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2017-11-02车志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出血量

●车志

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车志

目的:本次主要对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72例,根据其手术方式平均分为全切组和部分切除组各36例。结果: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复杂胆囊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部分切除术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胆囊手术

胆囊疾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胆囊疾病的种类较多,如胆囊息肉、胆结石等。大部分患有胆囊疾病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以及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不适,伴有或者不伴有右肩背部放散痛,个别患者有胆绞痛,严重的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次主要对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72例,在所有患者中有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72岁,平均(45.87±2.34)岁,根据其手术方式平均分为全切组和部分切除组各36例。全切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2例,急性坏疽型胆囊炎1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3例;部分切除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2例,急性坏疽型胆囊炎13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1例;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切组:患者手术当日清晨禁止食用水,给予全身麻醉,等待患者入睡后,在患者的肚脐下方做大约10毫米左右的弧形切口建立气腹,将气腹值设置合理,随后放入10mm30°腹腔镜,直视下在剑突下放置10mmTrocar,再分别于右锁骨中线以及右腋前线肋缘下放置5mmTrocar,由腋前线穿刺孔放入腹腔镜抓钳,钳夹胆囊底将胆囊进行固定,以电凝钩将胆囊底部全层进行切开;经右锁骨中线肋缘下Trocar插入硬质胆道镜;把胆汁洗干净,注入5%葡萄糖溶液进行冲洗,进一步观察胆囊内的情况,镜下观察胆囊大小,是否充血,其肿胀程度,胆总管是否扩张。找到胆的位置,并确定其位置,然后采用器械将其小心切除,待切除完毕后,送至冷冻病理学进行详细检查。临床医师需要进一步确定胆囊是否切除干净,待一切确定之后进行止血和清除血凝块的工作,对切口进行缝合。

部分切除组:气腹值设置合理,线钝性分离胆囊周围粘连,致密粘连可以运用电钩切开,务必紧靠胆囊,并注意不让胃十二指肠和结肠受到损伤,如果胆囊伴有充血以及水肿较为明显等情况,可以先进行减压。显露胆囊三角,靠近胆囊壶腹部切开上下缘浆膜,钝性推挤脂肪组织,倘若发现伴有渗血情况,可以采用纱布进行稍加压迫止血,游离出胆囊管和胆囊动脉,采用生物可吸收夹夹闭,纵行将胆囊前臂进行切开,将结石取出,之后环形切断胆囊颈部,离肝面大约0.5cm自颈部向底部全程将胆囊前壁进行全层切除,保留紧贴胆囊床的胆囊后壁。如果发现患者胆囊三角粘连广泛、纤维化,即伴有“冰冻样”的粘连情况出现,不能进行解剖和分离处胆囊管,那么可以进行逆行切除,在胆囊底部将胆囊进行切开,将结石取出,然后沿着胆囊床向胆囊壶腹部位置全层将胆囊壁进行切开,显露胆囊内腔并辨认出胆囊管内口,确认是否存在借口嵌顿和残留,距离囊管内口0.5cm左右位置将胆囊进行切除,采用吸收线缝合封闭胆囊管内口。却出胆囊后采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多次冲洗,直至液体呈清亮为止,采用电凝彻底烧灼破坏胆囊后壁粘膜,检查无出血、无漏胆,于Winslow孔放置1根引流管。

1.3 评判标准

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由同一医护人员进行统计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利用软件将数据汇总并作出相应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采用卡方检验方式进行计数资料,并将t值带入计量资料,当P值小于等于0.05时,统计的方法才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对比,结果表示,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对比表[(n),%]

3 讨论

目前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种方法属于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对患者的创伤较少,有助于患者早日的恢复。并且采用腹腔镜进行操作更加容易分离,胆囊三角内的动脉和胆管走行也更加容易得到辨认,但是在较为复杂的病变情况下,由于胆囊壁存在水肿、充血等情况,胆囊和肝脏之间的胆囊床难以进行辨别,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一昧的进行胆囊全切手术,十分容易使得肝外胆道受到损伤,引发胆瘘或者出血的情况,使得手术治疗效果欠佳[2]。同时,根据相关研究表示,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流程更为简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转为开腹,该种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为,对于复杂胆囊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部分切除术效果更为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人民医院)

[1]陈玉涛,王五俊,张晓东等.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9):1181-1182,1183.

[2]周伟清,葛步军,刘世峰等.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和全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23):3551-3552.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出血量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藏药六味能消散配大黄缓泻剂治疗胆囊炎106例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