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新月体肾炎治疗反应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2017-11-14邱岭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邱岭

【摘要】目的 探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新月体肾炎治疗反应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新月体肾炎患者40例,以是否需要进行肾脏代替治疗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反应。结果 三个月内RRT组中共有2例患者因肺出血和肺部感染而死亡,在疗效分析中并未纳入,剩余患者18例中治疗反应良好率为61.11%,无反应率为38.89%;非RRT组1例患者死亡,其良好率与无反应率分别为52.63%和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新月体肾炎的因素众多,治疗过程中需要将临床和肾脏病理参数结合起来完成治疗方案的科学制定,对预后效果进行准确判断。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新月体肾炎;治疗反应;远期预后;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

The effects of anti-neutrophils on the treatment and long-term prognosis of glomerulonephritis

QIU Ling

(Wuxi xishan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wuxi 214000,China)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新月体肾炎治疗反应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选取了我院就诊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40例相关性新月体肾炎患者,以其作为分析对象,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新月体肾炎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23:17。现根据是否需要进行肾脏代替治疗为依据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RRT组年龄47~63岁,平均年龄(56.5±2.5)岁;非RRT组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7.5±1.9)岁。全部研究对象在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进行肾组织病理检查,即严格根据标准流程展开电镜、光镜以及免疫荧光检查,安排一名病理医生专门负责肾脏病理的改变与评分[1]。

具体治疗方案:活动期均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0.5 g的甲泼尼松龙,连续进行3到6天的治疗;之后口服0.6 mg(kg·d)泼尼松,连续治疗4周后药量可以适当的减少一直到10 mg/d来维持,在此基础上给予1.0 g/d吗替麦考酚酯或者进行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只有部分住院患者存在非常严重的感染、拒绝进行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所以仅提供激素进行治疗[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反应,良好与没有反应。

评价标准:RRT组:三个月以内若将RRT摆脱则为良好,不然为没反应;非RRT组:三个月治疗以后SCr下降幅度在25%以内则为良好,反之为没反应[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三个月内RRT组中共有2例患者因肺出血和肺部感染而死亡,在疗效分析中并未纳入,剩余18例患者中治疗反应良好率为61.11%,无反应率为38.89%;非RRT组1例患者死亡,其良好率与无反应率分别为52.63%和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 论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在临床上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或急进性肾炎不全,根据病理上的特点可以分为四种,即局灶型、硬化型、混合型和新月体型,其中新月型会在短时间内病情发生急速变化,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肾脏预后效果并不良好,5年存活率非常低,仅为29%~50%。影响RRT组治疗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血清蛋白和肌酐、神损害程度、肺出血、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清白蛋白,且新月体和环状体所占比例较高,当其所占比例超过50%时则治疗初期患者在三个月内将RRT摆脱掉的可能性并不大[4]。本次研究中,RRT组治疗反应良好率为61.11%,无反应率为38.89%;非RRT组良好率与无反应率分别为52.63%和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影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新月体肾炎的因素众多,治疗过程中需要将临床和肾脏病理参数结合起来完成治疗方案的科学制定,对预后效果进行准确判断。

参考文献

[1] 孙艳玲,连希艳.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发病机制[J].医学综述,2013,11(14):2521-2523.

[2] 陈文萃,胡伟新.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分子发病机制[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9(01):65-69.

[3] 牟翠萍,邢昌赢,刘 佳,孙 彬,张 莉,张 波,张承宁,任海滨,俞香宝,赵秀芬,钱 军,毛慧娟.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及腎脏病理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2,31(05):413-420.

[4] 胡子盈,帅宗文.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26(11):2104-2110.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