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

2017-11-02裴坤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低血压满意率血液

●裴坤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

●裴坤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29例为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外29例为对照组,在血液透析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观察组(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血液透析后容易发生低血压状况,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干预

为了解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现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详情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29例为观察组:男17例占58.6%、女12例占41.4%,年龄56-77岁,平均(65.6±4.2)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占34.5%、糖尿病肾病8例占27.6%、高血压肾病7例占24.1%、多囊肾4例占13.8%;另外29例为对照组:男19例占65.6%、女10例占34.5%,年龄54-78岁,平均(66.2±3.8)岁,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占37.9%、糖尿病肾病7例占24.1%、高血压肾病5例占17.2%、多囊肾6例占20.7%;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入院指导、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给予其心理辅导,多给患者讲解一些治愈的例子,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抑郁,建立治疗的信心[1];②严格控制超滤:透析器先对患者的干体重进行准确评估,然后据此确立超滤量及超滤率,一般易发生低血压者净超滤量应≤10ml/(kg·h),总净超滤量应≤2kg,若透析期间患者的体重增长幅度过大,则不要在当次透析中超滤到位[2];③优化透析模式:选择低温+可调钠模式给患者进行透析,透析液温度设置35-36℃,钠浓度开始148mmol/L,逐步降到136mmol/L,这样可以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促使机体排水,改善血管稳定性,稳定血压[3];④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合理食谱,老年患者在血液透析期间不易摄入过多钠盐和水分,最好是在透析前2h内进食,透析后3h内不宜进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发生低血压[4];⑤用药指导:指导患者合理服用降压药物,但在透析当日应暂停服用或者减少服用量,并且以短效药物为宜,而长效药可在睡前服用[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以上所有临床研究数据均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来进行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

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对比表

2.2 护理满意率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观察组(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对比表

3 讨论

血液透析乃临床上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手段,通过血液透析,可以清除体内废物及毒物,调节水电和酸碱平衡,从而维持患者生命。但是,血液透析后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容易引起低血压等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非常高,而低血压后,又容易引起一系列心脑血管并发症,从而威胁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所以,为了避免老年患者在血液透析后发生低血压,临床上应给予综合、系统、全面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干预难以顾及到细节问题,只有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才能够达到系统的护理要求。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观察组(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结论:老年患者血液透析后容易发生低血压状况,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1]曲艳辉.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01):172-174.

[2]葛炎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4):3408-3410.

[3]曹冬琴.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8):238.

[4]赵君,王永清.老年低血压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2012,(18):709-711.

[5]周文英,周雯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02):180-181.

猜你喜欢

低血压满意率血液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多彩血液大揭秘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血液偏型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