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安地区冬播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2017-11-21肖英杰王宗尧阙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肖英杰 王宗 尧阙勇

摘要 总结了吉安地区冬播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品种、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冬播;高效;栽培技术;江西吉安

中图分类号 S53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79-01

马铃薯在我国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工业用途广,其地位在农作物中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成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在南方发展冬播马铃薯,可于每年4月成熟上市,能够填补北方冬季收获期空当,季节优势非常明显。吉安地区冬闲田总量较多,在冬闲田上种植马铃薯,由于不影响下一季水稻生产,且种植收益要高于油菜,故有较大发展潜力。本文在吉安地区冬闲田马铃薯种植试验与示范的基础上,结合调查研究,提出了冬播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马铃薯在吉安地区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1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宜当地生产、抗病虫并且无病虫害、无冻伤的经过脱毒处理的优良品种种薯播种,确保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吉安地区选种应选择结薯集中、薯块较大、休眠期短、高产优质、抗病虫的早中熟品种,如中薯3号、费乌瑞它、波兰2号、东农303、早太白等。

2 整地施肥

2.1 选地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水便利的轻砂土壤为宜,黏性土壤土质黏重、通透性差,不利于马铃薯生长。马铃薯忌连作,应每隔4年种植1次,最好5~6年。前茬作物要注意避免茄科和其他块根、块茎作物。播种前要深耕炕地,精细整地,整地时要翻犁破碎,创造出均匀疏松的土壤条件,避免出现大土块,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吉安冬季雨水较多,要采取高畦栽培,畦宽1.0~1.6 m,畦高15~25 cm,沟宽20~30 cm[1]。

2.2 施足基肥

马铃薯在较短的生育期间要形成大量茎叶与块茎,因而需肥量较大,且以前中期为主,应重施基肥,施足基肥是保证中期养分供给、提高产量的基础,基肥最好占施肥总量的60%以上。一般用腐熟有机肥22.5 t/hm2、高钾型硫酸钾复合肥750 kg/hm2,撒施在畦穴[2]。

3 适时播种

吉安地区冬播宜在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进行。播种过早,气温高,生长不良,容易发生烂种,难以保障全苗;播种过迟,生育后期容易遇到春雨高湿天气,导致发生病虫害以及早衰,出现薯块小,影响产量与品质。种薯播种方式是芽眼朝下(即倒芽),适宜的播种行株距为50 cm×20 cm,适当深播约10 cm,注意薯块不能直接接触肥料,以避免烂种。播完后,将种薯盖好、畦面整平。播种后喷施乙草胺进行封闭除草。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出苗前土壤要保持湿润,遇干旱要及时沟灌跑马水润土以促进成苗。待苗齐后及时进行间苗,每穴留苗1~2株,及时去除多余弱苗。在幼苗期,应重施一次速效肥提苗,用碳铵37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兑水22.5 t/hm2进行条施,使薯苗粗壮。马铃薯苗期易遭受地下害虫危害,造成烂种和缺苗。地下害虫以地老虎为主,对幼龄期的地老虎可喷施40%辛硫磷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进行防治。

4.2 发棵期管理

马铃薯在发棵期要求土壤疏松透气,在封垄前,用复合肥30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于行间撒施,结合追肥中耕培土,培土厚度3~5 cm,可促进块茎生长,利于增加结薯数量,提高产量,又可防止太阳照到裸露薯块导致其变绿而影响马铃薯品质。此阶段植株需水量较多,干旱会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降低产量。长势旺的田块,在花蕾期可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控苗徒长,集中养分供给薯块,增加产量[3]。

发棵期要及时预防早疫病、晚疫病等真菌性病害。在早疫病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70%代森锰锌可濕性粉剂600~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晚疫病发病初期,可用68.75%银法利悬浮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代森锰锌、70%安泰生喷雾防治,每隔7 d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

4.3 结薯期管理

结薯初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少浇水或不浇水;结薯期,即当块茎长至2~3 cm时,块茎开始膨大,需水量激增,是马铃薯需水量最大时期,遇干旱时要适时灌水,但浇水过程既要保持土壤湿润,又要避免造成田间渍水。成熟期,水分过多,容易导致土壤通气变差,出现烂薯,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因此,进入梅雨季节要注意开沟排积水。此时期追肥以钾为主,追施钾肥75 kg/hm2,配合适量氮肥,追肥总氮量控制在纯N 75 kg/hm2以下[4]。

5 适时收获

待马铃薯地上大部分茎叶出现枯黄、薯块发硬时即可进行收获。收获过程中注意减少人为或机械损伤,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收获后马铃薯茎叶可以作为早稻基肥就地埋入畦沟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来年高产奠定肥力基础。

6 参考文献

[1] 胡亮,王婷.江西地区冬季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7):157-158.

[2] 刘明月,秦玉芝,何长征,等.南方冬闲田马铃薯播种技术[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156-160.

[3] 张飞宇,沈鸿.南方冬闲田马铃薯种植面临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1(11):47-48.

[4] 戴亨仁,吴建军,韦禄春,等.江西红壤区马铃薯高产、高效、优质综合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74-76.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有功劳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