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期针灸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护理分析

2017-11-02勇姣姣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面瘫针灸效果

●勇姣姣

分期针灸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护理分析

●勇姣姣

目的:研究分期针灸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分期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0例按照奇偶数列表的分组方法分为2组,25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将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不良情绪情况以及portmann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紧张、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分别为8.00%、4.00%、12.0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portmann评分(16.46±2.48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分期针灸能够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同时辅以护理干预可促进临床效果的提高和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

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分期针灸;护理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分期针灸应用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从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属于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有25例患者。50例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以及沟通障碍的患者排除。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3∶12,年龄范围42~86(62.26±14.37)岁。病程在(4—60)天,平均病程(26.46±8.84)天。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9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4∶11,年龄范围42~86(62.26±14.37)岁。病程在(3—58)天,平均病程(26.53±8.89)天。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8例。

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之间对比基线资料方面差别不大(P>0.05)。1.2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传统护理

对患者进行眼部、口腔、生活等方面干预,在进行分期针灸治疗期间关注留针时间。

1.2.2 观察组护理方法--综合性护理

综合性护理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健康教育:在进行分期针灸治疗前,将疾病以及分期针灸治疗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解给患者听,并重点强调治疗过程中需配合的事项,使患者理解并配合医护人员操作。心理护理:受疾病的影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将分期针灸治疗的效果、成功治疗病例等信息传达给患者,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减轻不良情绪。日常护理:指导患者做好面部的保护工作,使用温开水洗脸并热敷,另外针对眼睑闭合困难的患者予以氯霉素眼药水,佩戴眼罩,定时保持口腔卫生。功能锻炼:在分期针灸治疗的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面部功能锻炼,一天进行三至五次。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包括紧张、自卑以及焦虑。

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两侧面部运动情况使用周围性面瘫简易评分表(portmann)进行评估,包括抬眉、闭眼、鼓腮、撅嘴、示齿以及张大鼻孔六种运动,每一项分为0分(运动消失)、1分(运动明显减弱)、2分(运动减弱)、3分(运动正常),安静状态的面部情况分为0分(明显不对称)、1分(轻度不对称)、2分(正常),满分为20分。分值的高低与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神经的改善情况呈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不良情绪情况和计量资料--portmann评分分别用%表示(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x±s )表示(t检验)。以P值小于0.05为标准表示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差别较大。

2 实验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紧张、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统计学具有意义。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不良情绪(n,%)

护理前,观察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portmann评分为9.28±2.37分,护理后为16.46±2.48分。

对照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前的portmann评分为9.31±2.42分,护理后为10.58±3.25分。

组间对比护理前的portmann评分无统计学意义(T=0.04,P=0.96),护理后的portmann评分相比较差距明显(T=7.19,P=0.01)。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属于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1],在任一年龄段均可发病,以面部肌肉瘫痪、眼睑无法闭合、嘴角下垂等症状为主要表现[2]。分期针灸治疗能够使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进而改变患者的面部外观以及功能,另外积极的护理干预在分期针灸治疗过程中也必不可少。传统护理干预在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因面部外观受到影响等多种因素产生的不良情绪得不到明显的改善。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在周围性面瘫患者疾病不同时期进行针灸治疗时实施综合化、全面化以及优质化的护理服务,能够使患者认识到分期针灸治疗对改善病情的重要性[3],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的减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治疗时间的缩短[4];另外进行生活指导,能够对面部和眼部起到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5];面部功能锻炼配合分期针灸治疗可促进疗效的提高,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力的提升[6]。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紧张、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以及portmann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

综上所述,加强对进行分期针灸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

(作者单位:江阴市中医院针灸科)

[1]李立娟.分期针灸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256-256.

[2]冼雪英.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效果探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3):451-452.

[3]张光琴,杨艳,曾令菊.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1):170-170.

[4]潘新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要点及效果观察[J].药物与人,2014,27(8):240-241.

[5]卢丽琴,刘正风,毕玮.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42):144-145.

[6] 吕莉.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索[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2):238.

猜你喜欢

面瘫针灸效果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