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17-11-02肖欢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生化标志物

●肖欢

分析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肖欢

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施以治疗过程中,分析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4月~2016年02月收治的10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分组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对骨质疏松症疾病治愈率以及观察组骨转换指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患者疾病治愈率(96.23%)同对照组骨质疏松症患者(60.38%)比较,增加程度显著(P<0.05);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后骨转换生化指标表现同治疗前比较,改善程度显著(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治疗期间施以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对于患者的骨形成情况以及患者的骨吸收情况可以有效加以敏感反应,从而对于骨质疏松症疾病疗效的提高可以奠定基础。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

作为众多骨骼疾病的其中之一,骨质疏松症疾病特点主要体现为患者的全身性骨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患者的骨脆性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诸多集中于绝经期妇女以及高龄患者中发病[1]。本文为了研究最佳的治疗配合方法以提高骨质疏松症疾病治愈率作为研究目的,以此说明临床开展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工作的意义所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04月~2016年02月收治的106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分组通过随机数表法展开;对照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2岁~69岁,平均年龄为(59.15±2.39)岁;观察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55岁~71岁,平均年龄为(59.23±2.42)岁;对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性别比例以及年龄分布展开对比,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

1.2 方法

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进入医院后,临床开展骨密度检查工作,之后骨质疏松症疾病获得有效确诊。对于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患者,于治疗前后开展骨转换生化指标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对治疗方案加以合理调整。对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施以疾病治疗期间,不予以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计数资料(骨质疏松症疾病治愈率)以%形式施以X2检验,计量资料(骨转换生化指标检测)以形式施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 结果

2.1 骨质疏松症疾病治愈率对比

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患者疾病治愈率(96.23%)同对照组骨质疏松症患者(60.38%)比较,增加程度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质疏松症患者疾病治愈率临床对比

2.2 观察组骨转换生化指标临床对比

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后骨转换生化指标表现同治疗前比较,改善程度显著(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治疗前后对比(微克/升,x±s)

3 讨论

作为常见老年疾病的其中之一,骨质疏松症疾病近年来发生率仍然逐渐提升,对于此种疾病施以临床检查,主要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观察以及完成对患者实施骨密度检查,但是无法获得确切的诊断效果。通过对骨转换指标施以临床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确诊以及临床治疗充分习惯指导可以奠定坚实基础[2-3]。

在对骨质疏松症疾病实施筛查的过程中,通过开展骨转换生化指标检测工作,针对骨质丢失的情况可以有效明确,从而研究针对性治疗方案加以干预,降低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疾病的概率[4]。

作为骨形成标志物的一种,PNP表现出的敏感性较高,其针对患者的骨细胞活性可以进行有效反映。通过骨钙素,可以对患者骨形成以及骨吸收表现出的偶联情况加以准确反映,患者的骨钙素浓度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升高后,则表示用药对患者的骨形成产生了刺激。对于β-CTx,其表现出特异性显著,其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系列反应可以做到有效检测[5]。

本次研究中,施以常规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同施以常规治疗+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的对照组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患者疾病治愈率(96.23%)同对照组骨质疏松症患者(60.38%)比较,增加程度显著(P<0.05);观察组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后骨转换生化指标表现同治疗前比较,改善程度显著(P<0.05)。有效证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干预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施以常规治疗+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检测干预,对疾病治愈率的提高可以做出有效保证,从而优化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单位:毕节市中医院)

[1]帕力达·阿不力孜,艾克拜·艾合麦提,周晓辉等.新疆老年男性骨转化生化标志物及性激素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9(10):1241-1245.

[2]阮光强.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111-112.

[3]罗志江.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特点[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6):876-877.

[4]李国新,袁忠治,温健等.椎体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5,21(11):1357-1359.

[5]郑淑君,张娟,李奇全等.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7(12):1239-1241.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生化标志物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