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尼黑如何费尽心思“精准扶贫”

2017-11-13

中外文摘 2017年19期
关键词:慕尼黑低收入市政府

□ 钱 杰

慕尼黑如何费尽心思“精准扶贫”

□ 钱 杰

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也是德国经济最发达、人均收入最高和失业率最低的城市。但根据市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拥有153万人口的慕尼黑,还有26万名市民被列为“穷人”。所谓穷人,指社会低收入人群。

在德国,低收入者的概念没有统一标准,按慕尼黑市女市长施特罗布尔的说法,该市划分的标准为:月收入低于1350欧元的独身成人、月收入低于2430欧元并带有一名14岁以下孩子的家庭,会被划入低收入群体中。根据这个标准,慕尼黑低收入人士占全市居民人口的18%。

施特罗布尔指出,慕尼黑近年来不断攀升的房价和租金(慕尼黑的房价是全德国最高的),给多孩家庭、单亲家庭、长期失业者及老年人带来了巨大压力,这是部分人士跌落到低收入群体的主要原因。

为了帮扶全市26万名低收入人士,慕尼黑市政府和民间组织制定和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了让人们对这些措施一目了然,市政府每年都印发名为《在慕尼黑的便利生活》的书籍,约140页,详细介绍该市几百项扶贫便利措施,并附有服务机构的地址和电话。通过此书,低收入人士便可以知道哪里能买到几乎没有用过的二手家具、衣服、鞋子,哪里提供免费食物,哪里可以报名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园艺工作体验等。

《在慕尼黑的便利生活》一书放在市政府大楼、各图书馆、各区政府办公楼、老年协会、各文化活动中心,供人免费取阅。同时,人们还可以在政府网站下载此书。从书里内容,可看到慕尼黑是如何“精准扶贫”的。

书中,慕尼黑的大部分慈善机构都现身了,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成立多年的“慕尼黑板块”,该机构最有影响的工作是每周为低收入人士发放免费食品。那些在超市能买到的食品,几乎都能在此机构领取,如面包、蔬菜、水果、牛奶、火腿、奶制品、土豆等。免费提供的食品都是实打实的,分量十足,面包是大块头,土豆是几公斤重一份。

“慕尼黑板块”每周将食物用大货车运载到市内27个固定点。只要是低收入人士,都可以到固定点免费领取。据统计,每周有两万名左右低收入人士到该机构领取食品,占低收入人士比例的9%,占城市人口比例的1.5%。

除此之外,针对失业者及经济困难者,一个叫“饮食板块”的慈善机构在市区内设有四个食堂,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免费饮食。针对65岁以上的贫困人士、残疾人员、病重无法做饭者,市政府设有“流动热食”机构,免费为他们送热食上门。

在幕尼黑,还有几处食品和物品领换处,所谓领换处,就是市民将吃不完的食品和用不上的物品如蔬菜、水果、面包、衣服、图书等送到此处,让有需要的人士免费领取。

对无家可归者,政府有免费过夜的房子提供。一时无法找到合适房子又有孩子的家庭,政府会以优惠价格提供临时住房并帮助他们寻找房子。

在医疗方面,针对没有加入医疗保险的低收入人士,政府提供免费医疗甚至连买药也可报销。上了年纪的无家可归者,还可获得定期免费体检的待遇。

慕尼黑市政府还注意到,低收入人士因生活拮据,精神生活往往变得匮乏。政府有关人士认为,他们不应总待在家里,更应该走出家门多参与集体活动融入社会。为此,慕尼黑市政府推出众多针对低收入者的免费或优惠的文体和培训活动。慕尼黑26万名低收入人士,都可以领取一张“慕尼黑证件”。凭着此证可以免费参加业余大学的课程、参观博物馆、动物园、进入室内游泳池游泳,还可以优惠的价格看电影、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多项措施也照顾到低收入的残疾人士,他们可每月向政府申请一定费用,用于乘坐出租车和租用陪同人员参加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此外,市政府还设有“公共交通和火车陪伴服务部门”,向低收入人士中的残疾者免费提供陪同外出服务。

扶贫是全方位的。为解决低收入人士特别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市政府更是费尽心思,几乎做到了“只要你愿意接受教育,政府就为你买单”的地步。低收入人士家庭的小孩除了免费上幼儿园、中小学外,政府还支付交通费、本子费,提供免费饮食。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政府会为他们支付家教费或免费提供家教老师等。

而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还能免费参加政府和慈善机构专门为他们组织的歌唱、乐器、书画培训以及听音乐会、看戏剧表演和参加游戏等活动。

(摘自《羊城晚报》6月24日)

猜你喜欢

慕尼黑低收入市政府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市政府召开党组会议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绿色之城——慕尼黑
慕尼黑应用科学大学简介
啤酒节畅饮
娶低收入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