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

2017-11-02闫彩凤季艳蕾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肥胖症单纯性有效率

●闫彩凤 季艳蕾

护理干预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

●闫彩凤 季艳蕾

目的:探讨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症患儿236例,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均给予两组身高、体重、血压等常规体检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在护理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6%、96.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所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儿童;护理干预;单纯性肥胖症;治疗

作为一种继发性的病理性肥胖症,单纯性肥胖症严重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单纯性肥胖症患儿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目前我国尚无治疗该种病症的特效药。徐翠红提出,心理护理干预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治疗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3月~2015年7月内分泌科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症患儿2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随机将该23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儿均为118例。其中,对照组男童为64例,女童为54例,年龄为(4.1±2.0)岁;研究组男童为66例,女童为52例,年龄为(4.5±1.3)岁。据了解,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比较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患儿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治疗中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肥胖度评定标准”[2]:超过标准身高体重的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标准身高体重的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标准身高体重的50%为重度肥胖。

1.3 护理方法

均给予两组身高、体重、血压等常规体检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相应的护理干预。

(1)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家属的思想工作,向其耐心、详细地讲解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危害,及时消除其不正确的观点。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向家属说明儿童减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获取家属的配合,鉴定儿童减肥的决心与信心,经尽可能使其以身作则,督促并带领孩子一起运动,有效控制一些高热量、不健康食物的摄入。

(2)由于肥胖的治疗周期长,且治疗效果在短时期内不明显,患儿易出现焦躁、萎靡、忧郁等不良情绪。因此,为帮助患儿树立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可用通俗、亲和的语言向他们讲述一些通过积极配合治疗而治愈的患者病历,提高患儿减肥的决心与自我管理能力。

(3)护理人员应告知家长培养儿童正确的饮食习惯:少吃甜食;细嚼慢咽;吃有营养的早餐;不挑食;睡觉前不进食;少吃不健康的高热量零食。此外,护理人员应告知家长按照日常食物的热量卡路里科学计算儿童每天进食的食物总热量。若按照热量将日常食用的食物分为红、黄、绿三个等级,则患儿应尽可能少食用红等级的食物,多实用绿等级的食物,适当食用黄等级的食物。

(4)在日常生活中,部分患儿及其家属为尽快达到减肥的目的,往往会采取诸如节食减肥、服药减肥、手术减肥等一些不正确的减肥方法,不仅没有达到减肥的目的,还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科学减肥的宣传教育工作,详细讲解不正确减肥方法的危害,把患儿及其家属带出减肥的误区。

(5)长期以来,运动一直被认为是最健康的减肥方法,对于单纯性肥胖症患儿也同样适用。因此,首先,护理人员可通过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和讲课等方式,帮助患儿了解运动时的心率控制、有氧运动方式、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等,使其树立科学的运动理念。其次,护理人员可为患儿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表:在吃饭前半小时进行运动;至少每天运动一次,或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运动时间尽可能保证有2小时。

1.4 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患儿身高、体重、肥胖度等体格指标均恢复正常范围。

好转:患儿身高、体重、肥胖度等体格指标有明显改善。

(3)无效:患儿身高、体重、肥胖度等体格指标无改善,甚至有所上升。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所得数据资料通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标准差与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并分别采用t与x2进行检验。用P表示两组数据的检验结果,若P<0.05,则表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护理后,对照组痊愈、好转、无效患儿分别为56例、32例、30例,总有效率为74.6%(88/118);研究组痊愈、好转、无效患儿分别为72例、42例、4例,总有效率为96.6%(114/118)。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情况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4.6%、96.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偏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基础护理上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儿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所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过程,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市人民医院)

[1]戈越红. 护理干预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2013,34:39+41.

[2]许翠红. 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7:2-3.

猜你喜欢

肥胖症单纯性有效率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与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8例临床对比观察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探讨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