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工学院:申办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2017-11-14俞海洛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9期
关键词:航空学院彼得堡航空港

俞海洛

2013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作为毗邻港区的高校,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位置优势和自身的工科优势,为港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从而在服务航空港区建设中有所作为,是当时校党政班子深入思考的问题。经过党政班子多次研讨,学校决定抓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设立的契机,与世界知名大学联合申办航空学院。随后,学校把这一想法向省政府、省教育厅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等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和大力支持。

为什么要办航空学院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俄罗斯将开展大量的合作项目,如中俄大飞机合作研发项目、重型直升机合作研发项目等。这些合作项目为我国航空经济和临空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有技术、懂管理、能交流的航空航天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中原工学院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学科为主的办学特色。但一个2万余学生、60多个专业的高校仅仅只有这一个特色学科方向是不够的,学校打算通过合作举办航空学院开辟航空航天新特色。这里有一个背景:就是中原工学院有浓厚的航空情节,老院长凌德麟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在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工作,他参与的“718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直八机研制”获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1987年开始担任院长职务近16年。在他的带动下,学校承担了近30项航空领域的科研项目,培养了一批热爱航空事业的学术骨干。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与中原工学院从2007年就开始了学术交流活动,该校成立于1941年,是世界航空航天系统、控制系统及航空经济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著名航空航天大学,与其合作有四点考虑。一是师资力量雄厚。二是办学特色明显。该校在航空航天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化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57年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尤里?加加林首次登入太空,1988年“暴风雪号”航天飞机成功起航...这一系列人类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事件都是在该校教师、学生以及毕业生的不懈努力下完成的。三是科研实力强大。该校为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关键技术以及俄罗斯无人机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作出了重大贡献。该校具有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在导航定位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控制等方面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四是与中国友好合作取得顯著成果。

锲而不舍后的成功获批

航空学院在申办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面对重重困难,学校领导班子不气馁、不放弃。2014年3月,项目启动,中原工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和河南裕鸿置业有限公司在郑州签署合作办学协议。2014年7月和8月,中国生产力学会受学校邀请在北京组织了两次创办“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的专家论证会,一大批知名专家和学者受邀出席论证会。专家们对可行性报告进行了评审,并向河南省提出了《关于促进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创建的建议》。当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的谢伏瞻同志在中国生产力学会提出的建议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之后,徐济超副省长也作出批示。10月,省教育厅和中原工学院领导向徐济超副省长汇报了机构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徐省长要求教育厅和中原工学院抓紧时间协调合作方认真准备,紧紧围绕“国际化、高水平”的办学目标,向教育部上报高质量的申报材料。

之后,申报材料呈送到国家教育部,针对教育部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学校进行了多次整改,共整改专家意见100余条,整改报告厚达5000余页。整改过程中,学校领导六次赴京,与教育部领导与专家进行沟通解释,阐明学校的申办优势。与此同时,航空学院的申办工作受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教育部与河南省政府举行的部省联席会议上,徐济超副省长多次提到航空学院的创办事宜;河南省教育厅也将创办航空学院列为2016年度河南教育重点工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历时3年时间航空学院终于成功获批。

2月7日,教育部向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原工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的函》。6月24日,副省长徐济超,原航空航天部副部长、国务院大型飞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原中共中央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上将,以及省教育厅朱清孟厅长,刁玉华副厅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常继红主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洛谢夫校长,出席了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举行了挂牌仪式,揭开了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的“红盖头”。目前,今年3个专业210人的招生计划已经顺利完成。

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按照徐省长提出的“高水平、国际化、有特色”的办学目标,依托俄方大学航空类学科专业优势和学校工科优势,密切结合航空产业、临空经济发展以及中俄航空领域合作项目对人才的需求,建设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和中国航空产业发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精通俄语,具有系统的航空专业知识、一定国际竞争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今后,学校将把航空学院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的平台、科技研发的平台和体制创新的平台,积极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中俄在航空领域合作的重大项目。

根据规划,学校未来将成立中原彼得堡航空智能仪器与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利用俄方大学的航空电子系统与导航、航空仪表与测量、航空信息系统与技术、航空材料、软件工程等长期积淀的与航空产业相关的学科资源、高水平的专家及科研资源和中原工学院的优势学科资源,推进中俄高校基础研究与航空类企业工程应用的深度融合。同时与中国航空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联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围绕中国航空产业的战略发展需求和重大科技任务,汇聚国际一流高水平人才,凝炼科研创新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果转化和产品研发。

在办学体制上,在政府和学校共建的同时,按照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行业的政策导向,中原工学院与河南裕鸿置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航空教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引入社会资金投资航空学院建设,拟在航空港区建设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新校区。

猜你喜欢

航空学院彼得堡航空港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郑州航空港区庙后唐墓地部分墓葬
浅析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诗学研究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以法治保障郑州航空港的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2014 年西安航空学院招生计划
郑州航空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区域带动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