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观察

2017-11-02潘永昙包远玲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外伤康复训练康复

●潘永昙 包远玲

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作用观察

●潘永昙 包远玲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2016年行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观察组手外伤患者在常规功能康复措施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对照组手外伤患者采用常规的术后功能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手外伤患者术后肌力、手功能均高于对照组手外伤患者,观察组手外伤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手外伤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手外伤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手功能的康复。

护理干预;手外伤;手功能;康复

手外伤患者术后手功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手外伤患者术后治疗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部分患者因疼痛不能忍受长期的康复锻炼,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术后手功能的降低,使得患者内心产生一定程度的焦虑与抑郁。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对预后的信心,为了解功能康复中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与手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50例手外伤手术患者,对其中25例患者采用术后功能康复中的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50例手外伤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范围在16-53岁之间,平均年龄34.25±2.16岁,手外伤原因:手部关节损伤16例,挤压伤11例,手指肌腱断裂伤13例,手部神经损伤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手外伤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手外伤类型以及一般病历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手外伤术后患者采用手功能康复中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手外伤术后患者在常规康复护理中增加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心理护理干预:心理疏导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注意语调柔和,保持耐心。告知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康复训练的项目、步骤,做好心理准备。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治疗,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配合度与依从性。康复护理干预:康复锻炼中注意观察患者耐受能力,防止手部二次损伤[2]。告知康复锻炼的细节,根据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适时调整锻炼方案。向患者告知康复锻炼的积极效果,使患者建立信心,主动参与康复锻炼中。日常生活护理干预:手功能的损伤,患者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对于一些精细的手部工作无法独立完成。护士应主动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的刷牙、洗脸、穿衣等动作。避免用同情的心态对待患者,给予足够的尊重。

1.3 观察指标

TAM评分判断患者的手功能,患者手关节活动范围达至正常范围为显效;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健侧80%为有效;患者关节活动范围无改善为无效。MMT分级有0-5级,0级无肌肉收缩,肌力分级越高患者关节活范围、重力运动以及抗阻力运动越好,其中5级表示完全正常。SAS焦虑评分表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程度越深。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抑郁倾向越严重。

1.4 数据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由SPSS22.0分析处理,P<0.05表示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手外伤术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外伤术后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2.2 观察组手外伤术后手功能的恢复情况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如表2。

表2 2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2.2 观察组手外伤术后患者MMT分级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2组患者MMT情况比较

3 讨论

手外伤使得患者的生活能力下降,尤其对于精细手工动作的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手外伤患者术后的康复不仅受手术的影响,术后的康复同样起到较大影响[3]。手外伤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长期的过程,护理干预上给予正确的目标,提高患者治疗效能感,增强康复锻炼的信心[4]。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态度与信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手外伤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和手功能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干预的实施强化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护理干预注重康复锻炼中的细节,观察患者在康复训练的表现,加快康复速度,提高手功能的康复效果。护理人员强化康复锻炼的意识,增加对康复的重视。从而使患者感受到医院的关心,进一步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治疗的配合度。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减轻不情绪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作者单位:黔西南州中医院)

[1]余诗军,魏水华,钟宏丽等.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15-1817.

[2]余诗军,魏水华,钟宏丽等.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康复中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3,19(13):101-101,116.

[3]田万成,潘希贵,潘风雨等.手外伤早期功能康复医生指导方法[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4,28(3):245-246.

[4]李晓英,李玉松.手外伤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J].医学信息,2014,15(21):183-183.

猜你喜欢

外伤康复训练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