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瘀热痰论治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评价研究

2017-11-14陈顺中全亚萍杨泉蔡国栋常华军吴年宝王念谢桂香顾杨王紫英刘萍高森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急性期脑出血

陈顺中++全亚萍++杨泉++蔡国栋++常华军++吴年宝++王念++谢桂香++顾杨++王紫英++刘萍++高森林

【摘要】目的 观察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泰州市中医院、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及兴化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使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及静滴醒脑静针剂。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以治疗组下降为著。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且未见不良反应。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中医药疗法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法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

脑出血(急性期)属中医学“中风”范畴,为“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首,亦可归入血证,因其发生在脑,证候凶险,病机复杂,治愈较难,并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病残率居高不下等特点,因而得到医学界广泛的重视。本研究从瘀热痰论治脑出血(急性期),以破血化瘀、泻热醒神、化痰开窍为治则,治疗效果理想,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泰州市中医院、泰州市姜堰中医院及兴化市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76例。所选入患者均与纳入标准相符合。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治疗组(n=38)与对照组(n=38),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50±8.40)岁;对照组男29例,女9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61.20±7.9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作为本次病例中医诊断标准[1]。以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作为西医诊断标准[2]。

(1)选取标准: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适合于内科保守治疗者;35岁≤年龄≤80岁;发病14天之内,出血未完全吸收者;NIHSS评分≥7分。

(2)排除标准:排除非脑出血中风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排除心血管、肾、肝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合并症患者;精神疾病患者;肿瘤后出血患者;脑淀粉样血管变性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为依据,确定脑出血治疗实施措施:给予调整血压、降颅压、预防应激性溃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措施,部分病例需根据出血部位、病情发展、出血量等临床资料,选取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等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基础方:水蛭5 g,土鳖虫5 g,生大黄10 g(后下),生蒲黄15 g(包煎),瓜蒌20 g,三七粉5 g(冲服),石菖蒲

15 g,龟板胶10 g(烊化)。加减:①痰热腑实,加芒硝,枳实,厚朴。②有意识障碍,加服安宫牛黄丸,服3~5天。③大便稀,去大黄。④气虚,加黄芪。每日l剂,分2次水煎服。另外静滴醒脑静针剂20 ml/d。1个疗程为

14 d,病例治疗期间均未服用其他中药,经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4 疗效标准

(1)参考文献[3]制定中医证候积分。

(2)评定标准[4]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以病残程度加以评定)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以功能改善评定)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范围91%~100%记为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范围在46%~90%之间记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记为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范围在17%之内记为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18%以上或未减少记为恶化;死亡等6级。

1.5 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以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以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对比为效果的评定依据。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更优,组间积分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脑出血多发病于中老年人,病位在脑,病涉心、肝、肾、胃等多个脏腑,急性期病情凶险,正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谓:“肝木失和,风自肝起,又加以肺气不降,肾气不摄,冲气、胃气又复上逆。于斯,脏腑之气化皆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经。其甚者,至令神经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多出现顷刻瞥乱,神志迷蒙,或失知觉,或失运动等髓损神机失用的临床症状。

《血证论》:“凡是离经之血,急宜用药消除,务使不留,则无余邪为患”,“瘀血不去,则出血不止,新血不生”,本研究基于以上理论,从瘀热痰论治,临床采用“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的基本治法。组方中土鳖虫、大黄、水蛭是主药,具有破血化瘀之效,瓜蒌、石菖蒲等药物具有散结、化痰、开竅之效,三七、生蒲黄具有活血止血、祛瘀之效,龟板胶具有补肾健骨、滋阴补血潜阳之效,为唐容川《血证论》治血四法中“补虚”的体现。在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改善的醒脑静注射液使一种组方类静脉注射用品,主药成为为麝香、桅子、冰片、郁金等,其中麝香具辟秽通络、辛温香窜、活血散瘀之效,《本草纲目》描述为“通堵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内、中恶、痰厥,积聚瘤瘾。”栀子具有清泻三焦邪热、清热解毒、有凉血行气之效,冰片在本组方中可辅助麝香,具有开窍醒脑之效;郁金具开郁行气、开窍化痰、通窍活血之效;上述四药配伍可具安神开窍、定志醒脑、震惊行气、凉血清热、行气解毒之效。

总之,本研究从瘀热痰论治脑出血急性期,采用“破血化瘀,泄热醒神,豁痰开窍”的基本治法,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内容为治疗总有效率、病情减轻、预后改善三个方面;本法可改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中医证候,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缓解,同时使生活质量与生活能力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7-60.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急性期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老年人摔倒 警惕迟发性脑出血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杏百二三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痰浊阻肺证临床观察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