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2017-11-21李开富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效益产量玉米

李开富

摘要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均有一定影响,产量以翻耕育苗移栽最高、免耕移栽次之、免耕直播最低,但从总收益情况看,免耕直播投产比最高,实现了节本增效。从综合性状看,翻耕育苗移栽整体长势良好、群体结构优良,免耕移栽和免耕直播整齐度欠佳、玉米棒不均匀。因此,应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劳动力条件选择不同的栽培方式。

关键词 玉米;栽培方式;产量;效益;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30-01

随着经济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农业生产劳动力明显减少。因此,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降低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成为当前节本增效的重点,栽培技术越来越受社会关注。玉米轻型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本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安全、解放农村劳动力和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特点,成为近年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探索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1-3],笔者在2016年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区开展了玉米不同栽培方式对照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都匀市匀东镇坝固村3组,海拔720 m,年平均气温16.4 ℃,≥10 ℃有效积温4 680 ℃,无霜期320 d,年降雨量1 250 mm,试验地为冬闲缓坡地,土质为壤土,肥力中等,面积1 580 m2。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翻耕育苗移栽、免耕育苗移栽、免耕精量直播。随机区组设计[4-6],小区面积25.92 m2,每小区栽植160株。

1.3 试验过程

参试玉米品种为黔单18。免耕精量直播:试验地播种前10 d喷施农达除草剂(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含量41%)进行除草,于3月10日播种,播种当天直接拉绳打窝播种,按宽行距80 cm、窄行距40 cm,播种61 725穴/hm2,每穴播2~3粒种子,玉米出苗后,每穴选留1株壮苗,确保基本苗为61 725株/hm2,按当地的生产方法进行薅锄,培土,追肥及病虫害防治一致。免耕育苗移栽:试验于3月10日浸种育苗,2叶至2叶1心时移栽,大田在玉米移栽本田前10 d,用农达除草剂进行喷施除草,玉米苗移栽时翻耕土地直接拉绳打窝移栽,移栽密度按宽行距80 cm、窄行距40 cm,栽植61 725株/hm2,按当地的生产方法进行薅锄、培土,追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一致。翻耕移栽:采取营养块方式进行精细培育壮苗,播种前5~7 d按5∶5的土、肥比进行营养土配制,即500 kg过筛细土配500 kg细烂粪,加1 kg锌肥即可,不加复合肥。将配制的营养土加清粪水充分拌匀堆沤发酵制成营养块,于3月10日浸种播种进行播种育苗。玉米幼苗长到2叶1心至2叶1心时移栽,起苗运苗做到少伤根,尽量保持营养土的完整不散。采取双行单株定向移栽,密度按宽行距80 cm、窄行距40 cm,栽植61 725株/hm2,按当地的生产方法进行薅锄、培土,追肥及病虫害防治一致。

试验于8月6日进行理论测产和全田验收,理论验收采取三点取样法进行取样,实测验收按全田实割实测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有一定的影响,以翻耕育苗移栽产量最高,小区平均产量21.9 kg,折合产量8 449.07 kg/hm2;育苗免耕移栽居第2位,小区平均产量21.1 kg,折合产量8 140.43 kg/hm2;免耕直播产量最低,小区平均产量为20.1 kg,折合产量7 754.63 kg/hm2。翻耕育苗移栽较免耕直播增产8.96%,较免耕移栽增产3.79%,免耕移栽较免耕直播增产4.98%。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种植方式的玉米在肥料、农药投入是一致的,免耕直播种子投入略高于育苗,免耕移栽和免耕直播相对节约用工成本,免耕直播较翻耕育苗移栽节约用工1 800元/hm2、较免耕育苗移栽节约用工成本600元/hm2,免栽移栽较翻耕移栽节约用工成本1 200元/hm2,各处理总投入以翻耕育苗移栽最高,为7 365元/hm2,其次是免耕育苗移栽为6 165元/hm2,免耕精量直播最低,为5 715元/hm2。按玉米籽粒单价2.4元/kg计,以翻耕育苗移栽产值最高,为21 237.77元/hm2,其次是免耕育苗移栽,为19 537.03元/hm2,产值最低的是免耕精量直播,为18 611.11元/hm2;從产投比可以看出,以免耕精量直播的产投比最高,为3.26,其次是免耕育苗移栽,为3.17,翻耕育苗移栽最低,为2.88。说明免耕精量虽然产量最低,但因为节省成本实现了增效,总体增收效益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均有一定影响,产量以翻耕育苗移栽最高,免耕移栽次之,免耕直播最低,但从总收益情况看,免耕直播投产比最高,实现了节本增效。从综合性状看,翻耕育苗移栽整体长势良好、群体结构优良,且玉米棒较均匀、籽粒饱满,商品率高、商品性好。免耕移栽和免耕直播群众整齐度欠佳,玉米棒不均匀,籽粒饱满性略差。不同栽培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劳动力条件而定,在劳动力充足、土壤肥力好、质地疏松等土壤条件良好、移栽转青期有水源保障的条件下,选择育苗移栽效益最好;在劳动力缺少、管理土地面广且移栽期水源无保障的情况下,宜选择免耕直播。

4 参考文献

[1] 王创云,邓妍,赵丽,等.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0):62-67.

[2] 刘星华,王琦,贾生海.栽培方式对旱作春玉米土壤酶活性及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9):73-81.

[3] 陈远学,邓容成,方瑾,等.不同覆盖栽培方式下四川盆地西缘玉米地土壤水温效应研究[J].土壤,2015,47(3):608-616.

[4] 高玉红,牛俊义,闫志利,等.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20(4):440-446.

[5] 齐华,梁熠,赵明,等.栽培方式对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J].华北农学报,2010,25(3):134-139.

[6] 覃永嫒,时成俏,王兵伟,等.干旱胁迫对不同栽培方式玉米的生理及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9(3):26-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益产量玉米
收玉米啦!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XYZ上市公司成本控制问题对策分析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