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DNA与酶联法检测乙肝五项的关系

2017-11-02王富考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乙肝患者乙肝病毒

●王富考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DNA与酶联法检测乙肝五项的关系

●王富考

目的:临床上常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来对乙肝患者进行诊断,探讨这两种方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523例来我中心就诊的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和乙肝病毒检测,并根据乙肝五项指标将患者进行分组,同时分析联合应用乙肝五项和病毒DNA量进行诊断的关系。结果:根据乙肝五项指标结果可将患者分为6组,其中“大三阳”具有较高的病毒DNA阳性率和最高的DNA拷贝数(P<0.05),另外HbeAg的出现伴随着乙肝病毒的高检出率。结论:对乙型肝炎的准确诊断需联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五项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病毒DNA量。

乙肝五项;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定量PCR法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乙型肝炎诊断方法是检测乙肝五项指标,荧光定量PCR能检测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拷贝数。将乙肝五项检测与乙肝病毒DNA检测联合应用于乙肝的诊断和筛查将大大减少误诊率。本文以523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乙肝患者体内的血清标志物与乙肝病毒DNA量之间的关系,并为临床上联合使用乙肝五项指标和乙肝病毒载量进行乙型肝炎诊断提供依据[1]。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中心确诊的523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男性293例,女性230例,患者年龄介于22~67岁,平均为43.7岁。抽取病人空腹时的静脉血2mL,分离血清后分成两份冷冻保存,一份用于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一份用于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量。

1.2 研究方法

1.2.1 乙肝五项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sAb、HbeAg、HbsAb、HbcAb。严格按照厦门新创乙肝五项检测试剂说明书进行检测和结果评定。使用普朗9602G酶标仪进行检测,并将病例分为6组。

1.2.2 乙肝病毒DNA测定

乙肝病毒DNA样品送至艾迪康检验中心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病毒DNA拷贝数以mean±SD copies/mL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的DNA拷贝数,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乙肝病毒阳性率,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乙肝五项检测结果

根据532例乙肝患者血清样本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可将样本分为6组,结果见表1。

表1 523例患者血清样本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

2.2 不同组之间结果的比较

从检出率看,1和5组的乙肝病毒DNA阳性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临床上将第1组的乙肝五项模式成为“大三阳”,同时第1组的DNA检出浓度也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临床上将第2组称为“小三阳”,从表1中得出“小三阳”组的乙肝病毒DNA检出率要远低于“大三阳“组,而平均检出浓度与”大三阳“组处于同一数量级。第6组所有患者均未检出乙肝病毒DNA。

3 讨论

3.1 乙肝五项与乙肝病毒DNA的关系

此次研究中“大三阳”患者共255例,此类患者体内还未产生病毒抗体,乙肝病毒处于快速复制阶段,具有传染性,对乙肝病毒DNA的结果也表明,此类患者血清中病毒DNA拷贝数也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此次研究中“小三阳”患者有169例,其中乙肝病毒阳性仅79例(46.7%),但在阳性患者中乙肝病毒的DNA浓度也处于较高水平,仅低于“大三阳”患者,“小三阳”中仍有部分患者检测出乙肝病毒DNA可能是因为病毒发生变异而检测不到HBeAg。根据乙肝五项指标,将本次研究的病例分为6组,其中第1、3、5组中HBeAg都为阳性,且都具有较高的乙肝病毒DNA检出率,表明HBeAg阳性结果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具有强传染性。第4、6组中HBsAg为阳性,而HBSAb、HBeAg、HBeAb为阴性,表明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患者处于恢复期,病毒活力弱,处于较低水平[2]。这两组的乙肝病毒DNA阳性率也较低,第6组未检出病毒DNA,而在第4组中乙肝病毒DNA也处于较低水平,所以血清中未检出病毒DNA并不代表体内没有乙肝病毒,此时需结合乙肝五项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3.2 酶联免疫与荧光定量PCR的联合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的优点是简单、快捷、廉价、特异性好。但乙肝五项指标并不能真实的反应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DNA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及时准确反应病毒复制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费用较酶联免疫法高,当病毒处于低水平复制时,也不能准确检测出病毒的存在。所以临床上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乙肝患者进行诊断是必然的趋势。

4 结论

临床上常用的乙肝诊断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此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常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乙肝的诊断和抗病毒药物的疗效评价。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乙肝患者的准确诊断和真实反映病毒在患者体内的情况需要综合参考乙肝五项指标和乙肝病毒DNA量[3],所以将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联合应用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单位:甘谷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尚小云.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方法测定乙肝血清标志物相关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4):1836.

[2]石伍华,王海清,许艾明等.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方法测定乙肝五项指标相关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87-88.

[3]黄静.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法乙肝免疫学检测的探讨[J].医学检验,2013,3(6):110-112.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乙肝患者乙肝病毒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李玉芳:如何提高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疗效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前列地尔联合拉米呋啶对老年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食品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初探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进展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