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原地区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探讨

2017-11-21李英刘艳辉贾顺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无公害前景马铃薯

李英 刘艳辉 贾顺

摘要 本文对松原地区无公害马铃薯种植进行探讨,包括技术创新点、种植技术要点、增产的有效措施、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无公害;创新点;前景;吉林松原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104-02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耕地面积100万hm2,盛产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作物。年播种马铃薯近2万hm2左右,但由于马铃薯栽培技术不配套、不科学,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单产水平一直徘徊在18 t/hm2左右。通过推广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改善了品质,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并把这项技术列入全市农业重点推广技术。由于种植结构调整,2017年松原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到3万hm2。

1 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创新点

1.1 无公害栽培

无公害栽培是这一技术的核心。马铃薯无公害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农药、化肥和合成激素,符合《国标》的农产品。生产实践表明,马铃薯适合砂壤土种植,透气性好,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

1.2 应用脱毒种薯

脱毒种薯具有产量高、早熟、品质好等优点,是指经过多种技术措施对薯块体内病毒进行清除,从而得到的极少有病毒感染或无病毒的种薯。脱毒种薯有早熟品种春薯五号、费乌瑞它、早大白;中晚熟品种大西洋、春薯四号、春薯三号、克新13、紫花、克新二号、荷兰七、延薯4号[1]。

1.3 选茬与施用有机肥

马铃薯不耐连作,种植地要选择3年内没有种过马铃薯和其他茄科作物的地块,前茬以玉米、谷子、小麦、葱蒜为宜。选无药害残留的平岗地,土质以砂质土为宜,采用秋翻地,耕深30 cm。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为原则,底肥施用有机肥30 t/hm2,化肥施用硫化型复合肥(15-15-15)500 kg/hm2。追肥,结合花期灌水追施硫酸钾50 kg/hm2。

1.4 提前播种5~10 d

马铃薯播种应抢先抓早,地温稳定通过8 ℃后开始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播前20~30 d将种薯出窖,经10~15 ℃晒种或困种,芽长0.5 cm左右时,于播前1~2 d按单芽切块,每1 t种薯用多菌灵0.5 kg混合滑石粉7.5 kg进行药剂拌种。采用70 cm大垄平作后起垄栽培,一般早熟品种保苗7万株/hm2,中晚熟品种保苗4.7万~5.0万株/hm2。开沟深10~13 cm,施入化肥、农药,再施有机肥,播入种块,然后浅覆土,播种时种块与化肥隔离[2-3]。

1.5 增产增收

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能极大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实现高产,经过无公害栽培,产量达到31 343.75 kg/hm2,较前3年平均产量增产13 343.75 kg/hm2,增产幅度高达到74.1%,给种植区农民带来巨大收益。

2 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

2.1 查苗补种

出苗后,应逐地块、逐行查苗,对缺苗断垄的地块要找出原因,如果是由于种薯腐烂导致的缺苗,应将其连同周围的土壤全部挖出,回填新土后进行补栽;如果是正常缺苗,及时补种即可。

2.2 中耕

在现蕾初期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以利于匍匐茎的增长和块茎形成。在植株封垄前进行第2次中耕高培垄,以利于结薯,增加结薯数,提高产量。

2.3 灌溉

以深沟浅灌为宜。苗期植株小,需水不多,可不浇水;块茎形成至膨大期是需水临界期,应及时灌溉,不可缺水;成熟期需水逐渐减少,要避免水分过多,适当浇水;收获前20 d停止灌水。

2.4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治理原则,施用无公害马铃薯专业肥,多施草木灰,减少地下害虫。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注意轮换用药。

3 无公害马铃薯增产的有效措施

3.1 去尾芽

尾芽产量低,在种薯切块时应及时切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可采取适度晒种、每株留1个壮芽、掰取小苗补空保全苗等措施。

3.2 深耕地

一般深耕25 cm,有条件的可深耕30 cm,以使土壤疏松,增强透气性,促进块茎迅速膨大。

3.3 高垄栽培

高垄栽培,由于两边培土,增加活土层,根茎部分土壤疏松,既利于茎延伸,又能提高地温,满足早期根茎发育所需温度[4]。

3.4 配方施肥与补镁促产

马铃薯整个生长期需要大量养分。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块土壤基础肥力情况进行针对性施肥,特别是块茎膨大期是需肥关键期,以提高马铃薯产量。有研究表明,马铃薯生长期如果镁肥充足,不仅淀粉积累多,而且产量高。因此,应在植株高45 cm时适当施用镁肥。同时,展叶后每隔10 d叶面喷1次0.1%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1 000倍的三十烷醇混合液,连喷3~5次,能显著提高产量。

3.5 去花蕾

由于马铃薯的利用部位为地下块茎,为了节省养分促进块茎的生长,应见蕾就掐去,避免孕蕾开花消耗大量养分。

3.6 少铲多直趟

为了避免人为造成减产,在完成头遍深铲后只趟不铲,以趟土压草与手工拔除相结合防治草荒。

4 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淀粉生产、食品加工、鲜食和出口对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48个,约占世界的2/3,总播面积0.19亿hm2,总产量为3亿t。在全世界所有的粮食作物中,马铃薯的总产量排名第4位,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在国内,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和消费国,年种植面积逾466.67万hm2,占全球种植面积的25%左右。中国在无公害马铃薯品种引进、良种繁育和推广方面都具备强大的技术力量。在中国即将建成国际马铃薯亚太中心,进一步提升我国无公害马铃薯产业研发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推动我国及亚太地区无公害马铃薯产业健康、均衡发展[5]。

通过松原市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生产实践表明: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及肥料施用准则,应用脱毒种薯提前播种5~10 d,通过换茬与施用有机肥,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改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松原地区马铃薯无公害栽培产业的发展,形成特色产业支柱。

5 松原地区无公害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技术展望

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在松原地区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已经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松原地区水文气象、气温、土壤等自然条件符合无公害国家规定标准,土壤条件适合马铃薯的生长,2015年由于种植结构的调整,松原地区每年都在推广种植无公害马铃薯,每年推广面积1 000 hm2以上,逐年递增。松原市长岭县三青山马铃薯粉条生产合作社生产的“三青山牌”粉条系列产品,被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名牌”,连续多次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荣获金奖,产品远销朝鲜、韩国、俄罗斯等国外市场,还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技术适宜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及相类似生态条件的地区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6 参考文献

[1] 曹曉娟,李艳芳,程晓廷.马铃薯无毒无公害种植新技术初探[J].南方农业,2016,10(9):51.

[2] 胡金梅.黄南州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J].青海农技推广,2016(3):3.

[3] 贾新春,高义权.马铃薯无毒无公害种植技术探索[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6(12):61-62.

[4] 郑兆军,管延沛,张永秀,等.马铃薯无毒无公害种植新技术研究[J].南方农机,2017,48(1):40.

[5] 董荣. 无公害马铃薯栽培与管理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3):26.endprint

猜你喜欢

无公害前景马铃薯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马铃薯有功劳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巧妙运用前景,照片美感瞬间提高!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