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在乡镇医院临床肺炎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意义分析

2017-11-02刘加荣赵小燕

保健文汇 2017年5期
关键词:准确度预测值敏感度

●刘加荣 赵小燕

ct在乡镇医院临床肺炎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意义分析

●刘加荣 赵小燕

目的:分析CT检查在乡镇医院临床肺炎患者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乡镇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48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接受实验室检查、CT检查以及X线检查,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CT检查和X线检查的诊断结果,包括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CT检查特异度为85.71%,敏感度为85.00%,准确度为85.42%,阴性预测值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80.95%,均较X线检查更高(p<0.05)。结论:CT检查在乡镇医院临床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加上其无创、便捷、重复性高、价格低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CT检查;乡镇医院;肺炎;诊断

近年经济不断发展,随之出现的是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肺炎发病率不断升高,肺炎属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引发感染[1],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病情较重者会产生神志不清的情况,其症状与急性、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相似[2],容易发生误诊,因此采取有效手段提高肺炎的诊断准确率,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为了分析CT检查在乡镇医院临床肺炎患者诊断中的作用及意义,本文选取了48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过程见下:

表3 CT检查和X线检查的具体诊断结果(n,%)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从本乡镇医院收治的高度疑似肺炎患者中将非感染性肺部浸润、结核、肺癌等疾病以及配合度较低、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排除,选取48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属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和目的且配合度较高,48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具体临床资料见下:

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0∶28;年龄范围(20—74)岁,平均年龄(48.41±12.34)岁;临床症状:18例咳嗽咳痰,14例发热,9例呼吸困难,5例胸闷胸痛,2例合并症状。

1.2 方法

48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均接受实验室检查、胸部CT检查以及X线检查。方法如下:

胸部CT检查仪器为东芝Aquilion 16 CT全身螺旋CT,X线检查仪器为万东平板DR,协助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从肺尖开始扫描,直至肺底,在一次屏气时间内将全部扫描完成,检查期间矩阵和层厚分别设置为512×512、5mm。完成多平面重建,靶重建和薄层重建感兴趣区域,将病变部位、密度、形态、边缘、与邻近纵膈和胸膜的关系充分显示出来,选择三名左右影像医师分析判定,遵循双盲法,最终结果按照多数服从少数原则。

1.3 观察指标

对比48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经CT检查、X线检查的诊断结果,包括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同时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以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将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X线检查结果(n)

48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被确诊为肺炎。如表1、表2以及表3所示,CT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阳性预测值均较X线检查更高,p值小于0.05。

表2 CT检查结果(n)

3 讨论

肺炎是指机体终末气道、肺间质以及肺泡产生的炎症,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肺炎致病因素包括药物不合理使用、过敏、免疫损伤以及吸入性异物、放射线、病原微生物感染等[3],最常见致病因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按照感染病原体类型划分,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以及支原体肺炎三种。调查发现,我国目前每年肺炎患者新增人数在300万以上,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表示,治疗肺炎的关键是及时有效且准确的诊断,与其他类似疾病区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检查、X线检查技术越来越先进,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其中X线检查是肺炎最常用的诊断方法,由于肺炎和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病变的影像表现接近,进行X线检查容易发生误诊。

X线检查成像清晰、穿透力强、操作简单且价格低廉,而其无法将患者奇静脉食管窝、后肋膈角区以及肺门旁的前后重叠部位清晰显示出来,同时影响密度不均匀、出现平片影像重叠的概率较高,会对检出率造成较大影响。胸部CT检查技术能够将X线检查无法显示的部位清晰显示出来,包括阳性病变具体部位、密度、形态等信息,同时还可将和心脏大血管重叠的炎症、磨玻璃密度的炎症充分显示,可有效鉴别肺炎、肺癌、肺结核、肺脓肿等肺部疾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加上其图像清晰,通过增强扫描能够进一步增加图像的清晰度,提高诊断准确率。

本文将48例高度疑似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实验室检查被确诊为肺炎,结果部分显示,CT检查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均较X线检查更高,p值小于0.05。

综上分析可知,CT检查应用在肺炎诊断中效果十分理想,诊断准确率较高,加上其检查价格较低,可大力推广在乡镇医院中。

(作者单位:溧阳市社渚镇卫生院影像科)

[1]郭美玲,王月训,郭丽.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CT鉴别诊断[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443-445.

[2]蔡振岩.肺炎性假瘤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6):133-134.

[3]宋海霞,杨毅群.胸部CT初诊为肺结核的32例肺炎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0):2666-2667.

猜你喜欢

准确度预测值敏感度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对GB 17167实施过程中衡器准确度要求问题的探讨