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7-11-02王婷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全面性先天性心脏病

●王婷

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王婷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9日至2017年3月29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频率(25.96±2.45)次/min、心率(86.38±1.87)次/min、不良事件发生率(3.33%)、FEV1/FVC(12.59±3.46)%、FEV1(0.62±0.02)L、FVC(30.51±7.73)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中效果显著。

护理干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炎;效果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是指患儿出生后便存在血管、心脏功能异常,其不仅限制小儿生长发育,还可危及小儿生命安全,为了降低临床死亡率,需加强临床护理干预[1]。本文旨在探索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的临床意义,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120例,对其随机化分组,分别为观察组(60例;全面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60例;常规护理),实验患儿均在2016年3月29日至2017年3月29日期间收治。

观察组平均年龄为(3.95±1.75)岁,男性有34例,女性有26例;病种类型:4例患儿为法洛四联症,9例患儿为主动脉瓣狭窄,14例患儿为室间隔缺损,18例患儿为房间隔缺损,15例患儿为肺动脉瓣狭窄伴动脉导管未闭。

对照组平均年龄为(3.41±1.53)岁,男性有35例,女性有25例;病种类型:5例患儿为法洛四联症,8例患儿为主动脉瓣狭窄,15例患儿为室间隔缺损,20例患儿为房间隔缺损,12例患儿为肺动脉瓣狭窄伴动脉导管未闭。

两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加强患儿护胃、止吐、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治疗,及时补充机体需要量,增强患儿抵抗力,同时密切观察患儿血压、心电图、心律、心率的变化。

观察组采用全面性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

(1)情感支持: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无法理解成人话语,对此在于患儿沟通时,可通过抚摸患儿额头、脸颊方式,增加患儿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且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加深患儿护理配合度,对于在治疗期间出现疼痛感患儿,需通过听音乐、看动画片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为了促使患儿保持心情愉悦状态下,可在病房内张贴卡通画片,尽可能缓解患儿恐惧感[2]。

(2)并发症的预防:加强患儿病情、生命体征的变化,重点观察肢体血液循环、足背动脉搏动、穿刺部位,且定时监测一次患儿血压、心率、呼吸,防止心功能突然性恶化,嘱咐患儿多饮水、多休息,尽可能稳定患儿情绪,同时对于留置静脉针的患儿,应每日检查导管的通畅性,预防血栓的形成[3]。

(3)呼吸道护理:①吸痰: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道通畅情况,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现象,需立即清理口腔分泌物,对于痰多且黏稠患儿,可实施吸痰护理,从而放置痰液堵塞气道,在日常生活中,可加强雾化治疗,从而达到稀释痰液目的;②气道湿化:协助患儿采取半卧位,给予患儿面罩吸痰,尽可能促使痰液排出气管,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保证呼吸道通畅,且每日对患儿进行拍背,为了使患儿得到延续性护理,可教会患儿家属正确拍背方式,防止患儿出现窒息现象;③吸痰护理:对于急性肺水肿患儿,需加强吸氧护理,每日两次,每次10~20分钟,第二次吸入时,需间隔15~30分钟,若患儿呼吸困难症状仍为改善,可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完成相应诊治工作[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不良事件发生率、FEV1/FVC、FEV1、FVC。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对比值存在差异。

2 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儿FEV1/FVC、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儿肺功能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类型较多,常见的几类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属于死亡率较高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受到遗传基因、药物、病毒的影响,而引起的心脏异常。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心血管的发育异常,可导致血液的流向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肺炎的发生,若未及时干预,可危及患儿生命安全[5]。

全面性护理干预主要通过对患儿实施了呼吸道护理、情感支持、并发症的预防,其能够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改善患儿肺功能和心功能,降低临床死亡率。其中通过并发症的预防,能够降低患儿发生血栓、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的几率;通过情感支持,能够拉紧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和安全性,缓解患儿焦躁、不安情绪;通过呼吸道护理,能够及时清理患儿口腔分泌物,减少发生因分泌物堵塞气道事件,从而改善患儿肺功能[6]。

总而言之,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实施全面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儿肺功能。

(作者单位:无锡市锡山区人民医院东亭分院内科)

[1]何泳思,赵焕佳.延续性护理对非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炎发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5(6):760-762.

[2]刘丽华,彭映雪,谢佩珊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52-53.

[3]刘英华.401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实施气道护理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5):252-253.

[4]李茹珍,徐琴,吴赟等.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13-14.

[5]黎文娟,郑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入住层流病房的治疗效果分析及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5,69(19):264-265.

[6]刘永勤.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4(14):3359-3360.

猜你喜欢

全面性先天性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游戏治疗在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
先天性畸形:矫治的最佳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