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火靓汤(节选)

2017-11-09梁凤莲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老火老汤情性

梁凤莲

我好像有点等不及了,就要把所有的焦点对准这碗汤,我已经闻到它的香气从时间的深处飘来,书写广州老城的滋味悠长是断少不了这碗靓汤的,品味旧城街巷的风韵情调似乎也不能缺了这碗老汤的调适润泽。

都说“吃在广州”,而一碗老火靓汤,便把广州人情性根梢的食疗本质涵盖无遗了。包容、调适、融会贯通、静候、无为而有为,等等,讲饮讲食,口腹之乐慢慢被放大沿用为人生哲学,反过来去调适惰性趣味,于是日子就在广州人的这种收放自持中变得闲适散淡,变得怡然自在,变得可恃可待、可作为可变通了。

平民百姓的營生,最大的一片天就是日子,保持自尊的底线就是善待日子,这是否就是为人处世最后的道义呢?

我们从小就是被汤水喂养大的,我们的肠胃,确切地说我们的情性,离不开那碗汤。所需都是平常普通之物,一只搪烤砂锅,圆而深,一个蜂窝炉或是煤球炉,适合于明火开锅文火细熬,那蕴藏在或荤或药材配料里的食物药膳精华,在汤水里投胎转世、浓香润滑,三几个小时后,只现质地,而没有形相了。此情此状,是堪可以比附为岁月的研磨的,机锋内敛,却不显山露水了。

厨房在走廊的另一头,我坐在大厅那张孤零零的太师椅上,乱翻书,老汤的香气像一群舞姿翩翩的精灵,婀娜地舞动而来,飘飞的长袖旋动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那香气厚实、平和、殷勤而温暖,弥漫着家的味道,让人轻易就生出了恋恋不舍。夏天是陈皮西洋菜鸭肾汤、鲫鱼甘菜汤,冬天要么是南北杏菜干汤、马铃薯红萝卜骨头汤、霸王花五花肉汤;再好一点的荤汤,既以肉鱼为主,又以党参、鹿茸、章鱼、海螺等海味干货搭配。于是,四季日子的调适滋补,便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了。明火、文火熬出来的老火靓汤,就这样被郑重其事地置放在餐饮的头牌位置,寻常人家的大餐便饭,都离不了这碗汤。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餐饮的嗜好与习性就这样养成了,是否有满桌菜肴,似乎抵不过那碗好汤,不仅是提神开胃舒服顺畅,更在于诸般滋味都在这细品慢咽中。所以,老火靓汤除了讲究火候和配料,同样不能小觑调味与温热,天冷的时候汤汁一定要烫嘴,那是实实在在对咽喉肠胃的慰问,天热的时候,那汤温同样要适度到不忍,嘬着嘴慢慢地喝,绝对不是牛饮,那份感恋与珍惜就出来了,回味返寻之余,也会沉吟三叹的。无论大餐便饭,我真的在乎那碗汤,劳作了一整天,匆忙了一整天,好像就等那碗汤陪我放松怡然一番,饮食裹腹,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计较的需索和讲究。

水养的人生,多半是通达放松的,亦多半是婉约自如的,夏天可以解暑热,冬天可以润干燥,对于肠胃,激浊扬清的功效更是不言而喻的。从饮食而延至情性,这老火靓汤也实在当得起举轻若重、于平淡处显神奇了。

(选自《情语广州》,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5月版,编者有删减)

赏析

最后,“我好像有点等不及了,就要把所有的焦点对准这碗汤”。

作者是用轻缓的笔触,娓娓地叙述她对老火靓汤的认识。语言朴质、平易、干脆,有概括力和感染力。如谈到童年记忆时,文中描绘的古老的房子,孤独的太师椅,年幼的作者,厚实平和的画面。又如,在谈到老火汤的调味和温热时,作者说提到“烫嘴”“嘬嘴”等词,仿佛在读者面前就有一碗刚出炉滚烫的老火汤。再如,作者眼中的水是“通达放松”“婉约自如”的,是可以“激浊扬清”的。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了作者生平与汤相关的种种细节,也时时刻刻地感受着作者对广东老火靓汤的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

老火老汤情性
Cross‐domain sequence labelling using language modelling and parameter generating
刘月华
荷风
EATING MEDICINE
六安瓜片烘焙机械与传统工艺的比较
Optimal plot design in a multipurpose forest inventory
先秦至金元时期“情性”说述评
一样情性 两份家国——论大洋洲华文微型小说中的“移民”情结
《碟中谍5:神秘国度》“老汤”熬出新味道
醉酒测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