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易感人群

2017-11-14

中外文摘 2017年3期
关键词:死因个案神话

□ 曹 林

新闻易感人群

□ 曹 林

一个前媒体人、现创业者的英年早逝,引发了朋友圈无数人对生命逝去的惋惜和感慨。一些感慨,听起来似乎充满同情,其实廉价而冷漠,鸡汤且肤浅,投射的不过是自己对死亡的恐惧罢了。

有人说,要珍惜健康啊,没有了健康,什么都没有了——生命无常,死亡有很多原因,你怎么知道猝死原因是因为“不珍惜健康”,是因为生活不规律?有人说,一定要注意身体,千万不要太拼,不要再拿命换钱了——你好像比医生还知道别人的死因?凭什么就想当然地以为是死于赚钱,是拿命换钱?有人说,创业者太不容易了,身心俱疲,珍惜生命远离创业——凭什么又把死因归于创业了,有统计显示创业者的死亡率比普通人要高吗?有数据显示创业者更容易猝死吗?

对一起猝死个案充斥着太多想当然的归因和脱离具体事实的过度阐释,这时人人似乎都成了医生。

我把这种称作“新闻易感人群”,就是容易被那些只是个案的新闻热点触发感慨。“新闻易感人群”有一个共性,就是缺乏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没有对个案和普遍问题的区分能力,情绪容易被各种热点和个案牵着鼻子走,爱跟风,易摇摆,情绪化,见风就是雨,在此起彼伏的热点中一惊一乍,只会大发感慨,而无能作出理性的判断。看到有人创业成功,纳斯达克上市一夜成千万富翁,便被创业的神话所感染,欢呼创业神话。看到一个创业者猝死,便被吓住了,称创业多不容易,将创业悲情化,感慨还是别“拿命换钱”了。日常没有健康观念又是熬夜又是吸烟,看到猝死新闻后又过度防卫。

新闻易感人群,轻易感动轻易激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热血沸腾,轻易被诱导,又轻易地遗忘健忘,沉浸到新的热点中。

(摘自《羊城晚报》)

猜你喜欢

死因个案神话
东方神话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