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粒粟中藏世界

2017-11-13潘玉渠

延河(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古人散文诗词

潘玉渠

一粒粟中藏世界

潘玉渠

潘玉渠,1988年生,鲁人,客蜀。作品见《星星》《扬子江》《散文诗》《中国诗人》等刊,并有作品入选多种年选。获2016·扬子江年度青年散文诗人奖。

2014年12月9日下午的“酒都”宜宾,清寒潮湿,似有似无的风扫着似有似无的雨,粟辉龙站在宜宾日报社外的路口处,黑色风衣、蓝色牛仔裤,戴着眼镜,身材瘦削,一副斯文的书生模样,这就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近几年,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多,几乎每次都会讨论到写作方面的问题。他也常把新作传给我看,每次都极谦逊地要我“批评,多提意见”。读得多了,交流多了,对他的诗歌文本特征也就有了更为立体的了解。至于他的散文和小说,倒是一直无缘拜读,恐是他瑰宝自珍,“窖藏”得深吧。

这次粟辉龙让我“批评”他的散文,我是没什么底气的。因我自己的写作并不涉及散文,对散文的理论、流派、类型等等也所知寥寥,实在是有“外行看热闹”之嫌,也怕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敷衍”了他。好在粟辉龙同意可“就文论文”,而无须作“专家谈”,我也就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这是我第一次读粟辉龙的散文,反复读了数遍,随读随记自己的感想,不揣简陋,草成此文,对错与否,也就顾不得了。相较于诗歌,粟辉龙的散文别有一番味道,在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拓展,看来自称“文字傀儡师”的他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概而言之,这两篇散文可谓是粟辉龙从古典诗词富矿中开掘出的个人体悟的集合,是两篇近乎诗词综述的再创作。在素称“诗国”的中国,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取用不尽的翰墨华章,它们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并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无限滋养。粟辉龙借古人诗词之石,琢自身精神之玉,并终完此役,成此佳篇,其文思之敏捷,由此可窥一斑。

文本说明一切,而鲜明的意识活动正是文本的筋骨所在。在《白云悠悠》中,粟辉龙以“云”为关键字,钩沉潜藏其间的繁复内在,并由此投射出对人生与世界“天人合一”式的多元解读,必然是历经过重重困厄的。我们知道,云行天外,行踪变幻,诡谲莫测,其形其色,转瞬而变,付诸诗思,每每奇崛奥涩,令人击掌,故而以此缕析世态万象,阐明己见,绝非易事。但这篇文章明确告诉我们,粟辉龙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在古人眼里,云能显像成败悲喜,是修身砺节、喻世言志的最佳载体之一。粟辉龙探究这些云时,并非徒事铺比、简单罗列,在描摹古人心境的同时,也糅合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从古至今,云的意涵已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云的解读,自然不能溺于陈辞,而要贴合当下,以撷取具有现实意义的生存哲学,乃至生命的真谛。

在《醉卧饮诗词》中,粟辉龙从儿时的诗词情结展开,认为诗词于他,是“人生成长的精神粮食和文化滋养品”,“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的寄托。”他在古典诗词中忘我地穿行,将自己对诗词的热爱,融入人生旅途,以获取不懈前行的源源动力。那些由四季诗章而引发的感想,更是以独特的思想维度和缜密的内在逻辑,成为他个人成长史中的具体章节,可作镜鉴,可作砥石,生活三昧,尽在其中。

“诗无达诂”,然终须有解,能自圆其说即可。粟辉龙对古典诗词的释读,虽属一家私言,或有偏颇之处,但也理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很显然,这些带有个人烙印的成果,是他与古人跨越时空恳谈后的结晶,是他在还原“过去”之际,给予“现在”的积极回应。古人以蕴涵无穷力与美的辞藻,将一己之所见所闻所感勾勒出来,为今时今日的我们,留下一份可洞悉世事,体察人心的诗词档案。在这份档案里,关于人类精神的各种症候,无论已知还是未知的,都仍有在我们身上重现的可能。显然,粟辉龙是清楚这一点的。在对“云”的解读中,他既是旁观者,又是当事人,既努力贴切古人当时的际遇和心理,又从私属的视角进行了整合归纳,仿佛那些云,都曾在他眼前飘荡过。

如果说这两篇散文有什么不足之处,我觉得粟辉龙完全可以再多收集一些材料,将云的内涵作一更为系统的整理。例如名相狄仁杰有“白云亲舍”的典故,令狐楚自号“白云孺子”,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诗词名句,可用来阐释“孝亲”思想。另外,在解读的时候,粟辉龙也尽可以再放开一些,更深层次地挖掘自己的感悟,这样文章会更为饱满。

一切文体的写作都像垒积木,大家总归都会垒的,主要看谁垒得更漂亮,更有新意,更智慧罢了。本来都是些常见字,由不同的人进行排列组合,就会形成不同的文本特征,乃至辨识度。语言和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也应该成为每一个写作者的基本追求。粟辉龙的散文,我读到的还不够多,仅凭这两篇散文,还无法精确看出他的艺术旨归和审美向度。但是作为一个相当了解其人品与生活志趣的朋友,我认为粟辉龙是一个有语言活力的人,是一个极具文学使命感的人。相信他的文学创作之路会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远,也祝愿他熔诗歌、小说、散文于一炉而铸造的三足之鼎,早日成为一件重器。

[责任编辑:李 东]

猜你喜欢

古人散文诗词
敦煌壁画中的中秋节
敦煌壁画中的中秋节
陈海良《古人诗》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