示范。同时也建立了楝树、白榆、白蜡、臭椿等乡土树种的繁育基地。

治理杨柳科飞絮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有必要规划未来5~10年过渡期限,采用综合治理措施,系统科学地实现飞絮控制,减少其不利影响。经过2~3年的持续治理,使杨树飞絮污染显著下降;经历1个轮伐期的治理,全面控制杨树飞絮危害。

8 参考文献

[1] 魏国栋,路玉祥.杨树飞絮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5(6):40.

[2] 赵广杰,韩风,周海洋,等.河南省杨絮的发生危害及治理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5,35(16):95.

[3] 李萍.皖北杨絮的危害及防控[J].农业灾害研究,2014,4(11):18-19.

[4] 孙佳,刘占国.注干法抑制杨树飞絮试验[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5):50.

[5] 杨明.杨絮的危害和防控对策分析[J].乡村科技,2016(30):92.

[6] 吴少杰.周口市杨絮的发生危害及治理初探[J].甘肃农业,2015(16):38.endprint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防范措施危害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