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林地食用菌栽培试验

2017-11-21陈鸿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木耳食用菌香菇

陈鸿

摘要 筛选出适合毛竹林地栽培的香菇、木耳优良品种及栽培配方,研究出配套栽培技术,并进行了示范推广。结果表明,林地高温香菇各菌株的生物学效率不同,其中L939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86.77%;配方1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79.12%。林地木耳各菌株的生物学效率不同,黄耳10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101.15%;配方1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103.79%。此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毛竹林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发展循环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食用菌;香菇;木耳;栽培;毛竹林地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145-01

毛竹林地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在福建省林业厅林下经济项目资金的资助下,由福建省尤溪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承担,在尤溪县推广的一项实用栽培技术,在适时、适地条件下,充分利用郁闭度较好的闲置毛竹林地推广林地高温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安排在5—10月出菇。

1.2 品种选择试验

1.2.1 毛竹林地香菇。选用生产中常用的5个品种进行比较,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袋、转色及出菇管理。

1.2.2 毛竹林地木耳。选用生产中常用的4个菌株进行比较,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制袋及出菇管理。

1.3 栽培配方试验

1.3.1 毛竹林地香菇。以筛选出的菌株为栽培菌株,设计3个栽培配方,分别为配方1: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1%;配方2:木屑68%、玉米芯10%、麸皮20%、糖1%、石膏1%;配方3:木屑83%、麸皮15%、糖1%、石膏1%。按照常規方法进行制袋、转色及出菇管理。

1.3.2 毛竹林地木耳。以筛选出的菌株为栽培菌株,设计3个栽培配方,具体同香菇。

1.4 栽培方法

按上述配方拌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在6 h内将料分装于塑料袋中,进行高压或常压灭菌。待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后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发菌室内要求温度控制在20~22 ℃之间,保持黑暗,相对湿度保持50%~70%,每天对流通风30 min以上,通风时间根据栽培季节灵活掌握[1-3]。每隔10~15 d检查1次,发现有污染菌袋及时清除深埋。一般培养40~50 d,即可满袋。香菇、木耳的出菇温度控制在20~28 ℃之间;将出菇的空气相对温度控制在80%左右;树荫下的光线即可满足其需求;加强通风换气,气温高时多通风,气温低时少通风。

达到采收标准时,及时采收。采收后要及时修整,去除杂质,分级包装。采菇后要及时清除菌袋或料面上的残菇根和杂物,停水养菌5~7 d,如料干,则适当进行补水处理[4-6]。

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物理防治法,如悬挂黄板、黑光灯等。在出菇期间,尽可能不使用化学农药。如用化学农药,应在采菇后至出下一潮菇前,选用国家许可的低毒农药,如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2 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洒[7]。

出菇结束后,及时清除菇渣废料,并进行消毒和灭虫处理。用石灰粉进行消毒,用敌菇虫1 000倍液进行灭虫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毛竹林地香菇品种选择

从表1可以看出,林地高温香菇各菌株的生物学效率不同。其中,L939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86.77%;其次为L26菌株,平均生物学效率为79.61%;Cr04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最低,平均为31.64%。方差分析表明,L939菌株的生物学效率较其他各菌株高,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2 毛竹林地木耳品种选择

从表2可以看出,林地木耳各菌株的生物学效率不同。其中,黄耳10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101.15%;其次为781菌株,平均生物学效率为85.80%;川耳7号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最低,平均为41.1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黄耳10菌株的生物学效率较其他各菌株高,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3 栽培配方试验

2.3.1 毛竹林地香菇。以筛选出的L939菌株为栽培菌株,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毛竹林地高温香菇各配方的生物学效率不同;配方1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79.12%;其次为配方2,平均生物学效率为53.05%;配方3的生物学效率最低,平均为37.41%。方差分析表明,配方1的生物学效率与配方2、配方3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3.2 毛竹林地木耳。以筛选出的黄耳10菌株为栽培菌株,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毛竹林地木耳各配方的生物学效率不同。配方1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103.79%;其次为配方2,平均生物学效率为83.72%;配方3的生物学效率最低,平均为67.08%。方差分析表明,配方1的生物学效率与配方2、配方3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林地高温香菇各菌株的生物学效率不同。其中,L939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86.77%;栽培配方1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79.12%。林地木耳各菌株的生物学效率也不同。其中,黄耳10菌株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101.15%;栽培配方1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平均为103.79%。

截至2016年底,累计推广毛竹林地食用菌约0.21万hm2,占尤溪县毛竹林地食用菌面积的5%,总经济效益逾700万元。此外,林地食用菌技术可以与县域旅游政策有机结合,发展观光采摘,有效拓展了食用菌产业的观光休闲功能。毛竹林地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对县域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循环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李营营,徐勇士,陆登俊,等.甘蔗渣栽培食用菌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7):44-48.

[2] 宋海燕,胡殿明.油菜秸秆栽培食用菌研究综述[J].生物灾害科学,2015,38(4):277-283.

[3] 石文权,雷萍,杜艳,等.玉米秆适宜栽培食用菌种类及关键技术[J].中国食用菌,2012,31(1):65-66.

[4] 任鹏飞,刘岩,任海霞,等.秸秆栽培食用菌基质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10,29(6):11-14.

[5] 覃宝山,覃勇荣.新型培养料栽培食用菌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6):223-228.

[6] 刘宇,耿小丽,王守现,等.林地食用菌栽培技术[J].蔬菜,2006(6):15-16.

[7] 胡清秀,侯桂松,王恭伟.杨树林地食用菌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06(5):34-35.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耳食用菌香菇
巧洗木耳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食用菌市场近期行情
发现木耳
香菇何首乌降血脂
木耳变形记
如何翻译“香菇油菜”?
小香菇的奇遇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