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2017-11-15刘永张艳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3期
关键词:相关性冠心病

刘永+张艳敏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冠心病间存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CHD组)及同期于我院体检的非冠心病者64例(非CHD组),检测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探讨其与冠心病存在的关联。结果 CHD组IMT及Gensini总分均高于非CHD组,CHD组中病变数量越多其IMT越厚且Gensini总分越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厚度正相关于冠心病严重程度,即IMT越厚,冠心病病变越严重。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冠心病;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3..02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患病人数逐年提升,2008年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发生率为0.48%,城市为1.59%,因此临床一定要采取简单有效及安全无创的方法预测冠心病高危人群,便于临床尽早治疗。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对冠状动脉产生累及,還对周围动脉产生累及,IMT可将冠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反映出来,因此临床逐渐重视将IMT作为预测冠心病的主要因子。现选取冠心病患者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各6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IMT与冠心病的关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4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为42~79岁,平均年龄为(57.8±8.4)岁;心电图改变与心绞痛病史典型,经冠脉造影检查显示1支以上冠脉管腔狭窄不低于50%。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非冠心病者64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龄为40~77岁,平均年龄为(56.3±7.2)岁,排除胸痛、冠心病史、糖尿病史、运动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改变及心电图改变者。

1.2 检测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两组IMT,线阵探头频率为6.0~10.0 MHz。受检者仰卧、放松,颈部向对侧偏,将受检测颈部充分暴露,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放置探头,行纵横面切面检查,开始于锁骨上窝颈总动脉起始部,从颈总动脉分叉扫描至颈内动脉入颅处至无法清晰显示处。二维对血管内径、走向、内膜光滑度、管壁厚度、是否形成斑块及连续性等动脉硬化状况予以观察,将IMT测量出来,并明确病变数量是单支点、双支还是多支。应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脉狭窄程度病变情况,1分即狭窄程度不超过25%,2分即26%~50%,4分即51%~75%,8分即76%~90%,16分即91%~99%,32分即100%,并与相应节段系数相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开展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各组IMT及Gensini总分比较,见表1。

3 讨 论

冠心病即冠脉粥样硬化后致使血管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等,致使心肌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后诱发的心脏病,亦被称作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心肌缺血症状,诱发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炎症因子表达上调、钙超载及再灌注损伤等,心肌细胞凋亡、损伤、萎缩及坏死后纤维组织会增生,导致心腔扩张等。动脉粥样硬化可对多处血管床产生影响,尽管特定个体某处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无法将另一处反映出来,但诸多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超声颈动脉斑块现象较多且严重,颈动脉IMT增厚明显。

临床将IMT作为对动脉粥样硬化予以反映和对冠心病进行预测的良好指标,密切关联于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等。资料称IMT每增加0.1 mm便会增加10%~15%的冠心病危险性,且IMT明显关联于冠脉受损严重程度[1]。另有研究称IMT正相关于老年冠心病病变程度,临床可将其作为独立预测因子,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予以完善,临床建议在传统心血管疾病预测因素中纳入IMT这一指标,其关联于冠状动脉疾病的复杂性,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2]。本组结果表明CHD组IMT及Gensini总分均高于非CHD组,CHD组中病变数量越多其IMT越厚且Gensini总分越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IMT厚度正相关于冠心病严重程度,即IMT越厚,冠心病病变越严重,因此临床可将IMT作为独立预测因子诊断冠心病及评估其严重程度。

参考文献

[1] 洪澍彬,郑艳玲,曹筱佩,等.最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的预测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34(5):739-743.

[2] 权晓慧,王聪霞,李毓杰,等.内皮微粒CD31+/CD42b-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1):2650-2652.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相关性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