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共同体

2017-11-03

中国德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社会性本质爱国

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只是人们为了获取归属感而想象的共同体。在他看来,民族和国家都是被人为构建出来的东西,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有别的选择而不去构建此类东西吗?恐怕并非如此。事实上,我们不能不依赖、也无法离开此类共同体。赫拉利指出,若非利用复杂的概念系统建构了纷繁的社会网络,人类不可能取得辉煌成就,甚至不可能在与其他动物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得以幸存。从起源上说,人便是生活在“想象的共同体”中的动物,这里是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源泉。这支持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本质”的判断。

约翰·洛克等人认为,先有个人,个人组织起来,才有了社会和国家,以此论证人民权利的正当性。这是现代政治理论的基石,在政治哲学中有重要价值。然而,事实上,先于社会的原子式个人并不存在。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国家是社会的有效组织方式。从个人哲学角度看,黑格尔似乎更有说服力,他说,“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国家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生于此间、死于此間的共同体。所以,爱国,不仅是个人对国家的责任,亦是对自己的责任。而我们要去履行这样的责任就要先把握好爱国行为的本质。

爱国行为是理性行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学习外国优秀文化促进本国的文明和进步都是爱国;在国际事务中,爱国意味着增进国家和人民利益,而与他国的合作和良好关系通常有助于增进国家和人民利益。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身上经常出现高昂的爱国之情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爱国之行的脱节,爱国主义教育不培养“愤青”。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爱国之行为目标。政治、历史、地理、语文、艺术等课程中,都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不限于课内,少先队、共青团活动,以及各种课外活动中,也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不限于校内,社会媒体和社会活动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渠道。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性本质爱国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学·晒佳作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