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3号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7-11-21马晋宏陈喜明韩云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马晋宏 陈喜明 韩云丽

摘要 选育高产优质的小扁豆新品种是促进晋北地区及同类生态区小扁豆生产的有效途径。晋扁豆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杂豆课题组以晋北农家小扁豆品种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扁豆新品种,2015年9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总结了晋扁豆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轮作倒茬、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储存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高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小扁豆;晋扁豆3 号;选育经过;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3.5.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46-02

小扁豆又名滨豆、鸡眼豆等,野豌豆族,豆科,蝶形亚科,小扁豆属,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较小,根部多具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小扁豆生育期短,耐瘠薄,除了单播,还可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籽粒营养价值高于豌豆和蚕豆。

随着国家对小杂粮的高度重视,山西省杂粮产业振兴计划的实施及人们对小扁豆食用保健等功能的认可,晋北作为山西传统的优质杂粮基地,杂粮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小扁豆作为一种抗旱杂粮作物,耐寒耐旱性强,适于晋北地区种植。当前小扁豆市场逐年走俏,农民种植小扁豆的积极性很高。而晋北地区小扁豆主栽品种多为地方品种,品质较差、产量低,混杂退化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小扁豆生产。

因此,选育高产优质的小扁豆新品种是促进晋北地区及同类生态区小扁豆生产的有效途径。晋扁豆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小杂豆课题组以晋北农家小扁豆品种为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扁豆新品种。

1 亲本来源

亲本为晋北农家小扁豆品种,2007年从大同市新荣区引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该品种经2007年田间鉴定、室内考种,表现为群体分离严重、生长势弱,其中极少量植株长势中等、籽粒种皮多为浅粉色、子叶多为米黄色、极少量籽粒种皮浅红、子叶为市场稀有的橘红色。

2 选育过程

2008年以亲本作基础材料,利用系统选择法,以选育大粒、丰产性好、子叶橘红色等性状为选育目标,进行连续定向选择,历时5年选育而成。

2008年从基础材料中选出60个变异单株。

2009年进行60个单株的株行比较试验,选出10个株系。

2010年进行10个株系的株系比较试验,并进行株系内个体选择,选出5个品系。

2011年、2012年进行5个品系的品系比较试验,决选出1个品系,定名为忻扁豆2号。

2013年、2014年參加山西省小扁豆直接生产试验。

2014年通过田间考察。

忻扁豆2号于2015年9月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扁豆3号,审定编号为晋审扁(认)2015001。其选育过程见图1。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生育期(出苗—成熟)平均84 d,较对照品种晋扁豆1号的86 d早2 d。田间生长整齐,生长势强,株型半直立,叶型为羽状复叶,平均株高33 cm、平均主茎分枝数7.6个、平均单株荚数123.8个,平均荚长1.6 cm,平均单荚粒数1.8个,茎杆黄褐色,花冠白色,籽粒形状厚凸透镜形,种子表面光滑,平均百粒重3.86 g,种皮浅红色。

3.2 品质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哈尔滨)分析可知,粗蛋白(干基)含量为31.06%、粗脂肪(干基)含量为2.44%、粗淀粉(干基)含量为41.51%、游离氨基酸(干基)总量1.18%。

3.3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种植区域为山西省北部冷凉区及国内同类生态区。

4 产量表现

2013年参加山西省小扁豆直接生产试验,5个参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 435.5 kg/hm2,较对照晋扁豆1号平均产量(1 300.5 kg/hm2)增产10.38%。

2014年参加山西省小扁豆直接生产试验,5个参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 428 kg/hm2,较对照晋扁豆1号平均产量(1 281 kg/hm2)增产11.48%。

5 栽培技术

5.1 轮作倒茬

土地选择以肥力中下的川旱地或山台地为好。晋扁豆3号抗寒、抗旱,耐瘠薄,对前茬要求不严,连作将对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在茬口选择上忌重茬和迎茬,应实行3年以上的长周期轮作[1]。除此之外,其他作物前茬均可播种。

5.2 整地施肥

晋扁豆3号籽粒较小,整地要求做到疏松、细绵,无杂草。小扁豆是早春播种作物,一般在上年耕作的基础上,翌年春季不再耕翻,但播前可耙耱1次,无条件的也可直接播种[2]。根据小扁豆生长对肥力的要求,施肥应以农家肥、磷肥和钾肥为主,少施氮肥[3]。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一般在施农家肥15.0~22.5 t/hm2的基础上,加施磷酸二铵150~225 kg/hm2,或普通过磷酸钙225~300 kg/hm2,可在播前或播种时一次施入。

5.3 种子处理

选取已经清除杂质、成熟饱满、无虫害、无病斑、无破烂、大小与本品种一致的籽粒作种子;播前晒种1~2 d,或用10%~15%的盐水浸泡10 min左右,捞出晾干后播种[4-5]。

5.4 播种

可根据气候情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采用穴播或畜力播种机播种,严禁撒播,播深5 cm左右,行距20 cm,播后收耱。为保证生长发育正常,应适当增加播量,一般为75 kg/hm2左右,以保证苗数225万株/hm2为宜[6]。

5.5 田间管理

晋扁豆3号顶土能力较差,为保全苗,出苗前特别要注意破板结。幼苗期生长缓慢,一般齐苗后即可进行浅松土、碎胡基、除杂草[7]。在开花前至少再锄草、松土1~2次,封垄后成熟前还应注意拔大草。

5.6 病虫害防治

晋北小扁豆暂无病害,虫害主要有蚜虫、黑绒金龟甲等。于开花前用40%氧化乐果750 mL/hm2兑水1 200 kg/hm2喷雾防治蚜虫[8]。在出苗后用对硫磷乳油50~100 g与麦麸混匀撒施1.5 kg/hm2防治黑绒金龟甲。

5.7 收获与储存

当植株大部分变黄,中、下部叶片脱落,豆荚变褐色时,即可收获[9]。为防霉变或籽粒表皮皱缩,促进后熟,提高粒色和品质,收获后严防雨淋,晾晒干燥后,打碾(脱粒)。脱粒后切勿长时间曝晒,风干或晾晒干燥后低温条件下储存[10]。

6 参考文献

[1] 林汝法,柴岩,廖琴,等.中国小杂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 陈喜明,高克昌,韩云丽,等.小扁豆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1(4):31.

[3] 宋刚,金怀玉,徐玉明,等.宁夏小扁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杂粮作物,2006,26(1):56-57.

[4] 张菊花,宋刚.固扁1号小扁豆选育报告[J].种子世界,2017(1):40.

[5] 张耀文.山西小杂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6] 陶承光.中国杂粮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 温日宇,陈喜明,刘建霞,等.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41.

[8] 韩启亮.小扁豆主要栽培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8):93.

[9] 陈伟俊,樊胜祖.高海拔冷凉区旱砂田小扁豆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3(4):57-58.

[10] 陈喜明,高克昌,韩云丽,等.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5):143-144.endprint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