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皮层功能与弱视程度关系研究

2017-11-02田利荣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组块弱视屈光

●田利荣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皮层功能与弱视程度关系研究

●田利荣

目的: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皮层功能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屈光不正弱视儿童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屈光不正弱视儿童作为实验组,再选取正常视力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IEMENS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两组儿童视皮层感兴趣区BOLD-IMRI数据。对比两组儿童进行屈光矫正治疗前后皮层激活的强度和范围,分析变化的特点,对儿童弱视的程度进行分析和分级。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实验组儿童的皮层神经元反应和激活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屈光矫正后,皮层活动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激活范围也逐渐变大,儿童皮层激活范围与弱视的程度无线性相关。结论:屈光不正弱视儿童的皮层进行了激活后发生了变化,进行屈光不正的校正后,皮层的激活范围也变大,因此可以看出,及时的进行视力矫正能够减少对皮层功能的损害,但是皮层的激活范围与弱势程度的关系并不大,无线性关系。

屈光不正性弱视;皮层功能;儿童;弱势程度

弱视疾病,患者的眼部不会出现器质性的病变,主要是因为功能性为主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8,并且不能进行矫正[1]。屈光不正性的弱视在弱视患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发病的本质是由于视通路和视皮层长期得不到利用和结构的改变,导致眼部信息形成受到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屈光不正弱视儿童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30例屈光不正弱视儿童作为实验组,再选取正常视力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3~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1)岁。对照组患者有男性1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在3~1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1.9)岁。

1.2 方法

1.2.1 实验设计

为患者进行眼部刺激实验,播放我院自制的黑白旋转光栅作为刺激的光源,然后通过磁共振将光栅投影在磁共振的白色屏幕上便于成像,患者躺在磁共振扫描仪器中,头部用海绵固定,白色的屏幕距离患者眼睛1米,白色屏幕上的图片宽1厘米,光栅条纹的宽度为7厘米。

1.2.2 实验过程

实验中进行数据采集,不仅有显示屏的光线,还有一些外部光源,因此,患者在实验的时候尽量不要眨动眼睛,实验过程中,患者双眼裸眼,双眼屈光矫正分别进行刺激,采用组块实验方案,包括任务状态组块和控制状态组块,过程中两种组块相互交替,每个组块要持续30秒,进行10次,每一类的组块要进行5次。图像和数据的处理实验中采集到的数据和图像可以利用磁共振自带的软件进行处理。

1.3 评价标准

采用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防治学工作会议制定的标准,0.6~0.8为轻度弱视,0.2~0.5为中度弱视,低于0.1为重度弱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皮层功能定位结果分析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眼睛兴奋区在枕叶周围的视觉皮层上,兴奋区域在纹状区,纹旁区,纹周区,弱视儿童进行屈光矫正治疗后,舌回等视皮层被激活[2]。

2.2 对比两组患者皮层激活的结果

实验组患者进行矫正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一起进行视皮层扫描。实验组患者纹状区皮层激活范围为(1.5±0.6)×103体素,对照组患者的纹状区皮层激活范围为(2.2±0.4)×103体素[3]。实验组患者的联合区皮层激活范围为(9.7±0.8)×103体素,对照组患者的联合区皮层激活范围为(12.4±1.1)×103体素[4],两组患者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皮层激活的结果

2.3 弱势程度与皮层功能的关系

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资料,进行Spearman的分析,r=0.175,P=0.664,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5]。见表2。

表2 弱势程度与皮层功能的关系

3 讨论

屈光不正弱视儿童发病的本质是由于视通路和视皮层长期得不到利用和结构的改变,导致眼部信息形成受到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资料,进行Spearman的分析,r=0.175,P=0.664,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

患者皮层进行了激活后发生了变化,进行屈光不正的校正后,皮层的激活范围也变大,因此可以看出,及时的进行视力矫正能够减少对皮层功能的损害,但是皮层的激活范围与弱势程度的关系并不大,无线性关系。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1]朱娟,燕振国,张文文等.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皮层功能与弱视程度关系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1,19(1):1-5.

[2]姜钦影,李倩,郭明霞等.屈光参差与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脑白质形态学的MRI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12):1408-1412.

[3]周晓东,邸悦,唐小菁等.年龄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1,13(6):423-425.

[4]金辉华,马勤.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筛查及治疗效果分析51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167-168.

[5]齐靓,胡燕妮,袁昌亮等.不同程度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9):1931-1932.

猜你喜欢

组块弱视屈光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为什么弱视的蝙蝠可以在晚上飞行?
融入注意力机制的越南语组块识别方法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儿童弱视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患者水平垂直融像功能变化(中)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荔湾3-1CEP关键建造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