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

2017-11-14贾金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高血压

贾金娜

【摘要】在临床上高血压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高血压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脑卒中、冠心病等,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影响。在我国中医医学上,不存在高血压病称,这种症状在中医上属于眩晕以及肝风的范畴。现如今,我国中医不断加强对高血压的治疗研究,进展较为显著。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使用中医药疗法能够明显的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症状,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降压作用持久,可以有效的稳定血压,同时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采用中医疗法进行降压,具有很多优势,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治疗;辩证分型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

高血压病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循环动脉压的压力升高,在临床上主要症状体现为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高血压每年发病率的不断升高,预计在2000年到2025年,全球范围内高血压发病率将高达10%,也就是说将高血压患者增加到5.6亿。在2012年中国心血管报告中,我国高血压发病率为24%,即我國大概有2.66亿群众患有高血压疾病,相当于每5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病。

1 高血压症候分型

导致出现高血压病的原因比较复杂,中医上将高血压病因分为四类: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这些年人们加大了中医疗法对高血压病症的治疗,有相关研究表明气虚血瘀也属于高血压病因的一种。做过相关研究的中医学者总结出:风、痰、淤这几点是引发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一方面可以单独引发高血压,另一方面,几种因素相互作用也会引发高血压。在中医上讲风属于阳邪,一般情况下是急性病征的主要诱因。在中医上风是百病之长,痰是引发疾病的根本因素。痰在病理产物的范畴内,痰的产生会造成气机阻滞,进而会对患者的脏腑功能产生一定影响,最后引发多种病症出现,因此在中医上有这种说法,即“百病多由痰作祟”。

2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方法

2.1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经典方剂

中医治疗高血压分为多种方式,例如有古方治疗、单方治疗等。很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古方对高血压治疗有明显作用。例如,对于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可以使用天麻钩藤饮或者大定风珠方来进行治疗,这两种古方对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也具有明显的疗效。而对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可以选择使用六君子汤或者泽泻汤,疗效较为明显。还可以使用四君子汤配合加减杞菊地黄汤来治疗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发现,在古方治疗高血压中天麻钩藤饮的使用较为频繁。除上述所说古方治疗高血压外,中医治疗高血压,还经常使用经验方和中成药等,其中清心降压饮和平肝降压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清心降压饮主要适用于火热血淤型高血压,而平肝降压汤对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具有明显疗效。

2.2 针灸疗法

针灸在中医学上具有较长远的历史。中医认为:人体经络上的腧穴汇聚精气,在经络穴位上施以针灸,通过银针刺激经络系统,可以激发和调度气血,引发疗效,这就是使用针灸疗法来治疗高血压的理论基础。在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针灸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为: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电针疗法等,以上几种方法较为常用。何永昌等学者使用针刺疗法对50例患有高血压病症的患者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其中一组取百会、曲池、支沟、合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和行间穴,另外一组则取风池、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和悬钟穴,两组交替使用上述方法,均采取双侧取穴,连续2年治疗,每年夏天从初伏天开始,治疗时间30 min,针灸隔日1次,每年夏季治疗周期40 d。冬季从冬至日起,一共治疗30 d,治疗方法同夏季。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疗法的治疗有效率为9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中药敷贴及穴位按摩

经络属于一种网络系统,其连接表里和脏腑。也就是说经络在外能够连接皮肤,在内,能够连接五脏六腑。对穴位进行按摩,能够疏通经络,进而通血达气,调整身体阴阳,降低高血压,确保血压处于正常或趋于正常状态。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通过对穴位按摩能够达到调节神经系统以及体液系统的目的,推动血管扩张,降低血压。最近几年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通常使用中药穴位外敷以及穴位按摩等方法,疗效较为显著。

3 结 语

众所周知,高血压不仅是常见病,而且是慢性病。高血压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诱因。临床上经常使用西药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但是经常服用,毒副作用会不断增加。而使用中医疗法进行高血压的治疗,其优势较为明显: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使得临床治疗效果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副作用较小,不会对身体机能产生较大影响。与此同时,中医上针灸疗法以及耳埋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上得到了广泛使用。临床研究表明,使用中医药疗法对高血压进行防治,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辨证论治是核心所在,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代阳倩,姚辉洁,黄银兰.针刺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15,30(3):21-22.

[2] 张雪芹.中医与针灸配合治疗轻中型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2012,42(9):65-66.

[3] 刘春燕,沈 琳,王佑华.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04):319-322,329.

本文编辑:刘帅帅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攻”“补”“通”法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