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鄂麦006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017-11-21许甫超李梅芳董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21期
关键词:施氮量性状密度

许甫超 李梅芳 董静

摘要 鄂麦006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本年度在襄阳宜城开展鄂麦006的密度及施氮量二因子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鄂麦006的适宜栽培密度为255万株/hm2,施氮量为165 kg/hm2。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鄂麦006;密度;施氮量;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06-02

Abstract Emai 006 is a new wheat cultivar with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which bred by Food Crops Institute of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Hubei Province Seed Group Co.,Ltd. The experiment on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and nitrogen levels of Emai 006 was conducted in Yicheng,Xiangyang this yea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ai006′s appropriate planting density was 2 550 thousand seedlings per hectare,it's appropriate nitrogen level was 165 kg per hectare.

Key words new wheat variety;Emai 006;density;nitrogen level;character;yield

鄂麦006(原湖北省区试名称鄂麦195)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通过阶梯式聚合杂交,配置杂交组合“陕65/上海保山279//丰优7号 ”,后代采用改良系谱法辅之以品质测试、多点异地鉴定选育而成[1-2],该品种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于一体,是湖北省近年来育成的突破性小麦品种,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湖北小麦单产的提高及加工品质的改良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鄂麦006于2017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17002。为了探明鄂麦006适宜的栽培密度及施氮量水平,特进行密度及施氮量二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为鄂麦006的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宜城市小河镇石灰村富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土壤质地为中壤,肥力中等,前茬为杂交中稻。

1.2 供试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鄂麦006,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以基本苗为A因子,总氮量为B因子,A、B因子均设3个水平。其中基本苗分别设置180万、255万、330万株/hm2,分别用A1、A2、A3表示;3个氮肥施用水平分别为施纯氮75、120、165 kg/hm2,分别用B1、B2、B3表示。试验共设9个处理,各处理具体施肥量设计见表1。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6.7 m2。

1.4 试验实施

试验小区播种采用人工条播的方式进行,行距为20 cm,每个小区播种10行,根据种植密度、种子的发芽率及千粒重分别计算出每个小区每行的播种量[3-4]。试验所用基肥为45%复合肥(15-15-15),蜡肥追施为尿素。试验田前茬作物水稻于9月20日收割后即机械翻耕炕地,10月18日机械耙地,10月19日试验田划分小区并人工精量条播,1月4日小区追施蜡肥,试验其他管理措施参照常规大田进行。5月17日各试验处理小区人工收割装袋,带回室内考察产量结构,并晒干脱粒测实产。

1.5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排在第1位的是处理A2B3,实际产量平均为6 857.5 kg/hm2;其次是处理A3B2,为6 080.0 kg/hm2;排在第3位的是处理A3B3,为5 767.5 kg/hm2。

2.2 产量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鄂麦006的产量结构中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理论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有效穗数最高的是处理A3B3,为633.0万穗/hm2,其次是处理A2B3,为601.5万穗/hm2;处理A1B2穗粒数最多,为31.8粒,其次是处理A2B3,为31.4粒;千粒重最高的是處理A2B3,为43.0 g,其次是处理A2B1,为42.5 g;理论产量最高的是处理A2B3,平均6 897.0 kg/hm2,其次是处理A3B2,为6 183.0 kg/hm2。

2.3 分蘖及成穗

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处理A3B3的冬至苗、最高苗、有效穗数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合,其次是处理A2B3、A3B2。冬至苗、最高苗和有效穗数最低的为处理A1B1。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从各处理组合的实际产量来看,基本苗255万株/hm2、总施氮量165 kg/hm2的处理产量表现最佳,即在鄂麦006大面积推广种植上,基本苗以255万株/hm2,总纯氮量控制在165 kg/hm2左右为宜[5-6]。

本年度只进行了鄂麦006的密度及施氮量二因子试验,对播期及播期与密度、施氮量的互作研究有待开展。鄂麦006的品质随栽培条件的改变有较大的变化,本试验由于时间仓促,没有进行品质测定,下一步在研究播期与密度、施氮量的互作试验中,应同时进行品质测定,以期找到鄂麦006保优栽培的配套栽培技术[7-8]。

4 参考文献

[1] 李梅芳,董静,许甫超,等.小麦新品种鄂麦352的选育及其主要特征特性[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0):2371-2373.

[2] 陈桥生,张道荣,汤清益,等.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襄麦25的选育与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2953-2955.

[3] 葛双桃,李梅芳,喻大昭,等.弱筋小麦鄂麦251的选育及主要特征特性[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9(4):56-58.

[4] 乐菊,谢春甫,刘华曙,等.小麦新品种鄂麦2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7):3486-3487.

[5] 刘易科,佟汉文,朱展望,等.弱筋小麦新品种鄂麦58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2013(4):158-159.

[6] 李梅芳,董静,许甫超,等.高产多抗中筋小麦鄂麦59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3):5686-5688.

[7] 刘易科,阎俊,张勇,等.小麦新品种鄂麦17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4):6191-6192.

[8] 许甫超,李梅芳,董静,等.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鄂麦19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4):6319-63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施氮量性状密度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花后高温胁迫下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豫东烟区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黑龙江省前哨农场水稻田主要害虫发生及防治研究
“常染色体遗传”等于“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与性别无关”吗
你是如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