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楼

2017-11-09柳嘉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7年10期
关键词:虾饺厨子茶楼

柳嘉

广东人喜欢喝茶,管喝茶叫饮茶,而且特别喜欢到茶楼去饮茶。所以广州的茶楼多,而且颇具特色,是别的地方所少见的。

不管茶楼的建筑式样如何,那风味则是共同的。一进门只见圆桌、方桌、大台、小台都坐满了人。有一家子同来共据一桌的,也有互不认识挤在一张桌子上的。边聊天,边喝茶,边吃点心。茶楼里传来一阵阵的噪音。听起来虽然没有节奏,但倒也并没有刺耳。

广东人上茶楼爱吃“一盅两件”。所谓“一盅”,就是一盅茶;“两件”就是两碟点心。茶是“问位点茶”,你爱喝什么茶,就泡什么茶。茶博士(广东人称伙计)请你坐下,把桌子一抹,便照你的吩咐备茶,什么水仙、龙井、普洱等等都是有的。人多的用壶,一个人也用壶,放进一撮茶叶,用滚烫的沸水一冲,摆下羮箸,他便去了。如你的茶水已喝尽,只消把壶、盅的盖子反过来,伙计就自会给你添满滚水的。至于点心,多是一种款式放在一个大托盘里,由一人双手捧着,嘴里边唱着那点心的名儿:“烧卖”“烧卖”,“叉烧包”“叉烧包”……边从人们的座位间走过。听到合意的,便挥一下手,那人便停下来,随你取用。各式点心因价格各异,所盛的盘碟式样大小也各不相同。你吃罢伙计来算账,自会按碟论价,是错不了的。

廣州茶楼的特色,其实不在茶而在点心。多精心制作,讲究色香味,花式品种也多得惊人,据说在千种以上。至于传统名点,都各有一段掌故可资助的。例如虾饺,比拇指稍大,呈弯梳形,皮薄半透明,馅料隐约可见。因其外形美观,爽滑,美味可口而不腻,因此便成为几十年来茶楼必备的老牌点心了。据说,这款点心始创于上世纪20年代广州河南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此楼临河,河面常有鱼艇划过叫卖鱼虾。茶楼老板为了招徕顾客,便别出心裁,购当地鱼虾,加上猪肉、竹笋等原料作馅制成虾饺。这新品种上市后,便因其味鲜美而驰名一时。还有那甜点心萨其马,它的得名也有一段掌故。据说清代有一位从京城来广东的将军,姓萨而又好骑马、狩猎。他每次外出狩猎,必令厨子为他制作多种点心以供食用。因点心各种款式他都已吃过,颇想尝新。一次他把厨子叫来,要他搞些好吃的新款式,否则就要重重责罚。厨子领命后一时不知所措,偶然想起日前在街上看到小食档有卖广东蛋散的,样子不错,乃仿效制作。不料做来做去,炸生的面皮总是碎不成块。他急中生智,乃将面皮碎片浇上糖浆凝结成块,切作小件送去。不料将军尝试后大加赞赏。问问此点何名?厨子心想将军姓萨,又好骑马,乃顺嘴答曰“萨骑马”。以后便风行一时了。

广东俗话有称到茶楼饮茶为“叹茶”。我以为这“叹”字颇能绘形绘神,表达了那品味、享受的意境。茶而能“叹”,这充分体现具有广东地方特点、色彩和风味的“食”的艺术,已是一种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了。而这文明是建立在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的基础之上的。

(选自《野性的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编者有删减)

赏析

来,我们选广州街头一家茶楼坐下。看看里面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

文章首先给我们介绍的是进门后的第一印象——热闹。茶楼的布置和装潢是各有差异的,但相同的是里面热闹非凡的景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坐一桌。人们所有的关注点都在美味的食物上。心怀愉悦之情,身边是个陌生人,又有何妨呢?接着,介绍的是伙计上来做的第一件事——选茶和选点心。茶是现泡的,茶叶在沸水的冲刷下,翻腾并沉浮,短短时间内,就能茶香四溢,沁人心脾。点心是现蒸的,外形或小巧玲珑,或形似宝塔,色泽半透晶莹,味道鲜美。然后,作者集中地介绍了虾饺和萨其马这两种广东独具特色的点心。

的确啊,广东人“叹”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是“叹”一种生活态度和情怀。endprint

猜你喜欢

虾饺厨子茶楼
广式虾饺制作工艺和创新分析
茶楼包厢外为什么排起长龙
不想当厨子的大师不是好吃货
铁厨子
张婧红室内设计作品
铁厨子
邢梦寻的大危机
话说不等式x1x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