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2017-11-14鞠维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心肌梗死阿司匹林

鞠维华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方法 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研究,根据患者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n=40,阿司匹林)和联合组(n=40,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者疗效、ESVI、EDV、LVEF水平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均明显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严重心血管病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抗血小板药物是当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方式。临床多采取单用药物治疗,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本院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以了解联合用药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现将联合用药效果实施回顾性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研究。根据患者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n=40)和联合组(n=40),阿司匹林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6.8岁(s=8.9);联合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6.9岁(s=8.7)。对阿司匹林组与联合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实施独立样本检测符合对比研究标准,P>0.05。

纳入标准:通过CT、MRI、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患者;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存在其他心脏疾病、严重器质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使用禁忌患者;精神、认知、意识障碍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溶栓治疗,给予阿司匹林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96)治疗,初始负荷剂量为300 mg/次,1次/d,1次/d,持续治疗3天后,将剂量下调为100 mg/次,1次/d,持续口服1个月。

对所有联合组患者均实施口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用药过程与阿司匹林组相同,另采取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治疗,75 mg/次,1次/d。持续口服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两种用药方案的疗效: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ST-T段恢复至等位线,心肌钙检查为阴性;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状况明显改善,心电图ST-T段下降0.05~0.2 mV;无效:未达上述标准[1]。②分析总结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相关指标(ESVI、EDVI、LVEF)状况。③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用药方案的疗效分析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相关指标状况分析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ESVI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明显较低,EDV、LVEF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状况分析

联合组出现轻度出血3例,阿司匹林组出现轻度出血2例,联合组患者轻度出血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3,P>0.05)。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缺氧缺血、心肌血供不足、心肌坏死而引起的病症。当前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向年轻化方向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极易导致患者心功能下降、心力衰竭、休克、死亡等,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及早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诊治,改善冠状动脉及心肌血供状况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点[2]。

溶栓疗法是采取纤溶酶原激活剂等相关溶栓药物直接或间接促进血栓纤维蛋白溶解,以促进血管再通的治疗方式,该方式也是当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方式,抗血小板药物是当前临床溶栓常用药物[3]。阿司匹林属于临床常用非甾体抗炎药,是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炎症状况,促进心肌功能改善;且阿司匹林可作用于环氧化酶中COX-1多肽链羟基,促进多肽链羟基发生不可逆乙酰化,进而引起患者环氧化酶失活,抑制AA转化过程,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4-5]。但当前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時采取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效果不佳[6]。本院研究中,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7.5%,且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也明显改善,说明采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更优。氯吡格雷也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其抗血小板过程与阿司匹林存在一定差异,氯吡格雷可阻断ADP介导糖蛋白GPⅡh/Ⅲa复合物活化过程,并能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过程,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效果[7-8]。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时,可从多途径抑制血栓形成,因此治疗效果更优。两组患者出血率对比无差异,说明采取联合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急性心肌梗死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疗效优良,且可提升患者心功能,可发挥协同效果,且用药不良反应少,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陈洪云,刘 玲,吴 猛,等.参附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4):431-432.

[2] 赵亚男,王 晨,蔚有权,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0(8):595-598.

[3] 蔡 莉.泮托拉唑用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36例[J].中国药业,2015,24(21):249-250.

[4] 赵 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7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7):62-63.

[5] 杨志刚.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7):124-126.

[6] 何 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效果[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31(7):87-87.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急性心肌梗死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