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时期下的高中班级管理

2017-11-07王建忠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耐心细心爱心

王建忠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重要组织部分,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新时期下,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思想都无时不发生新的变化,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多多用心,用自己的言行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再加上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学生才会在教师的引导和关怀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心;细心;耐心

英国的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要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的人,那就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毅力,使之逐渐形成自治力,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能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如何注意选择好每一个“创造之地”,把握好每一个“创造之时”来造就一个“创造之人”呢?

一、热爱学生,把心灵献给学生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班主任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班主任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感情基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班主任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作为一名一线班主任,就要牢固树立“热爱学生、服务学生”的思想,耐得住寂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热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思想,更要尊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步入青少年的学生正是一个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追求平等对待是他们的一大愿望,他们最渴望受到老师的尊重,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精神激励。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提出要班主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欣赏学生;不惜吝啬,赞美学生,和学生积极主动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和朋友,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比如在班级常规管理中,班主任要多深入宿舍,深入学生生活,这样才能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动向,激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拥有博爱思想。孔子说“有教无类”,对学生的关爱更应如此。教师既要关爱品学兼优的优等生,更要关爱中等生与后进生,而不能允许有被师爱遗忘的角落。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些中等生与后进生更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与赏识,这一点可以从他们平时的言行中观其一斑,甚至在他们的一些非正常言行中都潜藏着这样的动机。如果班主任对这部分学生关爱不够,就可能造成這些学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进而影响整个班级和谐而全面地发展。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他承系者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重托,相信每位班主任都会在爱的情怀、严的要求、细的感召工作氛围中,不断注入管理方法之活水,澄清班主任教学工作的一池清水,培养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润物无声”的教育,适度恰当的“批评”

高中生相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虽说高中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班主任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存在的。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会无所不在地影响到学生。由此可见,所以作.习上,班主任老师要求真务实,不能随便妄下结论,而是通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去获得感官的认知,班主任老师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教给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脱离实际,一味的说教和空洞的理论认识都是错误的。我们要智慧育人,让学生在自己的选择中获得最理性和持久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说,班主任老师的认知态度决定了学生的认知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让润物无声的教育演绎得更加完美。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让学生体验父母般温暖的关爱,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实践在于关爱学生,老师爱护学生,学生爱护老师,学生关心学生,班级成为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就会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向前迈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班集体的生活中,总有些学生难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学生犯了错,班主任老师怎么办?是一味地训斥学生,还是帮助学生找到犯错的原因,帮助其改正呢?我想班主任老师应该理性地选择后者,一味地训斥学生,一来难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二来问题的症结还在,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有理智的帮助,才能学生获得正确的方法去改正错误。但帮助不等于迁就学生,适度恰当的批评有时比表扬更有作用,批评要做到适度,批评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要让学生发至肺腑地说出:“老师,我错了”。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一班之魂,是学校中的家长,班主任老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方法论,即遇到问题,我们如何去解决问题?班主任老师要多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举,有效架设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及同学都是直接的相关人员。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把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做。因此,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争取家长的支持会使学校的教育更加有效果,如何和学生的家长保持长期的联系并且取得他们的支持呢?架设好家校沟通的桥梁是班主任老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一是利用好现代通讯工具,利用家校联系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家长发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对于个别家长,还要专门花上一定的时间和他们在电话里沟通和交流,提高了效率。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的召开,学生的家长、任课老师、学生三者面对面的交流,这样谈的话题更加集中,对学生来说更加具有针对性,谈话的内容更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参加班会课,在课堂上听听自己孩子的心声。班主任老师及时与家长密切配合转化和提高学困生的成绩。一个班级好、中、学困生的存在是难免的,转变一个“学困生”并非是“朽木不可雕”。我在转化“学困生”的教育中是这样做的,首先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学困生”的接受能力特点,因材施教。其次是多与家长联系,互通在校、在家的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布置每天的作业,让家长督促孩子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全部完成且做对的,我就在其作业本上写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对连续三次作业全做对的就给其“加星”,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提高。通过有效的家校联系和沟通,班主任老师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家长能更加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两者形成了合力,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上就是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作为高中班主任,教育的对象是易并能很快接受新事物的高中生,他们在不断地去与时俱进,所以班主任也要不断地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优化班级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容易并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庆华.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0(03).

[2]魏书影.班级管理之我见[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5).

[3]刘俊芳.抓好班级管理的三个方面[J].吉林教育.2008(25).

[4]梁土新.浅谈班级管理的实践体会[J].南方论刊.2007(03).endprint

猜你喜欢

耐心细心爱心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2)
细心观世界,童心写丹青(4)
细心的外公
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高职辅导员日常管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