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良反应临床效果分析

2017-11-02刘姗姗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阿托硬化冠心病

●刘姗姗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良反应临床效果分析

●刘姗姗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把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20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40mg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采用不同方法后,观察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1.43%和11.1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不明显,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当采用的阿托伐他汀计量不同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变化不大。

冠心病;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好发在中老年人。该病主要会导致机体的脂质代谢紊乱,使脂质在动脉内膜上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形成血管阻塞。早期患者会出现心悸、乏力的症状,当病情恶化,则会出现胸闷、窒息感加重等临床表现,严重时会影响正常心律,危及生命[1]。临床上对于此病,通常给予药物进行治疗,采用降血脂药,其中阿托伐他汀会使患者诱发不良反应[2]。该研究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然后分别采用相应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5例,观察组患者45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其年龄范围为44~76岁,平均年龄(63.14±10.58)岁,对照组患者的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5.41±2.67)年。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其年龄范围为46~77岁,平均年龄(67.41±11.13)岁,观察组患者的病程为1~8年,其平均病程(4.61±1.08)年。分组后,将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疗方法上,对8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如给予硝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等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20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40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两组患者均持续8周的治疗周期。

1.3 观察指标

通过患者治疗后的复查,记录患者服药情况以及剂量,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该研究采用SPSS 22.0软件对采集到各项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分析,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服用药物8周后,对照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消化系统疾病2例、肌肉疼痛1例以及酶升高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而观察组则出现了5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消化系统疾病2例,肌肉疼痛2例以及酶升高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将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并无明显的差异,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随着老年人体质的变弱,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下降,冠心病的发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主要是由于机体内脂质代谢的紊乱,使较多的脂质物质沉积在血管中,最终导致血管的阻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如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心律的失常,危及生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目前针对此病,临床上采用的主要药物是阿托伐他汀,但由于阿托伐他汀有较多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目前对其剂量的使用进行了调查。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而导致的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变得狭窄,血液供应不足,心肌细胞缺血发生损伤坏死,收缩时易痉挛而发生心绞痛,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脂质代谢紊乱在血管内膜上大量堆积所导致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4]。胆固醇(TC)是血脂的主要成分之一,低密度脂蛋白(LDL)的主要作用是转运内源性胆固醇,是胆固醇在血液中的主要载体之一 。TC与LDL在血液中的含量是治疗与诊断冠心病的两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冠心病的两个巨大诱因,高胆固醇常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易发生的一个危险信号。阿托伐他汀是一种强效降血脂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理有两点,一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合成,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二是通过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数量和抑制LDL的合成来减少LDL的含量,从而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达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效果[5]。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冠心病的治疗,但由于此药物有较多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故在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上,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然后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经过统计发现,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冠心病的首要药物,还值得医学界深入的研究。

(作者单位:河南省淮阳县人民医院)

[1]沈越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7):55-56.

[2]孙丽丽,智永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112-113.

[3]赵春军.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3):367-369.

[4]殷江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5):64-65.

[5]高春红.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9):274-275.

猜你喜欢

阿托硬化冠心病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警惕冠心病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