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城与我

2017-11-13贾樟柯

中外文摘 2017年19期
关键词:电影学院田中樟柯

□ 贾樟柯

县城与我

□ 贾樟柯

县城生活是一个围城,或许我一直有很强烈的离开的冲动,但离开后又有很强烈的回去的冲动。我现在回去的话过一段时间肯定又会想出来,我估计不会超过半个月吧。

我父亲很多次强硬地用父权来帮助我走了正道。每到升学的时候我就有很多同学流失,他们基本上成了流氓和小偷。初中时有的同学当武警,当兵,还有的进了工厂。我妈妈觉得银行工作特别好,就想让我去银行,我父亲说不行,他得考大学。

高考落榜是1989年,过了那一年我开始想写东西。1990年我写了一篇小说投给《山西文学》,当时我们那儿有一个老作家田中赞,他看了我的小说后说,这是个苗子。

1991年,我看了《黄土地》。看完后我真的找到一个想做的事情了,就是拍电影。之前我是风筝,爱干嘛干嘛。后来我跟田中赞说我想考电影学院,我想拍电影,他非常忧伤。

我为电影愿意输。电影学院考了三次,我没有想过放弃。从落榜到23岁考上电影学院期间,诱惑其实挺多的,有可能我对电影的爱好一降落就变成开煤窑的了。

我喜欢电影不是为了给生活带来转变。对我来说只有能拍电影和拍不了电影两种区别,是在精神层面上。拍电影内心的东西可以讲出来,会有很多旅行,世界会变得很宽,会有话语的权力,这些当时都不清楚。当时我觉得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考上,要么考到超龄不能再考。真考不上的话,我再回到原来的生活也能接受,不会太痛苦。我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

我后来拍《站台》,片头就写献给我的父亲。那时候我父亲还在世。

我没有经历过巨大的贫富分化之下的贫困,比如同学家里头有三辆悍马五辆宝马,然后我们家揭不开锅的那种贫困。现在的年轻人受到的压力不是贫困的压力,而是贫富分化的压力。我完全能理解他们。

我对财富从来不排斥,对电影的商业性和商业诉求也从来不排斥,但是不热衷,不认为它是证明某种价值的一个方法。反正我觉得艺术是无穷无尽的,你不知道你会拍出什么电影,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东西会出现在荧幕上。拍电影就像一个看自己到底能怎么样的历险。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我有个同学最大的兴趣就是养兔子,然后养猫养狗,根本不爱看书,那就是他的性格,你不能强迫他去图书馆里面看书。我还有个同学今年刚买车,周末带着太太孩子去山里转一转,他觉得生活很好啊,他的人生也很有意义。我越来越不在乎所谓小人物这个说法,胸中装着天下你就不是小人物。

我越来越理解我的工作,它很原始,我记录的是我自己,我留给世界的是我的一个看法,它有参考价值。我们为什么需要费穆,需要安东尼奥尼,我们为什么要看沈从文,要看张爱玲,我不需要答案我都知道我工作的价值。没有过去就没法认定现在的自己。我从来不会怀疑它。人生有意义,我不是虚无的。人生的意义就是当人生结束之后,我有痕迹留在世界上。

(摘自《新浪网》)

猜你喜欢

电影学院田中樟柯
小小的世界
浅谈日语授受动词的使用方法
对艺术院校就业情况的思考
山垄田中的田螺养殖技术
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
贾樟柯:走西方
艺术学院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签署人才培养协议
贾樟柯:我的电影基因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
《田中奏折》并非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